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東 王焱 李巧玲 谷曉新
【摘要】 目的:探究塵肺病人心肺運動試驗的應用與結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塵肺患者的患者68例,對照組采用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肺運動試驗指導下的針對性康復運動治療,考察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及6min步行距離。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EV1、MVV等顯著肺功能指標和6min步行距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結論:心肺運動試驗在制定塵肺患者個體化康復運動方案,指導塵肺患者進行針對性康復運動方面優勢明顯,是宜于臨床推廣的評估手段。
【關鍵詞】 心肺運動試驗;針對性;康復運動;塵肺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269-02
塵肺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職業疾病,高發于工作環境多粉塵的職業中,患者會出現肺部廣泛的結節性纖維化病變,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等呼吸系統癥狀,會損害患者的呼吸功能,使患者失去勞動能力,塵肺目前尚無有效的根治手段,只能通過藥物治療或運動鍛煉等方式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本文旨在探究塵肺病人心肺運動試驗的應用與結果[1],作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塵肺患者的患者68例,均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分為兩組,觀察組3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例,年齡42-65歲,平均年齡為(56.65±2.36)歲;病程6-29年,平均病程為(19.13±2.62)年;對照組34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3例,年齡43-64歲,平均年齡為(57.14±2.47)歲;病程5-30年,平均病程為(19.25±2.58)年,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塵肺患者的相關診斷標準者;2.可積極配合研究者;3.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嚴重器質性疾病者;2.合并惡性腫瘤者;3.合并其他原因引發肺部疾病者[2]。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對癥治療,包括利肺、平喘、改善循環、祛痰、消炎等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利用心肺運動試驗制定塵肺患者個體化康復運動方案,指導塵肺患者進行針對性康復運動治療,有選擇的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方式,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方式,先呼再吸,保證殘氣的排出,指導患者進行全身性呼吸體操,借助擴胸、下蹲、彎腰等方式調整正確的呼吸,對于呼吸功能較為良好的患者增加運動指導,可進行快慢走交替運動、八段錦等等,在運動過程中注意患者心率、血壓的監測,保證心率在靶心率上下。
1.4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
觀察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及6min步行距離,肺功能指標采用MGC ULTIMACardio3和COSMED Quark PFT3型肺功能測試儀進行測定,6min步行距離則由醫護理人員測定患者在不引起氣促情況下6min的步行距離[3]。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及6min步行距離情況 治療前觀察組FEV1為(1.69±0.28)L,對照組FEV1為(1.67±0.26)L,兩組無統計學差異(t=0.3052,P=0.7612),治療后觀察組FEV1為(1.95±0.36)L,對照組FEV1為(1.78±0.30)L,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t=2.1153,P=0.0382)。治療前觀察組FEV1/FVC為(69.03±4.16)%,對照組FEV1/FVC為(69.12±4.08)%,兩組無統計學差異(t=0.0901,P=0.9285),治療后觀察組FEV1/FVC為(72.21±6.93)%,對照組FEV1/FVC為(70.53±5.12)%,兩組無統計學差異(t=1.1369,P=0.2597)。治療前觀察組MVV為(59.62±9.18)L/min,對照組MVV為(59.55±9.24)L/min,兩組無統計學差異(t=0.0313,P=0.9751),治療后觀察組MVV為(68.29±11.13)L/min,對照組MVV為(61.37±10.75)L/min,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t=2.6076,P=0.0113)。治療前觀察組6MWT為(308.27±38.28)m,對照組6MWT為(310.16±39.03)m,兩組無統計學差異(t=0.2016,P=0.8409),治療后觀察組6MWT為(376.84±56.61)m,對照組6MWT為(320.51±46.38)m,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t=4.4881,P<0.05)。
3 討論
塵肺作為一種無有效根治方法的職業疾病,如何控制疾病發展、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是臨床面對的主要問題,臨床上治療塵肺常使用利肺、平喘、改善循環、祛痰、消炎等對癥治療,但這些措施對患者肺功能的改善無益,心肺運動試驗可以評價患者的心肺功能水平,是塵肺患者勞動能力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心肺運動試驗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個體化康復運動方案,指導塵肺患者進行針對性康復運動治療,有效的給予患者呼吸指導和運動幫助,在保證不傷害患者機體的基礎上,促進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塵肺患者容易因呼吸困難導致呼吸肌疲勞,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4]。潘衛,陳江琳[5]等人研究了運動鍛煉和健康教育對塵肺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得到有針對性的運動鍛煉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運動耐力的結果,與本文研究結果相符,通過心肺運動試驗指導下的針對性康復運動治療,塵肺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綜上所述,心肺運動試驗在制定塵肺患者運動康復方案、指導塵肺患者進行針對性康復運動治療方面優勢明顯,宜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田銀君,劉前桂,李金紅等. 多學科綜合性肺康復對老年塵肺患者的效果[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3):352-357.
[2]朱敏. 健康教育與運動訓練在改善塵肺患者肺功能中的應用[J]. 吉林醫學,2019,40(10):2430-2431.
[3]曲文靜. 健康教育與運動訓練在改善塵肺患者肺功能中的應用[J]. 中國療養醫學,2017,26(3):331-334.
[4]肖淑玉,高靜,華正兵. 運動為主的短期康復治療對煤工塵肺患者肺功能影響[J]. 中國職業醫學,2019,46(1):67-70.
[5]潘衛,陳江琳. 運動訓練對塵肺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J]. 中國康復,2017,32(6):465-467.
2018年濟南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