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姣姣
摘 要:在時代的高速發展下,應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將是社會發展的必要趨勢。對特種設備的監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是響應時代號召的表現。本文將主要以大數據為前提,探討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的價值,并且立足于大數據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的現狀,促進特種設備監管的有效性,實現大數據時代的應用價值,促進其現代化的發展[1]。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
引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推動了特種設備監管方式的改革,加快了其現代化發展的步伐,促進了特種設備的高效管理。利用大數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特種設備監管方面的問題,使得特種設備監管工作能夠更好的適用于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要求,使其朝著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更好地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體系,使之呈現出時代的特色,是當前設備監管的重要內容。
一、以大數據構建特種設備監管價值體現
特種設備主要是指涉及生命安全且危險性較高的鍋爐、起重機械、壓力管道等承壓類、機電類的設備。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和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得到了國家的廣泛重視,并且設立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撐特種設備的監管工作,促進對特種設備的有效管理。通過大數據的手段,將會對特種設備監管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在特種設備的監管工作中具有應用的必要性。其可以構建特種設備監管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先進的技術將特種設備應用監管等環節的信息進行整合,以此提升特種設備的監管工作效率,是實現特種設備監管價值的重要體現。首先,其可以致力于實現精準監管。通過大數據的技術,綜合技術人員、設備、工作環節以及管理等多種要素,對其進行統一的采集、分析和應用,促進特種設備監管工作的智能化,解決傳統模式中的安全問題,保障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行。其次,通過“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可以提高檢驗的準確性,為其構建檢驗的平臺,可以完善特種設備相關的數據信息,有利于對特種設備的運行狀態實時地檢查和觀測,排查出特種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促進檢驗方案的完整性,以此提高檢驗的精準性。此外,可以使服務更為精準。根據互聯網技術應用的優勢,其互聯、互通的范圍可以加快特種設備監管工作的融合與創新,實現特種設備全面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其公共服務水平。并且,“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平臺”的構建可以有效的分析行業產品質量,有利于增強和企業的合作,貫徹落實幫扶工作,促進服務的精準化。
二、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相關問題
大數據技術是不斷發展的,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優化和完善,所以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需要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循環,滿足于時代快速發展的要求,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加特種設備監管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行政監管方面,由于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特種設備的數量不斷增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監管的難度,加大了對行政監管的考驗。在特種設備行政監管的現狀中存在安全監管人員不足的現象,影響檢驗、檢測工作的落實,使得安全隱患以及風險等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其次,在當前的檢測、檢驗方面仍以傳統的現場、停車以及單臺模式為主,缺乏大數據技術的落實,導致檢驗技術與信息技術不能實現良好的融合,達到本質性的突破。服務產業是特種設備監管的重要環節,有利于特種設備相關工作的規范,是特種設備監管工作中的要點。仍需要不斷的加強服務產業的管理,促進服務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特種設備的應用單位對互聯網模式的重視不夠,并且缺乏責任意識導致特種設備的監管工作落實不到位,影響特種設備維護和使用的功能,導致企業效率降低,不能充分地發揮出其社會應用價值,容易引起社會共治的問題。
三、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的建議
(一)確定平臺數據來源渠道
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加特種設備監管,應重點確定平臺數據的來源渠道。數據在互聯網加特種設備監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數據平臺構建的基礎,可以為其提供數據的相關支撐,具有科學性和準確性的特點,所以應該保障數據來源渠道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重視結構化數據采集和非結構化數據采集這兩個方面。在互聯網加特種設備監管的平臺中主要的數據來源渠道為特種設備監察信息數據和特種設備檢驗信息??梢詾槠脚_提供檢驗結果、特種設備生產評分許可信息以及設備的有效期限等重要信息。
(二)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
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可以實現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工作的有效落實,通過對監管環節數據接口標準的統一,提高數據分析的效率,可以構建有效的評價機制和數據庫,從而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平臺提供數據的有力支持,實現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工作的價值。
(三)建模
當前特種設備的類型較多,且檢驗、維護等標準不統一,所以需要重視建模工作,如建立風險評估模型等。保障建模的有效性應先建立試點,采取相關措施,為建立模型奠定基礎。例如,在電梯設備的監管工作中,建立安全監管的模型,首先應考慮電梯的重要零部件,根據其相關的數據和信息,探討重要部件的檢驗問題、電梯風險評估以及安全隱患等綜合因素,進而對其進行風險級別的評定,使得安全管理的工作更好的落實[2]。
(四)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服務優勢
大數據平臺是當前先進的技術,促進“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工作的落實,需要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服務的優勢,加強監管和檢驗部門工作的力度,使其工作更加的規范、統一。提高管理服務的水平,促進決策和監管的精準性。為其設施設備使用主體服務,促進特種設備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梢噪S時查詢設備的狀態信息,促進設備監管工作的優化,提高服務質量[3]。
結語:
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加特種設備監管,可以實現精準監管,并且提高檢驗、服務的精準性,在大數據構建“互聯網+特種設備監管”中具有行政監管、檢驗檢測以及服務產業和社會共治的問題,促進其監管工作的有效性,需要確定平臺數據來源渠道,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建模,并且充分發揮出大數據平臺服務優勢。
參考文獻:
[1]繆崇大. 基于“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思考[J]. 中國新通信,2020(06):64.
[2]江書軍. 基于風險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分類監管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3.
[3]陳浩澤. 我國電梯安全監管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
[4]黃欣. 基于風險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模式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