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蓬林
摘要:目前,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順應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發展職業教育,校園建設、教學設施和設備的改善與升級諸如此類的硬件方面存在的問題,隨著職業教育投資的增加,能夠迎刃而解;職業教育課程設置、課堂結構、教學方法、教育理念這些方面的改革,需要教師和教育研究人員加強研究,也能夠順利解決。而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則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如今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已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十分必要并且迫切需要解決。
關鍵詞: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要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特別是企業積極興辦職業教育,更加凸顯職業教育的地位,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深化辦學體制和育人機制改革,著力培養大量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資源支撐。人才的培養要靠教師,而“雙師型”是中等職業教育教師最具代表性的特點,既能傳授理論知識,又能教授專業技能。但目前來看,“雙師型”師資隊伍數量極少且增長速度緩慢,遠遠不能滿足中職院校的發展需求。中職教師師資隊伍現狀已然成為制衡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軟肋,因此,加快建設中職院?!半p師型”師資隊伍的步伐,提升“雙師型”師資比重已成為當前職業教育活動的重點發展方向。
1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
1.1雙師隊伍結構優化不足
長期以來,中職學校師資引入多以校招、公招等方式入校,且教師年齡偏年輕化,缺乏企業實踐經歷,理論知識豐富而實踐能力欠缺。而企業行業中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技術操作、實踐能力有余,但因體制或學歷的制約,無法直接引入學校全職教學,師資引入的單一性,造成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結構優化不足。
1.2雙師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夠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包含了多個子能力,而梁真等人認為包括了五個維度“意識與責任、基礎與技能、應用與實踐、設計與開發、研究與創新”。而現階段中職學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最大原因體現在:一是信息化教學硬件環境的制約,許多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條件有限,僅在傳統的多媒體教學,無法滿足新時代教師多元的信息化教學。二是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薄,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比較片面,停留在計算機ppt教學層面;三是信息化教學與課程整合力度不夠,僅是將知識用信息化手段呈現給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的教學設計能力不足。
1.3雙師型教師培養體系不健全
雖然國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與學校共同培育“雙師型”教師,但卻無健全的培養體系與實質性資金支持。同時因企業與學校追求訴求不同,致使行業企業參與“雙師型”教師的力度與主動性不夠,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教師難以真正積累實踐經驗,阻礙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
2新常態下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策略
2.1學校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首先,培養并提升職?!半p師型”教師隊伍質量,可通過組織教師去企業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專家的經驗與技術,專家日常工作通常包括生產、技術管理及相關培訓等,具有一定的學習意義。針對技術層面,專家通常掌握生產技術一手資料并進行實踐。針對教學方面,專家組織開展培訓,面臨的大多數是職工,如技術工人、生產線管理者等,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其實際需求,并且也能了解通過何種途徑來滿足職工的需求。
為了更好的促進雙師型教師成長,不僅可以采取教師到企業中實踐的形式進行培養,還可以聘請企業專家到學校中進行傳授,以此來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到生產一線的需求和要求,進而更加針對性的開展教學。企業專家,也應該在學校有一定量的授課安排等。
2.2企業要提高對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重視
雙師型教師的成長與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支持與幫助,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作為企業,也應該積極配合雙師型教師建設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推動校企實現雙贏?!兑幎ā诽岢鲆幌盗械闹贫缺U?,以保證教師企業實踐成效,例如建立教師企業實踐考核和登記制度、設立企業實踐專項基金等,制度內容非常詳細,且方向明確。尤其是對于保障企業利益以及教師實踐安全問題上,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據。校企融合的深入需要企業對教師的崗位及薪酬與管理方面進行思考與研究。校企合作能夠實現學校與企業雙贏,企業能提升生產效率,而學校“雙師型”教師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從而促進學校長期穩定地發展。因此,設置教師崗位需要考慮雙方因素,即教師專業發展與企業實際需求。加強對雙師型教師實踐的管理和規劃,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2.3加強校企合作,促進教師進企業鍛煉
學校與企業簽訂合同,企業的優秀員工來校進行指導,并把企業的最新生產設備項目和所需人才要求與教師教學相融合,使教師掌握先進的技術。學校與企業互惠互利,企業與學校合作建立冠名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學校需要企業為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并為學校提供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同時學校與企業協商每年安排專業教師進企業實習工作的崗位,著重提高教師專業操作水平,在工作中切實了解企業對本專業的員工需要的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練掌握相關工藝流程和操作規范。學校也為企業提供用工資源和學習機會,我們電梯專業就舉行過電梯行業學習和比賽。
2.加強上崗學習
中職院校應該以企業為依托,將現有的師資派遣到相應的合作企業進行掛職實操鍛煉學習,安排相關教師到專業對口企業的培訓基地直接上崗,讓在校教師更好地了解當下的市場發展趨勢,不斷豐富教學經驗,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回到學校后,在日常教學中要及時補充生產現場中的新理念、新工藝,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這是響應國家政策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提高“雙師型”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結束語
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它涉及面廣,對教師適應產業發展能力高,同時具有動態性、多主體性等特點,中職學校在雙師型教師培養上要緊密關注行業動態,根據地方產業發展情況,適時調整培養方向,建立多元化培訓培養平臺,完善相關機制,不斷在探索中完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夢卿,張碧竹.我國校企合作制度的回顧與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1(25).
[2]李祥新,李巖.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0).
[3]王文婕,葉紅英,關佳音.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質量提升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
基金項目:
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重慶市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現狀及路徑研究(2019-0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