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娟 王江紅 龐芳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聲霧化吸入與氧氣霧化吸入在臨床應用的選擇。方法:2018年10月到2020年2月,本院收治210例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遵循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給予超聲霧化吸入治療(超聲霧化組,患者105例)與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氧氣霧化組,患者105例),在兩組療程完成后,獲取相關數據,并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氧氣霧化組患者的霧化治療有效率99.0%大于超聲霧化組86.7%(P<0.05)。氧氣霧化組患者的霧化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呃逆)3.8%小于超聲霧化組21.9%(P<0.05)。結論:對于需要實施霧化吸入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實施氧氣霧化吸入治療,臨床療效更為顯著,患者的耐受情況更好,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更少,更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聲霧化吸入;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32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125-02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惡化、大氣污染現象的不斷加重,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如今已經成為一類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急性喉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不僅會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影響患兒的通氣功能,還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甚至會導致患兒的重要器官出現不可逆病變,從而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霧化吸入是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臨床最為推崇的治療方法,藥物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變部位,充分發揮藥物效果[1]。但是,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霧化吸入治療的方法不斷更新。霧化吸入術是應用霧化裝置將水分或藥液分散成細小的霧滴以氣霧狀噴出,經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本研究基于此,對比分析兩種不同霧化吸入治療方式對呼吸系統疾病的影響,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8年10月到2020年2月,本院收治210例需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患兒,遵循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105例。超聲霧化組中男童有61例,女童有44例;年齡大小區間1-14歲(7.21±1.22)歲;呼吸系統疾病類型,肺炎40例,急性喉炎34例,支氣管哮喘26例,其他患者5例。氧氣霧化組中男童有60例,女童有45例;年齡大小區間1-13歲(7.01±1.15)歲;呼吸系統疾病類型,肺炎39例,急性喉炎33例,支氣管哮喘27例,其他患者6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針對自身疾病、年齡大小等給予相應藥物對癥治療,其中超聲霧化組患者的藥物均通過常規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方法,持續治療1周。氧氣霧化組患者在霧化吸入藥物治療的同時,將霧化裝置與吸氧裝置連接,將氧流量嚴格控制在4L/min--5L/min,每次持續15min,一天3次,持續治療1周。
1.3觀察指標
兩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1)霧化治療有效率,臨床療效標準[2]如下,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基本恢復正常,生活質量明顯提升。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生活質量明顯提升。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無明顯變化,生活質量無明顯變化。(2)霧化治療不良反應(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呃逆)。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2.0進行分析,所有數據中,(%)類計數數據,行X2檢驗檢測;( )類計量數據,行T檢驗檢測;P<0.05時,提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兩組霧化治療有效率對比
氧氣霧化組患者的霧化治療有效率99.0%大于超聲霧化組86.7%(P<0.05)。詳情見表一。
2.2兩組霧化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氧氣霧化組患者的霧化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呃逆)3.8%小于超聲霧化組21.9%(P<0.05)。詳情見表二。
3·討論
呼吸系統疾病是近年來發病率高的疾病之一,患者發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發熱、缺氧、呼吸困難等癥狀。但很多患者在發病早期,對自身疾病并不重視,在癥狀明顯后病情比較嚴重,需及時前往醫院確診疾病[3]。
霧化吸入治療是近年來頗為推崇的治療方法,霧化吸入術具有奏效快,用藥量小,不良反應較輕的特點,不僅具有濕化呼吸道黏膜、祛痰、解痙、抗炎等呼吸道局部作用,還可以通過肺組織的吸收產生全身性療效。但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有關霧化吸入治療的研究不斷增多。臨床有研究[4]明確指出,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效果顯著,但氧氣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更佳。也有研究[5]指出,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采用氧氣霧化吸入治療,臨床療效明顯優于超聲霧化吸入治療。
超聲霧化是借助超聲空化作用,將患者的對癥藥物均勻分布在氣體中,順著患者的呼吸道,將藥物均勻的輸送至病變部位,發揮藥物功效。但超聲霧化吸入治療也存在一定缺陷,患者治療期間受到的霧化顆粒大、容易造成支氣管痙攣.管腔變窄,所以容易發生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呃逆等不良反應。而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則是在高流量純氧作用下,促使藥物直接進入患者的病變部位,令含有藥物的霧氣與氧氣進行有效結合,令患者的病變部位直接感受到混合氣體,藥物直接在病變部位作用的同時,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氧氣霧化吸入是以高流量純氧將藥噴成小氣霧粒,氣霧粒表面攜帶很多氧,從而達到稀釋痰液、排痰、消炎、減輕水腫、改善通氣功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使氣道通暢的目的。氧氣霧化吸入以氧氣為氣源,氧流量4~5L/min,面罩吸入符合兒科專業氧療的原則。氧氣霧化同時給氧,使氣體能有效地通過痙攣、狹窄氣道,直接送入患者的肺部,提高氧的有效彌散及肺泡血流的氧合效率。氧化霧化時要用口吸氣,用鼻呼出。吸氣要深長,然后屏氣1-2秒再鼻呼氣,以增加療效。一般一次霧化15-20分鐘,若需連續霧化中間應間隔30分鐘。如果患者感到疲勞可關閉氧氣,休息片刻再行吸入。我們要指導患兒取合適體位,一般采取半臥位,使得膈肌下降,靜脈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根據病情協助患兒扣拍胸背部,通過有效咳嗽,促進痰液的排出,以增加療效。霧化后要告知患兒漱口,以防藥液對咽喉產生刺激。氧氣吸入器價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再者,氧氣霧化吸入還可有效改善人體通氣功能,可有效提升患者呼吸道中的氧氣含量,可促進肺泡中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糾正患者的缺氧癥狀。再者,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形成的氣霧中水分比較少,所以藥物成分多會在患者的氣道粘膜附著,并充分發揮作用,藥物進入肺泡的幾率比較低,患者不容易發生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6]。并且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期間添加的生理鹽水較少,所以含水量低,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主要通過藥物稀釋,但不會因為水分過分稀釋分泌物而造成分泌物膨脹,繼而導致氣道阻塞,因此患者發生氣急、胸悶、呼吸困難的幾率更低。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氧氣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不良反應均優于超聲霧化吸入治療。
由上可知,臨床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時,應優先選擇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彭玲,李露華.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6):96-98.
[2]劉蕓.氧氣霧化器與超聲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51,64.
[3]吳屏.評估吸入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聯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劑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療效[J].當代醫學,2019,25(25):64-66.
[4]劉榮.觀察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高流量氧氣霧化吸入和超聲霧化吸入對支氣管哮喘療效比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59):230-231.
[5]辛芳芳.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在小兒喘憋性肺炎治療中的應用[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7,8(6):2270-2275.
[6]鐘瓊. 氧氣霧化吸入與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喘息樣支氣管炎的療效對比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14(8):1392-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