王霞
摘 要:在活動中鍛煉身體,在互動中促進交往。對于陜北民間小游戲的挖掘使得幼兒真正體驗到陜北民間傳統小游戲的特殊性和趣味性,使得家長在幼兒園的帶領下初步重視幼兒的傳統文化教育。
關鍵詞:陜北民間小游戲;戶外混齡活動;實踐運用
一、民間小游戲的意義
民間小游戲是我們的民族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美麗,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要“貼近生活,就地取材”。民間小游戲就是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讓孩子收獲一份寶貴的樂趣!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我園將民間小游戲巧妙地融入到幼兒園混齡活動之中。也就是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合在一起進行民間戶外小游戲,為幼兒提供一個不同年齡段一起游戲的環境。
二、陜北民間小游戲的特點
1.陜北民間小游戲大多模仿勞動或生活技能而成。有很多游戲是陜北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比如:跳繩就是用壞的車帶,剪成寬窄差不多2厘米的細長帶子進行游戲的。踢毽子也是用廢舊的布料裝上硬片做成毽子底座,再用老公雞的漂亮羽毛做裝飾。這些現實來源使民間小游戲具有了廣泛的傳承和民族性特征。
2.陜北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貼近生活。
有一些游戲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頂?!薄案罹虏恕薄熬幓ɑ@”“背人”等,都是利用兒童的肢體徒手進行的。也可以在地上畫一個棋盤,用幾塊小石頭當棋子,就可以下跳老虎之類的游戲。不但促進了兒童機體健康和諧同時也貼近幼兒的生活,使得不論家庭經濟條件好的或者是較差的幼兒都能夠有游戲可以玩,也沒有攀比。
3.使用場地器材簡單,形式生動活潑,便于開展。小時候農村生活的我看到部分住在平整地方的同伴滾著鐵環(桶箍)去上學,桶箍前面跑,三倆小朋友后面追著,笑著,有時候換故意將對方的破壞。有時候和小朋友拿著小石頭或者杏核就開始“彈蛋蛋”游戲,隨手拿一根繩,就可以玩跳繩的游戲。因為這類游戲的共同特點是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不受時間、場地、人數等條件的限制,所以很受小朋友的青睞。
三、陜北民間小游戲對于幼兒發展的意義
幼兒園混齡游戲是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合在一起進行游戲的形式,它為幼兒提供了一個不同年齡段幼兒交往的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國現代幼兒獨生子女或者子女較少的弊端。混齡游戲對促進幼兒社會化、個性化及其智力、語言發展有獨特意義。
1.有助于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
陜北民間部分游戲和現在的電子游戲闖關差不多,有一定的競爭力。在這些帶有競爭性的游戲中,幼兒也會面臨失敗,這會使幼兒產生挫折感。但是游戲的趣味性又吸引著幼兒繼續參加游戲。比如“跳繩”、“頂牛”“趕牛(打毛猴兒)”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承受挫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也加強了幼兒不放棄的精神。
2.能夠積極參加戶外混齡活動,愿意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
通過開展“割韭菜”“滾鐵環”等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及愿意和與體驗同伴一起游戲的幸福感。
3.促進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如在《編花籃》游戲中,因為一人的失誤,可能會功虧一簣,這又充分培養了孩子們團體協作精神與社交能力。
四、陜北民間小游戲在幼兒園戶外混齡活動中的應用
1.創設凸顯陜北特色的戶外混齡游戲項目。
陜北民間小游戲在幼兒園戶外混齡活動中的運用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將民間小游戲融入幼兒園的整體戶外混齡環境中,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編花籃”、“打沙包”等傳統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戶外混齡活動興趣。
2.根據混齡這一實際,對陜北民間小游戲進行簡單的改編。
陜北民間小游戲內容簡單,在應用到幼兒園戶外混齡活動當中時應當根據需要對其進行改編。對陜北民間小游戲進行改編的方式比較多,可以將兩個民間小游戲組合到一起,使游戲內容更加豐富,比如“猜拳”和“丟手絹”結合起來,可以對傳統的民間游戲進行內容拓展,進一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比如在“跳皮繩”游戲中增加歌謠演唱環節,也可以在原有的傳統游戲基礎上鼓勵幼兒進行創作性的玩法,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比如在“割韭菜”的游戲中,鼓勵幼兒利用“割韭菜”進行多人輪流游戲,幼兒自己制定大家都認可的游戲規則。
3.制作簡單的陜北小游戲玩教具,豐富幼兒的游戲的內容。
為了使陜北民間小游戲資源能與幼兒園戶外混齡活動有機結合,可在戶外混齡活動時投放充足的民間小游戲材料,讓每一位民間小游戲區域的幼兒都有玩的載體,如投放滾鐵環、沙包、跳繩等可以利用家長資源,多制作一些游戲材料,也提供了家園共育的平臺。
4.陜北民間小游戲與幼兒常見戶外游戲相結合。
陜北民間小游戲可以和其他體育游戲進行整合,比如在體能大循環時,促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感受到陜北小游戲的樂趣,戶外混齡活動是開展陜北民間小游戲的最好機會,因為幼兒有選擇性,他們可以先去其他體育游戲項目中玩,也能觀看陜北民間小游戲項目的玩法,既沒有強迫幼兒非要玩也尊重幼兒的選擇。同時達到適當鍛煉每一年齡段幼兒的目的。如:對大班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身體機能相對小班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候,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跳皮筋、滾鐵環、斗雞等難度比較大的游戲時,引導大班幫助小班幼兒,使得他們共同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
5.在戶外混齡活動中擴展陜北民間小游戲的玩法。
戶外混齡活動能夠為陜北民間小游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契機。如拾幾顆杏核(小石頭)可以玩“抓子兒”,扯一根布條蒙住眼睛便能捉迷藏。此外,由于幼兒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對物品進行想象性使用,一根木棍架在肩上可當“槍”用,與球一起便可玩“趕小豬”的游戲。也可以是比賽的形式開展,使得幼兒在活動中既獲得了鍛煉身體的機會,又激發了合作競爭意識。
民間小游戲在創設戶外混齡游戲環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豐富了戶外混齡游戲內容及形式,實現幼兒在活動中鍛煉身體,在互動中促進交往。對于陜北民間小游戲的挖掘使得幼兒真正體驗到陜北民間傳統小游戲的特殊性和趣味性,使得家長在幼兒園的帶領下初步重視幼兒的傳統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