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瑞
摘要:維米爾(Jan Vermeer,16321675),誕生于浪漫的德爾夫特市。他的作品寧靜卻熱烈生前未被人賞識,卻在死后被世人推崇熱愛。維米爾留下的畫作實在是少得可憐,真正給世人留下的畫作到現在為止也僅僅被發現只有三十六幅而已。他對畫面的認真程度是常人無法相較的,不管是在畫面的構圖、人物比例、光影變化雖然是思慮良多,但最后所呈現的畫面效果毫無匠氣,反到是如同自然發生一般。
關鍵詞:維米爾;色彩 ;荷蘭畫派; 藝術特點
一、維米爾的基本概況
維米爾出生于畫商家庭,祖父與父親都從事于藝術行業。子承父業,他的繪畫道路倒是一點不讓人感到意外。21歲的維米爾不僅在畫壇小有名氣在政治方面也小有影響力。1653年21歲的維米爾和一名高達(荷蘭西部城市)女子凱瑟琳娜包娜斯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這位忠誠的女子一直與他相守,為他生育了十幾個子女。這但是因為眾多的子女,生活十分的拮據,不得不拿珍貴的畫作去換取面包,正因如此他的畫留存下來的很少。就是這位忠誠的妻子一直都守在他的身邊并一直鼓勵他的事業,哪怕是一直過的困頓的生活。讓人感到難過的是因為貧窮疾病他便早早地結束了他的生命,終年43歲。而他的妻子與孩子繼續像往常一樣過著貧窮的生活。從那以后維米爾這個名字在世間沉寂,直到兩百年才被一位法國藝術評論家無意中發現,也正是因為這位評論家不留余力的致力于尋求并整理他的遺作,才使得這位欸偉大的風俗畫家的畫作重見天日。
二、維米爾的繪畫特點
2.1自然光線的真切描繪
維米爾喜歡用黃色、藍色、灰色,他對色彩的控制和對光線的處理是常人難以企及的。維米爾的作品中物體的受光面都是偏冷的,所以不難可以推算出他所畫的是現實的自然光線,這和二于倫勃朗偏暖色的人造光并不相同,維米爾的多數繪畫作品大部分都是在“米什蘭”老屋內自由完成的。他的畫作構圖簡單,但是卻常常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為他的畫作沉迷。他通常用以點畫法去表達光線,通常用以自然漫射進屋內的光線使畫面產生一種自然的流動、靜謐的氣氛,故而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光影大師。光線是最天然的畫手。維米爾借用這雙手繪出了一幅幅流傳于世的驚艷畫作。他以微妙的光影變化,表現出物體的質感、柔和畫面的空間的結構、突出畫面的中心形象。維米爾畫筆下的女性臉上總是帶有溫柔的光,生動活力。在他的畫作中可以看到人性的深度,就像他的畫中描寫出的那樣,從裝修精美的房屋,到一個老舊的廚房里一個女仆溫柔細心地從陶罐中倒出牛奶,他目光呆滯,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她不曾被誰記住。但是,維米爾卻看見了他發現了他,通過畫作讓世人記住了他,歷史不僅僅只是發生在殘酷的戰場上,也在狹小的廚房中。
2.2精確的形狀
“他在表現物體的質地、色彩和形狀上達到了煞費苦心的絕對精確,卻又不使畫面看起來有任何費力或刺目之處。”
維米爾的所有作品中最為經典的的標志必要說是過于絢爛的大小許多的亮斑。這些閃爍的亮斑,是維米爾借鑒相機中的透鏡聚焦的原理表現出來的。在荷蘭繪畫的黃金時期,沒有人把繪畫當成一種藝術,而是僅僅把它當作謀生的手段。他的畫作常常是要花費許多心力去完成,只是一幅畫就要畫上兩三年才得以面世,但是每一幅畫都讓人拍案叫絕。也正是他對待畫作的一絲不茍得我們帶來豐富的視覺享受。
2.3嚴密的制作技法
維米爾的多數作品都是在涂有動物膠漿底的細紋亞麻布上繪制的,但是只有《握笛少女》、《戴紅帽少女》是畫在木頭板子上的。維米爾喜愛藍色超過任何一種顏色,他創造出一個完美的世界,但是在當時青金石的價格昂貴,沒有任何一個畫家像他這樣的奢侈地使用。為了讓畫面更加地精準舒服,維米爾采用透視法,他在畫布上,固定一條有色粉的線,然后就拉直線找到準確的位置再輕柔放下,這樣就可以印上一條淺淺的線,用完之后輕輕彈去就沒有蹤跡了。這種簡易有效的方法也被后人所借鑒使用。
三、從維米爾作品中得到的啟發
在大學階段,通過慢慢的接觸和探尋,使讓我漸漸地尋找到了自身的個性,和對繪畫語言的獨特理解。尤其是在進行畫作創作時的過程中找尋并到自己所鐘愛的藝術家,維米爾的作品一直陪伴著我整個高中以及大學所有繪畫學習創作,在這一段時間我逐漸從認識到熟識他的所有。從維米爾的畫作長久地被遺忘到重新被發現推崇,他沒有被歷史拋棄而是承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并不用多言。好的畫作必定流傳。正像是德拉克羅瓦在他的日記中所說的“繪畫所激起的非常特殊的感情,是任何其他藝術所不能激起的。這種效果,是有一定的色彩安排、明和暗的轉換,也就是說,是有可以稱之為畫的音樂所創造出來的”。每次當我面對維米爾的畫作,我的心情總是澎湃的,我總是感覺在那些柔和靜謐的畫面下,壓抑著這位鬼才畫家真摯的熱情。維米爾所采取的的作品題材主要是采用常見的大眾形象和常見的生活場景。“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以后的創作題材的選定上,我更加體會到創作要貼合現實場景的重要性,繪畫本體特色的研究,使我感受良多。也讓我更加自省,專注研究繪畫的語言。
參考文獻
[1]轉引自[英],弗萊明著范迪安中文版主編,世界藝術吏,廣州:南方出版社, 2002年版
[2]轉引白[英]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
[3]轉引白何政廣豐編《荷蘭黃金世紀大師~弗美爾》[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鐘國昌:維米爾油畫的美學意味[J].畫刊,2008,第10期
[5]李建忠:維米爾和他的油畫創作[J].洛陽大學學報,2001,第3期
[6]梁志濤:在繪畫教學中感受色彩[J].大眾文藝(理論),2009,第6期
[7]曾靜:維米爾作品中“光”的表現[J]美術人觀2011[06]
[8]侯萍:維米爾和他的色彩世界.[J].美術教育研究.2010[06]
[9]汪磊:藝術的歷史巡禮——維米爾油畫作品的賞析[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第30卷,第3期
[10]華沐:與友人談維米爾[J].美術雜志,1990,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