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熱也提·依米提
摘要:當前時期,我國政府的會計制度正在開展創新改革,預算系統的構建、編制與執行等,對于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會產生直接影響。基于此,一定要把《政府會計制度》與預算管理工作融合起來,構建起《政府會計制度》引領之下的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施
引言
《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施行,對行政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制度層面上的約束與規范,為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了依據,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問題存在,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
一、《政府會計制度》和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間存在的關系
政府會計相關制度奠定了預算績效管理中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也將政府財務的收支情況、信托責任的履行情況等彰顯出來,其對于預算執行情況的有效監控來講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保證了預算工作的落實執行,也確保績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對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全面創新來講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極為關鍵和必要的。
(一)基于會計核算模式的重構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政府會計制度》是新興的會計核算模式,不僅能夠使預算會計與財會之間有適度分離,同時更能夠讓其實現有效銜接。適度分離是雙功能的表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析和銜接。
1.雙功能
財會核算目標基于負債和資產來實現,預算會計的目標基于預算收入、支出與結余而達成。對醫院會計的主體行為進行有效規范,能夠將醫院運營費用與履職成本反映出來,奠定預算績效管理落實執行的優質信息基礎。
2.雙重性
財會制度包含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一般應用的制度屬于收付實現制。
3.雙報告
財務報告在財會基礎之上生成,決算報告基于預算會計形成。
二者的相互銜接基于平行記賬而實現,其屬于部門預算管理中的先進收支業務,開展財會核算、會計核算。針對其他有關的業務工作來講是進行財會核算工作的。
預算會計報表與財務報表間有一定關聯,其展示財會和預算會計間的內在關聯。財會和預算會計間關聯,能夠展示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的關聯。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的分離與銜接,會影響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全方位、全面覆蓋的不斷發展。
(二)基于財會功能的強化彰顯單位的成本費用
新修訂的制度內容中融合了權責發生制的內容,更為注重提升財會功能的落實成效,財會核算的費用與收入都增加了,原則層面上要依據歸屬權責發生制對核算流程進行實現。權責發生制能夠為醫院提供更為精準、真實的財會信息,對財務風險進行及時揭示,對其開展成本飛鷹的核算以及績效管理工作。新制度核算中包含應收、應付款項等內容,同時醫院的會計制度還要基于權益法對長期股權的投資進行核算,對待沖基金項目進行取消,使用折舊、攤銷等方式把保障性住房以及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等計入醫療業務工作成本、管理使用當中。政府會計相關制度的落實執行,對于權責發生制的政府財會報告能夠進行合理編制,對單位財務狀況、運行成本等進行精準反映與評價,對其經濟性、成效性績效管理標準達成情況進行精準判斷。
二、現代公立醫院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面對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和醫院發展目標的關聯不緊密
在醫院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時候,如果未同醫院的戰略目標進行有效協同,沒有編制醫院戰略相關的目標進行指導,所有職能部門、科室等對醫院的戰略目標沒有全面認知,未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關鍵性,對于醫院的長期發展、工作方案、預算管理等未進行深入融合,欠缺應有的行動方案提供支持,醫院未來的發展目標是難以實現的。
(二)預算編制中的涉及項目、范圍不夠明確
當前雖然公立醫院已經構建了編制預算的工作流程,科室欠缺系統而全面的預算管理工作方案,通常來講,預算是財務部門開展管理工作的工具,其他部門的參與度非常有限,各個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共享不暢的情況。從整體上來講,所有部門、科室在編制內部預算時所使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欠缺應有的系統性與條理性,編制出來的財務、業務預算內容存在出入,致使預算目標欠缺應用的合理性與精準性。
(三)預算方案未獲得有效管控與嚴格執行
全面預算相關內容編制完成之后要怎樣進行落實,怎樣在醫院的運營管理工作中達成年度預算的工作目標,是公立醫院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因為公立醫院在預算方案的落實執行過程中欠缺制度約束,預算超支和不執行的情況比較多,預算內容的編制與執行存在差異,并未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管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四)管理工作和績效考評的融合有待完善
因為預算考核工作體系還不夠完善,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制度并未同預算管理工作實現有機融合,臨床科室的績效考核并未同預算結果進行有機融合,導致原管理工作的開展和醫院發展目標之間存在差異。
