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滿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他們越來越重視自身文化修養的培養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由于美術鑒賞課程中主要是以培養人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因此,美術鑒賞教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為了提高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美術鑒賞教師通常會采用互動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而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主要是加深學生對美術鑒賞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為了讓互動教學模式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發揮其最佳的作用,本文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互動教學模式;作用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現如今的美術鑒賞教學已經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相關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文化修養。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期間,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出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首先需要改掉一味講解知識的講課方式,那樣的授課方式不僅會使課堂枯燥乏味,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降低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應該在開放并且創新的氛圍之下進行。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就可以借助互動教學模式,讓這種教學模式成為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來幫助教師提高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質量。美術鑒賞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并且審美能力又是對學生素質修養的培養,因此提高審美能力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也極為重要。在培養他們審美能力的過程中,需要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傳統的僅僅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不適用于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他們能夠在美術學習收獲更多,教師就可以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了讓教師能夠更加高效地組織學生進行以互動為主的美術鑒賞教學,對互動式教學進行了探討。
一、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僅僅只是教師單純的通過口述的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于美術相關的概念以及知識點,常常會直接告訴學生,沒有給學生留下自主思考的機會和空間。學生聽教師講授美術教學內容中的基礎知識,然后再將這些進行自我吸收和自我領悟,這樣的教學過程是無益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長此以往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單純的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是無法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的,甚至還會讓學生對美術鑒賞學習產生負面情緒。為此,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可以積極應用互動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互動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所在。與此同時,互動教學模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1]。
(二)加深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致使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都增加了,通過這樣不斷地互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與美術鑒賞基本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深化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使美術鑒賞教學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的目的。此外,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不斷交流過程中可以集思廣益,開拓思路,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并讓他們學會全方位多角度去對作品進行鑒賞。
(三)提升美術鑒賞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需要不斷轉換教學方式和模式,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互動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認知水平進行查閱資料和自主學習來獲取更多的美術鑒賞知識,而不是一味地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的空間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相互交流學習美術鑒賞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鑒賞能力和交流水平,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助于他們將來的發展[2]。
二、高中美術鑒賞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前首先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依據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互動教學模式來展開教學內容,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期間不僅需要圍繞理論知識,還需要加入技能和情感態度,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不僅掌握美術鑒賞知識,還要培養出美術素養。通過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對美術鑒賞課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并提升他們的審美水平。由此可見,在實際的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采用互動教學模式需要先設定教學目標,然后以此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討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學情境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為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活躍的學習氛圍和有趣的互動環境,并不斷引導學生學生進行自主交流互動,探討美術鑒賞內容。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有很多知識點較為抽象難懂,如果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會導致課堂枯燥乏味,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導致教學質量的急劇下降。但是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通過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高中美術鑒賞中完善互動教學模式
在高中眾多科目當中,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具有獨特的知識架構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是一門較為特殊的課程。美術鑒賞課程不僅可以培養高中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夠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他們將美術這種藝術融入到生活和內心世界當中,進而對美的事物形成正確的認知。為此,在高中美術鑒賞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順應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再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創設有趣并且高效的課堂教學。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發揮互動式教學的教學效能,最終達到提升高中美術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3]。
(一)美術鑒賞教學將多種藝術形式進行整合
鑒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但是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僅是需要美術鑒賞這門課程能夠完成的。與此同時,藝術作為培養人文素養的一門課程,與其他種類的藝術也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欣賞風景畫時,就可以聯想到與之相關的樂曲或者是詩歌。因此,教師在美術鑒賞課程中培養學生審美素養時,要重視多種藝術形式的結合,讓多種不同的藝術共同影響學生,培養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教師在開展美術鑒賞課程前,可以讓學生針對教學內容查找相關的資料,可以是背景故事,也可以是相關的背景故事。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一邊講授課本知識,一邊與學生一起分享收集到的相關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可以讓學生學會從多個方面欣賞風景畫,讓繪畫藝術更加豐富[4]。
(二)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開展美術鑒賞課程時所用的教材是無法涵蓋所有的審美對象的,并且也無法對美術的所有種類都包含。因此,教師開展教學所用的教材僅僅只是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藝術并打開審美的大門,并通過教材中的例子來啟發學生的藝術思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拓展教學內容,以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的目的,讓他們的審美空間也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并讓他們可以在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中去提升藝術鑒賞水平。例如,在開展人美版《美術鑒賞》第16課《中國民間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讓學生說說自己所了解和見到過的民間藝術都有哪些,在哪些地方見到的,這些藝術都有哪些特點。對此,教師可以與學生之間探討手工扎染、手工剪紙以及繡花等民間藝術。通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教師講解這樣的互動教學,改善了教材內容的局限性,讓中國民間美術這節課的課程內容更加豐富,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美術鑒賞水平。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民間藝術種類繁多,即使教師的知識水平再高,也會有一些藝術種類是其不了解甚至不認識的。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之間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斷學習并提升自己,而學生的介紹無疑也是提升其審美能力的一個過程。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班級中每一位同學的努力,讓教師和學生的審美空間得到拓展,讓每一個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成員的藝術鑒賞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和極大的提升。
(三)創新教學活動方式,提升審美鑒賞能力
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有交流互動,但是這種互動僅僅只是教師的提問以及學生的回答,既單一又枯燥,不僅無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還會致使學生反感這樣的課堂環境。這種一問一答形式的交流是一種簡單的交流互動,并無法真正完成高中美術鑒賞互動教學的目標。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僅僅采用一種簡單的互動交流方式不僅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還無法讓學生的注意力持續集中到教師的課堂教學當中。因此,教師就需要將問答式互動、討論式互動以及實踐式互動相結合,再加上創新并且有趣的教學設計,促使美術鑒賞教學更加高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更好地培養出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開展人美版《美術鑒賞》第11課《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的雕塑作品,這些雕塑作品中有宗教雕塑、有古代陵墓雕塑,還有一些民間的木雕和泥雕等。讓小組之間進行討論每個藝術品的特點都有什么,哪些雕塑作品是屬于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討論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答題競賽,每組選擇一名同學來進行搶答,小組其他成員都可以幫忙回答。題目在設置時,其難度應該循序漸進,先通過較為簡單的題目來激發學生答題的積極性,然后再逐漸增加難度,讓這場競賽更加激烈。在該堂課的最后,教師還需要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將學生討論和回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然后再表述自己對于這些雕塑作品的想法并將相關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了自己在鑒賞方面的實踐能力。
(四)創建和諧的互動式教學氛圍
在高中美術鑒賞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的美術鑒賞互動式教學氛圍來緩解高中階段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壓力,讓他們能夠擁有一個輕松愉快的美術鑒賞互動學習體驗,讓美術鑒賞課程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壓力。此外,學生通過鑒賞藝術作品,還可以鍛煉自身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5]。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轉換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應用互動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然后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不斷開展有趣的教學互動,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美術鑒賞課程的學習中收獲到更多的美術鑒賞知識。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還可以提高互動式教學質量以及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麗.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美術鑒賞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4:136-137.
[2]鄭珊珊.對話式教學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
[3]譚楨蓉.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情境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
[4]周傲南.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美術深度學習課堂構建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
[5]喻凱.高中美術課堂多媒體環境下互動教學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