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薇 蔣平
關鍵詞:軍休工作;服務管理;人文關懷
軍休工作是退役軍人事務工作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世界各國非常重視。美國官方設置退休的軍人干部事務部機構[1],還有數十個民間機構對退休的軍人開放多個服務項目[2]。意大利設置退役總局專口機構管理退休軍人。我國自1950年建立軍休制度以來,軍休服務管理部門積極推動創新發展,軍休服務管理取得很大成績。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改革創新的不斷深入,軍休工作面臨新的形勢,也面臨一些新的困境。軍休單位的自我式管理以及封閉式運作,導致的軍休服務管理缺少活力、效率欠佳。部分管理人員思想理念落伍,軍休服務管理的質量跟不上時代要求,偏重關注物質待遇,沒有關注軍休干部在精神層面的滿足感[3],沒有真正地和軍休干部的自我訴求相一致,忽略了他們的心理需求的高層次性和特殊性。在管理工作上沒有相對固化的評估體制,缺乏長效性的反饋激勵機制。
人文關懷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在軍休服務管理實踐中,充分地重視軍休所老干部的實際所需和發展愿景,關注個性化需求,構建和諧互信的軍休關系,才能推動軍休服務管理的提質發展。
引入社會服務資源,滿足個性需求。從軍休干部的利益出發,推動引入社會化管理[4],加強對重病高齡老同志醫療巡診并建立健康檔案,與就近醫院建立綠色就醫通道,落實好老同志走訪聯絡工作,關心關注軍休干部的身體、生活、思想等方面情況,例如,軍休干部住房都是上世紀修建的樓梯房。在2019年加裝6部電梯,78名軍休人員直接受益,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如表1所示)。

基于“小管理”和“大服務”的相關要求,由封閉的狀態過渡至開放的狀態,軍休服務由計劃過渡至市場,由一元化過渡至多元服務。如,落實好黨委會老干部成員、老干部黨支部的職能和監督作用,尊重、聽取老干部意見,保障好軍休干部對軍休所工作的參與度,最大化地凸顯出軍休工作的實效性。今年新冠疫情期間,軍休所多渠道采購防御物資,嚴格衛生工作,宣傳防控新冠知識,讓軍休干部消除對新冠的恐懼。軍休所軍休干部及家屬無一例感染,獲得軍休干部好評。部分老干部還積極主動捐款及防御物資。加強與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合作,購買社會服務機構的專業服務,針對老干部某一項個性需求開展服務,初步實現醫、養等需求全覆蓋,大力提高軍休干部幸福指數。
構建與滿意度掛鉤的管理績效考核制度。將軍休干部的滿意度納入軍休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例如,工作人員代表軍休服務單位拿上生日蛋糕上門慰問軍休干部,替代郵寄生日卡和電話慰問。建立軍休干部生病慰問制度,能夠第一時間了解軍休干部住院情況,把關懷落實到軍休干部的心坎上。新的考核制度實施2年后,軍休干部滿意度從70%提升到2019年的91%。
新形勢下,黨中央對離退休干部工作,提出了“六個老有”的目標,要求合理地安置他們的晚年生活。在軍休服務管理工作中,強調人文關懷的融入,不僅可以提高軍休干部的晚年生活的質量,也是更好的履行軍休服務機構的責任和使命。
參考文獻
[1] 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J]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270-271.
[2]Simon C J, Warner J T, Pleeter S. Discounting, cognition, and financial awareness: new evidence from a change in the military retirement system[J]Economic Inquiry, 2015, 53(1): 318-334.
[3]Payne B C, Jennings W W, OMalley T C. Implied Discount Rates for the US Military Blended Retirement System[J]. The Journal of Retirement, 2018, 6(1): 22-32.
[4]劉夢華.新時期軍休服務管理社會化探析,[D]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