(五)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執行不到位
公立醫院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時候,在所有經濟業務往來計量中只有財務會計的記錄,在年末無法獨立進行預算報告,難以將醫院預算的管理落實情況全面、精準地反映出來,其中包含預算收支不實、預算規范不到位等問題,這對于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來講非常不利,會導致所有職能部門、科室等出現失衡的情況,影響預算方案的客觀性與科學性,更會影響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三、公立醫院基于政府的會計制度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基于醫院未來發展目標構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機制
公立醫院的預算通常都是基于財務彰顯出來的,所以,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一定要基于戰略規劃進行,對未來年度的運營目標進行有效預估,比如積極進行新項目、技術等的培訓計劃,創設相應的學科,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引進現代化的機械設備等,基于此進行全面預算編制。所有科室以及職能部門都要基于醫院的戰略發展目標進行工作重點、績效目標等的明確,制定合理的發展方案,對必要的資源投入情況進行評估,基于此對人力、物理、財力資源進行合理預算。
(二)對預算內容中的項目和編制流程進行有效規范
公立醫院的財務部門一定要明確預算管理工作綱要,這樣才能夠對所有預算部門所編制的預算內容進行指導與規范。其中包含預算所有環節中的操作重點,也有未來年度的發展思想和編制的預算內容,編制過程中的職責說明、原則、指標等,對全面預算相關的表格進行詳細填報。財務部門和所以職能部門、科室中的工作者,設計并優化表格相關內容以及預算表格,對表格的實用性進行測試,培訓相關工作者對表格的應用能力,保證預算報個相關內容是切實可行的。預算內容獲得批復之后,要逐一進行細化分解,下達到相應的職能部門、科室中進行落實,簽訂預算目標達成責任書,遵照收入預算制定目標,使用切實有效的舉措,遵照國家價格、收費管理相關政策對收入進行合理配置。
(三)對預算方案進行嚴格落實與管控
如果只是編制了預算內容卻不落實執行,預算管理工作職能是空談。醫院執行力實際上就是要在規定時間內達成戰略發展目標,科室、職能部門遵照年度發展方案去達成目標。預算管控對象就是預算方案的落實執行,預算方案的落實中會牽扯很多環節、部門、工作者等,因此一定要強化提升預算方案的執行力,財務部門要同各個部門保持有效溝通,使所有職工都能明確執行落實的方向。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對預算以外的部分要進行嚴格有效的財務管控,對預算以內的部分要進行部門、科室和財務審核的有機融合。基于年度預算方案的落實執行,對具體的項目預算進行總量管控審核,總額不可以超出預算,嚴格管控設備、藥品以及耗材等的預算。針對既有預算的完成情況進行細化分析,把預算落實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分析探究,對其中存在的偏差要及時進行調整與糾正,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成效。
(四)制定預算管理工作相關的考核機制
醫院戰略發展目標并未實現,就要對預算方案的落實執行情況進行考核,所以,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過程中需要用相應的舉措進行引導、管控。設計完整、全面的預算管理測評方案,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所有重要環節進行指標考核,包括工作量完成、費用支出管控、預算項目配置完整性以及調整次數等,讓醫院的各項發展指標能夠得以全面達成。
(五)促進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機融合
公立醫院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綜合新會計制度中的相關要求,構建完善合理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的發展戰略規劃中,對預算目標進行明確,基于新會計制度中主體預算年度收支情況進行資源平衡,實現資源、效益的有效保證。在編制預算和項目內容的時候,新會計制度基于預算、財務會計的相關要素,對所有收支、業務成本相關的預算數據進行全面而清晰的編制,在強化提升預算目標的基礎之上,更能夠規避新會計制度之下出現預算收支虛報的問題,這給醫院的決策工作奠定了基礎,并且為未來年度的預算、項目等內容編制提供借鑒。在預算方案的落實執行、管控工作中,新會計制度下的核算機制具備財務、預算會計的作用,能夠將醫院的財務、預算執行情況清晰地展示出來,給預算方案的落實執行、管控、分析等奠定信息基礎。在預算考核時期,新會計制度基于預算會計的核算出具決算報告,基于財務會計出具財務報告,其中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是相互彌補的,能夠將醫院年度預算方案的落實情況反映出來。
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會計準則影響了預算會計的核算體系,也衍生出多種財會信息,把財務信息和預算信息進行有機融合,引導醫院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方面的發展,讓財務工作更為透明,充分發揮出存量在增量中的重要作用,對醫院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配置,全面強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水平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徐燕.《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重點[J].財會學習,2018(34):107+109.
[2]張雪平.《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9(11):239+242.
[3]王小雪.《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探索[J].會計之友,2019(23):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