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姝
摘 要:數學這門課程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應用于生活,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工作時,要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教學素材,這樣才更有利于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點,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象化,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感到有難度,生活化教學是新時期背景下,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對整體課堂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卻存在一些誤區,鑒于此,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積極拿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策
引言: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里,教師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革新,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的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這樣才能夠避免陷入教學誤區,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一、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概述
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來展開教學工作,主要就是讓教師在教學過程里能夠為學生創造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的解決一些相關的數學問題,從而提升其數學能力[1],在此基礎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也能夠學會發現問題并通過自身的能力來解決問題,此種教學模式的本質其實就是將數學知識還原于生活,畢竟對于學生來講,數學知識是非常抽象的,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將會大大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這不僅很難將數學自身的魅力展示給學生,還會降低教學效率,可是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工作,將會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很大的幫助,最重要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誤區分析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的舉例過于模糊,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里,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舉例子,并且以此來設計相關的數學問題,可是從實際情況看來,教師對數學問題的設計過于形式化,這樣很難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講解認識人民幣有關的內容時,教師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對人民幣有個初步的認識,可是萬萬沒想到學生對所有的人民幣都有了基礎的了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里,很少有學生將注意力全部投放于此,這樣一來,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師對教學情景的設計過于簡陋[2],這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并無實際幫助。通過分析小學數學教材不難發現,抽象性以及系統性是此門課程的主要特點,這與實際的生活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很難一下從生活中找到具體的聯系。以數學教材中直線的有關內容為例,很多時候是需要學生累積經驗才能夠對其有更深層的了解的,可是部分教師卻為了體現出情景模式的作用,舉一些與實際生活并不貼合的例子,這樣不僅不會加強教學效果,還很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最后,教師并沒有發現數學教學的本質,更沒有主動將數學這門課程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數學知識是相對抽象的,而實際生活卻是相對具體的,因此,很多時候數學的生活化模式并不能夠完全的應用于實際生活,例如,教師在講解正負數有關的內容時,要想通過舉例的方式來闡述清楚正負數之間的關系,則可以用買東西和賣東西來分別表示正負數,這雖然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的知識點,卻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拓展,畢竟數學這門課程是對學生智力的一種挑戰,這對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是會產生不利影響。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對策
(一)創設合理的生活情景
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總是習慣為學生創設一些有趣的生活情景,這樣不僅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從而更主動的參與到相關教學活動中[3],這對其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也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小學生而言,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可以大大提升其自信心,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感,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拼圖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口算以及筆算能力,使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將正確答案填入到空格中,此種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對其數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
為了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學會融入生活化教學模式,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變得更加貼近實際生活,還有助于學生更快的吸收相關內容,對學生內化有關知識也有極大的幫助。例如,教師可以設定這樣一個問題,小紅帶了五十元去水果店買水果,蘋果的價格是四元一斤,而火龍果的價格是十元一斤,小紅買了五斤蘋果,那么剩余的錢可以買多少火龍果呢?這樣的場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是經常遇到的,其實際的體驗一定也非常豐富,教師只需要從旁做好引導工作,就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的解決這一數學問題,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手段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點的融會貫通,還可以使其真正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對其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極為有益。
(三)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實現教學的生活化,作為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上積極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牢固的掌握有關知識點,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反思總結的良好習慣[4],畢竟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長期且系統的過程,學生只有不斷在反思總結中才能夠認識自身的不足,從而結合問題更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當然,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反思總結更加重要,例如,教師在講解角的有關內容時,要學會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思考,在課后要及時反思自身的教學模式,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反思學生對角的概念的理解程度,這樣才能夠優化后續的教學工作,彌補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以此來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
總結:
綜上所述,數學是學生小學階段的一門主要課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過程里,一定要避免走入教學誤區,除了在實際的工作中要融入生活化教學手段,還要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初期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后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巴師附小教師? 施瓊英. 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N]. 巴中日報,2020-04-01(004).
[2]劉學勝.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的研究[A].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2017:17.
[3]王丹丹. 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之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4]甄曉慧. 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聊城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