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彬 羅雪

【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間孔鏡術的效果。方法:隨機將50例接受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間孔鏡術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按照我院自擬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間孔鏡術臨床護理路徑表內容實施各項護理。出院日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配合度,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配合度、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結論: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實行臨床護理路徑,不僅能讓患者接受配合椎間孔鏡術治療,術后24小時下床活動,還縮短了住院天數,減少住院費用,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間孔鏡術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1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骨科以及疼痛科一種常見病,主要因為患者呈現出腰間盤突出、破裂或者退變后對馬尾神經以及神經根造成壓迫而出現[1]。近幾年,針對此類患者在治療期間,椎間孔鏡技術獲得廣泛應用,其針對傳統后路手術對于肌肉表現出的大范圍剝離可以進行充分避免,能夠將術中神經損傷以及肌肉損傷有效降低,并且呈現出出血少、創傷小以及恢復快等系列優點,針對患者脊柱穩定性不會造成嚴重影響,可以獲得確切治療效果[2]。期間如采用有效方法給予護理干預配合,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可以發揮顯著價值[3]。本次研究將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探析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配合完成椎間孔鏡術治療的可行性,以實現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預后提升。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科行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0 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30-60歲,平均45歲,患者病程區間為8~11d,平均病程為(9.23±0.22)d;患者合并癥情況為: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5例,患有高血壓疾病患者3例。
2 方法
2.1 分組方法 針對本次研究收治的5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分別設為觀察組(25例)以及對照組(25例)。就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對比,均衡性顯著(P>0.05)。
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臨床給予傳統護理干預:觀察組:合理完成椎間孔鏡術臨床護理路徑表制定,之后依據具體內容展開臨床護理(見表1)。對于諸多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均會表現出焦慮、緊張以及恐懼等系列現象。特別對于局部麻醉清醒狀態下患者,針對手術過程表現出的恐懼感較為顯著。對于觀察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前,護理人員需要就臨床護理路徑目的、方法以及開展價值等進行講解,以將患者心理顧慮解除,對于臨床路徑可以做到積極配合。此外,對于臨床護理路徑表系列要求在執行期間,需要嚴格遵循,對于系列變化需要做到及時記錄,并且對應展開具體評價操作。
術后1~3天:跌倒、墜床、壓瘡等風險評估,肢體感覺、活動情況,評估疼痛程度,允許時佩戴腰圍取半臥位,無不適后在有陪護情況下可逐步轉為床邊坐位、站立位、至行走;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遵醫囑正確使用藥物;指導腰背肌功能鍛煉。
術后1~3天:跌倒、墜床、壓瘡等風險評估,肢體感覺、活動情況,評估疼痛程度,允許時佩戴腰圍取半臥位,無不適后在有陪護情況下可逐步轉為床邊坐位、站立位、至行走;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遵醫囑正確使用藥物;指導腰背肌功能鍛煉。
2.3 評估方法
分別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配合度,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利用自擬問卷調查表針對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展開手術配合度評估以及滿意度評估。
2.4 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展開處理,計量資料(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等)行t檢驗,以 表示,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等)行X2檢驗,以n(%)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配合度,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討論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而言,因為機體呈現出纖維環破裂的情況后,會對應呈現出髓核突出的現象,針對患者神經根表現出壓迫現象[4],治療期間,經皮椎間孔鏡治療方法獲得廣泛應用,期間通過給予護理配合,對于手術效果的進一步提升表現出顯著價值[5]。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指導護理人員有預見性地開展工作,能全面、準確、及時地觀察病情,正確評估不同患者疼痛程度及接受能力,有助于醫生了解患者病情,調整治療方案,解決患者心理負擔,積極配合各項護理工作,順利完成手術。
綜上所述,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實行臨床護理路徑,不僅能讓患者積極接受配合椎間孔鏡術治療,術后24小時下床活動,還縮短了住院天數,減少住院費用,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鄒富珍, 周秋紅, 吳遼芳,等. 臨床教育路徑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態度與行為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13):88-91.
秦超,肖玉周,單純髓核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療效不佳原因探討[J].醫學綜述,2015,22(8):14171419
劉昊楠,林欣,家智,等,經皮椎間孔鏡與顯微鏡下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近期療效對比[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3,1:30-43
徐仲林,蔣贊利.經皮推間孔鏡技術的發展、治療范圍、并發癥及特點[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4(3)452455.
陳昊.腰椎間盆突出癥桂間孔鏡治療術后的中醫護理干預[J].吉林醫學,2013,34(20):4147_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