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年茂
摘 要:有效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提倡以學生主體,教師為主導,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的知識水平、情感態度、道德規范等各項素質有所發展。有效教學過程以問題為主線,以評價為手段,和諧師生關系,加深學生課堂認知,加深情感體驗。
關鍵詞:有效課堂;德育滲透;課堂評價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任務。農村一線教師教學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有效課堂首先要做好培優扶差工作,在課堂中關注后進生,轉化后進生。學科知識與德育滲透相結合能夠保證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還能為學生的智力發展提供內在支持。展開多種形式的課堂評價以促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心理人格、情感、思維等眾多課堂行為方面相互作用,助力有效課堂的形成和發展。
一、有效課堂,實施培優扶差的機會
農村課堂相對低效落,兩級分化是當前農村義務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后進生對班級消極影響大 ,后進生的主要的精力沒有放在學習上,而是放在與學習不相干的事物上。如果不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班級的正常教學秩序會受到影響,課堂的學習效率會受到影響。后進生一直沒好好學習過于貪玩不堅持學習習慣,因家庭原因、社會環境、自己主觀努力不夠、學習動力不足等原因造成。
(一)對癥下藥,分類突破
對癥下藥,采取不同的策略,把握課堂教育的機會和方向,方能夠起到教育的效果。后進生往往又叫做學困生,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智力相對落后而德育正常的學生,第二類是智力正常有小聰明但德育不過關的學生,第三類是智力落后然而德育又不過關“雙困”生。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基礎薄弱,缺少學習目標,不懂得積極主動學習和自我管理的學生。
1.1 參與課堂,體驗成功
在課堂上采取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定好恰當的目標,設計好與目標相適應的教學內容。目前很多學校根據教育部門的教育方針打造有效課堂,提出零起點教學。這一教育方針的提出跟我們數學科學習特點相吻合。數學學習環環相扣,教學特點深入淺出,《數學教學心理學》上提倡學習數學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教師利用課堂前5分鐘把新課學習要用到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先落實,關注、多輔導。讓這一類學生有的吃、吃得著,為有效課堂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例題學習中,我的目標定位對這類學生只要求能夠在黑板上演算出第一步去分母過程,往后的解答過程如有困難,就交給導師“一幫一扶”完成。參與了課堂的他們,增強了成功的心理體驗,精神飽滿。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課堂、體驗成功是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的有效途徑。
1.2 以人為鏡, 自知知明
第二類學困生有點心高氣傲,眼高手低,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不得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對比、對照的方法助其矯正。
同一道題目通過對比組的對比完成情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優勢。這類同學上黑板板演的同時邀請出對照組同臺同演練,通過對比優勢劣勢明顯,“以人為鏡,方能知得失”。教師加以評論,誰的方法更好、誰的亮點更多,給出正面評價,無需過多指責便能“不攻自破”。有效課堂就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積極地學,高效的獲得知識同時智力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升。課堂教學中利用對比的機會,讓學生有 “自知知明”,順利引導他們奔向有效課堂。
1.3有意忽視,靜待花開
第三類學困生,在課堂上愛說小話、愛搞小動作、愛接茬、我行我素。更加嚴重的行為就是惡搞,故意做出敵對課堂行為。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跟他較真,就會影響課堂教學,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教學事故。
對這類學生有意忽視,靜待花開,對這類問題冷處理,不造成正面沖突。處理方法,靜待兩分鐘后跟他們說:“你剛才的舉動一點都不幽默”,然后繼續講課,轉移問題冷處理。
本人喜歡用提示法。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可以無過矣”。老師也應當在課堂上反復提醒同學,讓他們少犯錯誤 ,不犯錯誤。準備一些小紙條用于提醒學生,寫上一些名言警句或者注意事項或者評價性的句子。誰犯了錯誤就用小紙條提醒。一張小紙條達不到效果,就用多兩張三省其身。這種辦法既達到了教育目的,又讓學生自己理解省悟吸收。批評無需要過多的言語,言語多了更加容易引起沖突,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學生聽多了已經有抵抗力了,反而起不到效果。
一次我讓同學上來展示尺規練習作圖 ,單獨一人在黑板上操作有點困難需要兩人配合完成,我見一個平時調皮搗蛋的家伙趴在課桌上不太認真聽課,于是我說:“我請一位平時最聽老師話的同學上來幫幫忙”,當我念到該生的名字時,下面傳來噓聲陣陣。這位同學起立后有點尷尬,他知道老師故意用返話來引起同學們們的注意。他平時總愛引起同學的注意,這一次由老師挑起,跟以往有點不同,同學們也期待他接下來的反應和表現。當任務完成后,我要求同學用熱烈掌聲給他鼓勵,讓他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真誠贊美。創造機會挖掘這類學生,用的好可以拿來當作課堂的調節劑。老師和學生,優生和差生的拉近,和諧方能產生高效課堂。后進生問題處理需要花費教師大量的精力,課堂上處理的好,學生就會順著教師預設的軌道前進,為高效課堂提供保證。
(二)承上啟下,挖掘中等生
