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每每聽到這首歌時,我心靈的一隅便不由地洋溢出一股莫名的、難以抑制的感動,那是我從教二十年來雖普通卻最觸動我心扉的一幕......
那是我從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踏上教師崗位的第二年,基于校領導對我的信任,我接手擔起了學校初二四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時兼兩個班的語文課。早聽說這個班是個爛攤子,這幫學生難管理,打架斗毆的多,調皮搗蛋的多,甚至還發生了學生打老師、偷小賣部的惡劣事件。也有人對我說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的活。起初,我也動搖過,但遇難而退絕不是我的性格,我還是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班。我相信只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憑著自己一份年輕的熱情和對孩子的一片愛心定會改變局面。我第一天走上講臺,面對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便對自己許下諾言:“人問自有公道,努力爭做最好”。我送給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告誠他們要牢記:我們來學校不僅為了學知識,更要學習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個‘大 寫的人。此后,我更深入的發現,這個班存在“三差”:家庭經濟條件差(家里老弱病殘者多),班級總評成績最差(不愛學習的多),班級紀律最差。我事無巨細,將班級學生劃分成十多個小組,從衛生、紀律、學習等方面劃分進行考核,評選先進小組和先進標兵,設“好人好事”、“比趕超”、“我的心里話”、”讓學習成為習慣”等專欄,具體到每個人的積極表現并予以表揚獎勵;對違紀者我耐心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家庭貧困者我及時發動全班捐款,每天上、放學,我都要叮囑他們注意安全;我深入到每個孩子的家庭進行家訪,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好家長工;我細心關注每個同學的思想動態,及時與他們溝通交流,我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同學;語文課上,我更不忘適時地向他們講一些名人勵志故事,司馬遷、勾踐、屈原、貝多芬等等,讓他們學會堅強面對生活中的控折......
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同學們有學習勁頭了,紀律性強了,班里形成了團結互助,你追我趕的氣氛,更重要的我發現他們有了集體榮譽感,集體凝聚力增強了。我們在課下像朋友一樣彼此交流自己的喜怒哀樂,談笑風生、平等民主,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樂園,更重要的我發現他們心地純潔善良,集體榮譽感特別強。愛的力量真是如此巨大,我用愛留下了一串堅實的腳印。運動會上,我班以超出二十二分的成績在年級中獨占鰲頭、摘取桂冠,我忘不了全班同學在操場上歡呼雀躍的身影;我忘不了全校舉行教師優質課比賽,同年組共五個班級,十節優質課,有7位教師選用我們班的學生上課,他們一致評價: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積極性很高,師生配合默契;一個學期四次“紅旗班級”評選,而我們班卻榮獲了三次......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的愛心換來了回報,其間的酸甜苦辣,或悲或喜,都讓我感動著,接著卻上演了最讓我感動的那一幕……
那是淅漸瀝瀝下著小雨的早晨,我走進教室,發現教室里一片嘈雜,一大堆同學聚攏在一起,見我來了,才紛紛跑到自己的座位上。要上課了,竟然這么亂,我心里有些生氣。我走向講臺,剛要發火,班長盧芳站起來小聲說:“老師,于安同要不上學了。”“什么,不想上學了?”我很詫異。同學們都應聲說:“要到青島打工。”“于安同,這是真的嗎?”于安同滿面緋紅地站了起來,默默地點了點頭。“打工?你才是個十三四歲的學生,正是上學的年齡,能打什么工?”“我,我.....”有點口吃的他支吾著說不出話來。
此時,我眼前浮現出到他家家訪時的情景:三間低矮破舊的小茅屋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一頭老黃牛拴在窄小的院子里,院子里到處布滿牛糞,讓人無法插足。其實也沒有所謂的院墻,不過是用土坯壘成的一米左右高的小矮墻罷了。母親早早地去逝了,父親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沒有工作,爹倆就靠這頭牛相依為命,于安同上面還有兩個哥哥,都早早地夭折了。他學習不好,可是心地特別善良、厚道,愛勞動,班里臟活、累活搶著干,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都知道他家境困難,同學們還自發組織捐了三百多塊錢來幫助他,可如今還是要輟學。“于安同,不能堅持上完初中嗎?”“老師,我,我爹年齡大了,身體又...又不好,我要打工掙錢來...來養活他......”她啜泣著,哽咽著說不下去了。我心里一陣悲涼,此時我多想變成百萬富翁慷慨解囊來幫助他,可我卻有心無力。“于安同, 還記得我當初說的話嗎: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出門在外不論干什么都要誠誠懇懇,腳路實地。”“老師,我記...記得,我會永...永遠記住你說的話。”此時,全班一片沉默。許久,突然,副班長王立站起來,眼睛紅紅的,低聲說:“老師,我想唱首歌送給于安同。”我點頭默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他聲音哽咽著,已經唱得不成調子。緊接著,有一個同學站了起來跟著一起唱,又一個,兩個,三個.....最后,全班同學都站了起來共同唱起了《送別》這首歌,那聲音那么哀婉、纏綿、悱側,已經不成調子,每個同學臉上都溢滿了淚水。此時此刻,我再也無法控制內心的感情,淚水奪唐而出,我大步跨出了教室。等我平靜下來走進教室,全班都沉浸在一片啜泣聲中,有的還嚎啕大哭。“于安同,別忘了回來看我們。”“于安同,要常來信呀!”“于安同,別把我們忘了。”“于安同,出去干出個樣子來!”“于安同,祝你一路順風!”......面對同學們,我再也顧不了作為老師的那份矜持與莊重,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這凄婉的歌聲,這聲聲的祝福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純潔,什么是真情。多么重情重義的一群孩子啊!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當年的毛小孩子都已長大成人,有的讀博士,有的出國留學,有的成立了自已的小公司......我們鴻雁往來,互通信息,每年都會收到他們寄來的賀卡,而且每兩年一次大的聚會,這份師生間真摯的情感也讓別班同學美慕不已,他們都紛紛豎大拇指贊嘆:“你們班師生交情就是深啊!”
“心靈因為細膩而偉大,生命因為關懷而多情。”我獻出了一份綠色,卻贏得了整個春天;我灑下了一點點愛的甘露,卻換回了整片愛的海洋。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雖然渴者只要少許水便夠了,我卻給予了我全部的水。”我用自己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打開了每個學生的心門。愛心讓我發現,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愛是一盞明燈,照亮你前進的征程;愛是涓涓細流,滋潤你干涸的心田;愛是熊熊火焰,燃起你內心的渴盼。讓我們像菩薩一樣,讓愛“普渡眾生”吧,愛你的工作,愛你的學生,全心奉獻你自己!
作者簡介:姓名:胡開榮(1974.8-),性別:? 女,民族: 漢,籍貫: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最高學歷:大學,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安東衛街道實驗中學,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 語文教學 (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