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娟
摘 要:行動導向法是國家目前在技工教育中大力提倡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針對《藥物制劑》這門課程,怎樣將行動導向法運用到教學課程中,讓藥物專業學生能熟練掌握制劑相關法規和工藝流程,并且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本論文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行動導向法;藥物制劑;任務驅動;情景模擬
一、行動導向法簡述
目前技工院校生源主要是初中畢業的學生,而且是普高、職高等錄取后的學生,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學習習慣尚未完全養成,學習目標不是很明確,導致技工院校學生在學習主動性上存在較大欠缺。采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上課效果不明顯。技工教育的目的是將學生按照職業標準培養成高技能藍領人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習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模式以及結合我國教育特點,目前在技工院校提倡大力推行行動導向教育方法。
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是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法比較,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采用行動導向法教學,教師是組織者和策劃者,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去學習。通過采用“頭腦風暴”、 “角色扮演”、“任務驅動法”、 “情景模擬法”等一系列的方法,在任課教師的組織下,課堂上引導學生一環扣一環的活動,小組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協同合作完成課堂內容,在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同學的主體作用,課堂氣氛活躍,完成教學目標。
二、《藥物制劑》課程在專業的定位
《藥物制劑》是藥物制劑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講述了藥物在生產過程中的GMP要求,藥品生產基本知識以及制劑生產的基本技術技能、生產處方、工藝流程和設備操作,是一門實用型專業方向課程,而且理論性較強,對于中職學校的藥物制劑專業學生來說,這門課程關系到他們將來的就業方向,是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但是課程的抽象,學生缺少實踐經驗,學習起來比較難理解,而且造成理論與實際操作相脫節。為突破該課程的重難點,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是非常好的方法。
三、《藥物制劑》課程行動導向法的應用
1、“任務驅動法”在課程中的運用
比如在藥品標簽這一章節內容,我們國家藥品管理法規對藥品標簽做了詳細的規定,作為法律條款,沒有需要演繹推理的地方,而且枯燥無味,學生對這樣的內容往往是最排斥的,他們認為考試的時候背一背就可以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秩序控制難度較大。采用行動導向法中的任務驅動法就很好的解決這部分內容的問題。將學生分組坐好,然后每組分發幾個空的藥盒,將任務布置下去:1、每組尋找標簽上所有標注的內容并羅列出來,比一比看一看哪個組找的內容最多?2、觀察藥物通用名的字體顏色和大小,確定它應該在包裝盒上是位置。學生接到任務都很好奇,標簽上到底標注的哪些內容,每個藥品包裝盒上的內容是否相同還是不相同?而且組與組之間存在著競爭性,學生情緒非常高漲,基本上在規定的時間內都能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
2、“情景模擬”法在課程中的運用
而在GMP規定的突破上,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法來突破。比如在藥物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進入生產車間需要更衣環節,在教材上僅僅說到更衣的順序:換鞋-洗手-更衣-消毒,進入潔凈區。如果就這四步跟學生講解,學生很難注意到每一步的細節要求,比如洗手的六步,再比如更衣要求是上下順序等等。在這個知識點,采用讓學生進行模擬進入潔凈區要求進行更衣,每組選派一名同學進行穿衣演示,其他組同學進行觀摩,并提出存在的問題,一輪下來所有學生直接將這個知識點愉快地掌握,課堂氣氛活躍。
3、行動導向完整行為模式在課程中的的運用
在制劑工藝及設備操作的內容上,采用行動導向法是最適合不過了。因為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就是為將來進入生產企業打下基礎,所以學生需要掌握生產的實用知識技能,而不僅僅是理論上講解。通過“咨詢-信息-決策-執行-檢查-評估”六個步驟的完成,學生就可以掌握制劑的生產工藝及相關設備操作。
比如在片劑生產過程中,將這部分內容分成幾個任務進行分別突破。
任務一、片劑生產工藝過程。任務二、片劑設備操作要求。任務三、片劑質量檢驗操作。將這三個任務分解操作,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掌握了片劑生產的工藝流程,掌握了粉碎機、顆粒機、壓片機、真空干燥廂等設備的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學會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片劑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明了心中,具有了藥物生產制劑工應具有的一般技能和素質。在這部分內容的設計上是一環扣一環,學生通過掌握設備操作和工藝要求生產出產品,產品質量到底合不合格,通過質量檢驗可以自我評估。
而在片劑質量檢驗上,讓學生對自己生產出來的片劑進行質量檢驗,學生對于硬度、崩解時限、片重差異、脆碎度的這樣陌生的名稱通過一次檢驗就完全掌握,而且檢驗的結果也讓學生對自己生產的片劑到底合不合格有了明確的認識,對于造成不合格產品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又回過頭來分析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工藝缺陷及設備參數設定的問題,促使學生發現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漲,積極去查找資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通過分組實施任務,鍛煉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畢業后踏上工作崗位對工作崗位和工作伙伴的適應。
四、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藥物制劑》課程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藥物制劑》這門課程在采用行動導向法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能力培養為中心,以“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培養為基本點。在圍繞著一個中心設計教學方法的時候,不能為了行動而行動,要圍繞著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來進行,保證任務下達后要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動腦、動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有秩序有條理的完成工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要注意團隊合作,養成 “只有成功的團體,才有成功的個人”這種觀念,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五、小結
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從開始接觸到熟練運用需要一個摸索學習的過程,對于行動導向法的運用,難點主要是打破原來的學科體系,根據實際典型工作任務建立知識模塊,對于老師來說,具有較高的挑戰性,相信只要老師勇于探索,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將培養學生成才成為我們的教學目標,充分了解工作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務,根據課程內容及特點,對課程進行分解整合,設計好合適的模塊,利用行動導向法授課,將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僅僅讓學生掌握了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各項能力,讓學生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張楠,行動導向教學在《藥品質量檢測技術》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2]李桂香,梅彩琴,蘇麗娜,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3,30頁
[3]楊素娟,王洪雨,國內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研究發展綜述[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第2期
[4]劉邦祥,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