中等生是課堂的主要教學對象,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達標情況主要看中等生吸收情況。中等生成績可上可下,很多中等生具有優生的潛質,也可以當作優生進行培養。傳統課堂往往會有意無意忽略中等生的存在,抓兩頭促中間。新課堂理念要求關注所有學生,各個層次學生有所發展。因此不要忽略中等生的存在,讓中等生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互動中,成為主體存在,成為有效課課堂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
發掘中等生的課堂作用,能夠形成良好的監督他人,自我監督的學習氛圍。中等生是學困生的導師和標桿,中等生成為學困生的對照組,也能夠成為評價組。讓中等生對學困生進行評價,如在課堂的最后5分鐘點評某位學困生的課堂表現。來自同學的評價比老師的直接評價更加客觀,更容易讓人接納。利用中等生指導學困生學習,當好學困生的課堂小老師。鼓勵中等生多提出學習問題,遇到困惑讓優生解答,起到“承上啟下”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中等生往往具有“頂層效應”很多時候表現為不上不下,有一部分中等生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自我監控能力薄弱,漸漸的消失在老師的視野。高效課堂要善于挖掘中等生這一資源,“不上”有不上的原因,對問題的看法不透徹或者沒有發現有效的方法,深入剖析原因,生成課堂有效資源或典型錯例,因此中等生是教師實施有效課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 給優一個舞臺,讓他生成為翱翔的雄鷹
優生是課堂上最讓老師放心和驕傲的群體,且不說優生在班建工作中做的有多出色。優生是給他一個樂譜就能演奏出一首優美的曲子,給他一個舞臺就能跳出一段漂亮的舞曲,給他一片天空就能變成一只翱翔的雄鷹。那么在數學課堂上請記得給優生一個表演的舞臺。對于一節數學課的重點,難點就是優生發揮的舞臺,有了舞臺必會奏出優美的樂章。提供舞臺,優生自己演練,自己評講,或者像老師一樣講授給同學。老師只需要及時點撥,及時“錦上添花”,引導其他同學找出精彩的火花。優生精彩表演的火花必將照亮整個課堂,成為照亮他人前進的路燈。
二、有效課堂,德育滲透的機會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學”的論題,他認為課堂教學如果脫離了道德教育,那么課堂教學便成為缺乏目的的方式。課堂教學和德育教育之間是互相滲透的關系,課堂教學具備德育教育的意義,而德育教育則透過課堂教學過程來達成目的。學生的道德水平相對低下是農村課堂相對低效的原因之一。作為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教學規律的反映和補充。學科知識與德育教育相結合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質,還能為學生的智力發展提供內在支持,促使有效課堂的發展。
中國的數學史,《周髀算經》中有關勾股定理的記載遠比畢達哥拉斯早發現。學生讀到周公和商高的對話,仿佛穿越到那個遠古的時空,古人的智慧和科學研究的光輝此刻照進學生的心靈扎根。“趙爽弦圖”作為北京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徽,這一事件在教師有意的德育滲透下,引起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數學教學中有大量可以用來進行德育滲透的素材,教師選擇富有教育意義的、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數學家的奮斗史,數學家的勵志故事等素材,讓學生接受愛國、愛社會、愛科學的德育教育。課堂德育滲透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能夠促進高效課堂發展的長期過程。通過課堂的德育滲透,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助力推動有效課堂滾滾前行。
三、有效課堂,課堂評價的機會
課堂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研究手段。運用課堂教學評價對教師、學生的教與學的行為進行分析和研究,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同時提高思想維度,,為打造有效課堂提供有力的理論和數據支持,促使課堂質量不斷發展與提高。
美國NBA籃球是全球頂尖的籃球賽事,代表世界頂尖的籃球水平。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發展中少不了評價體系和評價作用的功勞。每一場賽事,完后都有一個系統而又比較全面清晰的評價。例如:籃球隊員詹姆斯在某一場比賽后,得分統計超越科比,某一項得分又超越了喬丹。這是一個高光時刻,對球員的評價,價值的肯定。
農村低效課堂往往忽略課堂教學評價、缺少系統全面的評價使得課堂的再生能力薄弱。展開多種形式的課堂評價,促使學生在心理、人格、情感、思維等眾多課堂行為方面的相互作用,提高課堂再生能力提高課堂質量。課堂教學利用課堂評價來打造高光時刻,記錄下學生的進步,肯定對學習的付出,美化課堂的表現,使得學生在心理人格、情感、思維在評價中成熟和提高。在小組學習中利用互評、自評、反評、口頭評價和書面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課堂評價。課堂評價一旦形成往好的方向發展,必將助力有效課堂朝著高效課堂素質教育發展。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把握以上三個機會,和諧師生關系,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生在課堂上的自我認知,加深情感體驗,體驗到成功和不足。有效課堂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讓學生高效的獲得知識的同時,智力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懂一菲 課堂創意管理實用技巧[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195-233
[2]姜也軍 追尋教育之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1-86
[3]黃厚江 看得見成長的課堂[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90-132
[4]葉娟 淺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A]16746058(2015)180127
[5]蔣金龍 數學課堂滲透德育教育[A]1006-3315(2013)01-111-001
[6]劉運潮 學困生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A]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