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政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全面預算? 優化整合
近些年全面預算管理在國有企業中應用越來越多,在國資委的推動下,國有企業都陸續開始嘗試全面預算管理。但從國有企業特別是地方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來看,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以W集團公司為例進行剖析:
W集團公司是歸屬于四川省宜賓市國資委控制下的地方大型國有企業,近20年來飛速發展,目前,W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家以W酒業為主,多元產業并舉的大型集團公司,除了W的酒業外,公司還涉及到機械、包裝、醫藥、物流、金融等行業板塊。擁有100余家二級或三級子公司。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34億元,實現利稅422億元。按W“戰略規劃”,公司將努力爭取早日跨進世界五百強行列。近年來,隨著白酒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W酒業板塊面臨著發展瓶頸壓力。因此,W集團若要實現既定戰略目標,除了做優主業板塊外,還需做大其它板塊的平臺,如其近年來深耕的大機械板塊、大物流板塊、大包裝板塊、大醫藥板塊和大金融板塊。
通過近兩年全面預算管理的情況,盡管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并沒有在促使全面預算在資源配置和風險控制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提高資產配置效率上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在戰略支撐和預算考核上,也需要進一步完善。經過分析,筆者認為還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聯系不強
盡管高層對全面預算很重視,但廣大員工對此項工作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W作為一個完全市場競爭下的獨立主體,尤其是集團旗下涉及眾多子公司,涉及行業跨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高效地提高經營效率仍然是公司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在確定預算目標時,帶有一定隨意性,市場調研程度還不夠。有些子公司的預算目標與實際相差甚遠,一些下屬子公司還沒有實現全面的預算管理;(2)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導致投資效果非常差,造成一定量的閑置資產,有些投資項目一直處于虧損狀態;(3)資金的使用效率較低。有的子公司得不到資金支持,轉而向銀行借貸高成本的資金,而有的子公司賬面資金非常富余,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二)在預算執行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由于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解還不到位,許多子公司尚未系統掌握預算管理的含義,在預算推進中,有些單位敷衍了事,沒有按照預算管理制度進行科學部署。全面預算管理雖然在國際上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管理工具,但在我國仍然是在不斷探索階段,特別是對于地方國有企業來說,管理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全面預算要求全員參與,全業務覆蓋,每個員工都應在預算管理中發揮其作用。
(三)預算考核剛性不夠,不能有效地激發員工的活力
(1)預算考核指標的設計過于簡單,沒有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保證執行好既定的預算方案呢?就是加強考核。因為,公司想要員工做好什么,那就考核什么。
(2)由于存在對子公司的預算管理缺乏科學的評價方案,導致子公司的預算效果無法保證,從而也無法保證集團總預算的真正實現。母公司相關預算考核部門對子公司的經營和行業情況缺乏了解,也很難實現對子公司的有效預算控制。在確定子公司預算目標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在博弈的過程中完成,由于方案評估不嚴格,因此約束力不強。
(3)預算考核剛性不強,還表現在考核過程草草了事,導致預算管理成了“虎頭蛇尾”。首先,各子公司領導的薪酬待遇、職務升遷并沒有與預算的考核嚴格掛鉤。對于沒有完成預算目標的子公司也沒有逗硬,或任由子公司自然發展;其次,有的子公司沒有進行預算考核,預算從頭到尾成了一種“擺設”,是為了就應付總部預算編制要求才做的;最后,為了達到預算考核激勵的作用,就要考慮如何在設定預算考核指標方面進行改進。
針對W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還應從以下方面改進:
(一)在公司戰略支持方面
要以公司戰略為導向,制定符合公司戰略發展的全面預算。為了保證集團公司的戰略目標能夠如期實現,這就離不開我們的科學的預算規劃。把全面預算管理與平衡計分卡緊密地結合起來,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在制定預算時不能只為預算而預算,要使集團公司的戰略得以實現,我們除了考量收入、利潤這些財務指標外,還要對公司的客戶滿意度指標、內部運行和學習與成長等幾個維度因素予以重點考量。當然,在編制過程中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為公司長遠發展的主人翁精神,投身到預算管理中去。上下同心,相互信任,最終形成公司戰略地圖的集團公司預算。
集團下屬各子公司的預算目標的確定也很關鍵。一個科學合理的預算目標,能夠幫助公司合理調配公司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好資源效率,從而推動公司戰略的落地;相反,一個不夠科學合理的預算目標,可能會降低公司的經營效率,甚至浪費或閑置公司的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公司戰略的失敗。
(二)提高全員參與意識,加強預算管理人員的專項培訓
預算作為一種有效的業務管理工具,得到了國內外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在資源配置,企業運營控制和績效評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企業從上到下都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切不可認為編預算是上級部門的需要,而要認識到預算管理是我們自身的發展需要,是保證長期戰略規劃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預算的編制是企業戰略落地的過程,有其必然的科學性,我們在應用其過程中,也必然要求要遵從其客觀規律性。
(三)建立健全全面考核機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的激勵機制。根據集團各子公司所處行業的特殊性,逐漸建立相應的預算激勵機制,關鍵在激勵經營者的經營活力。逐步完善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在體系中增加對非財務指標的評價,重視對未來規劃的評價,以及對企業創新能力的評價。
第二,通過全面預算投入,對人力資本進行激勵。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潛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讓子公司經營者從自身利益最大化真正參與到預算管理中。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利潤分配、超額獎勵等方式讓優秀的員工也能參與短期激勵計劃,將個人收益與企業命運緊密聯系,增加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第三,建立公正的業績考評體系,完善預算約束機制。應將各級的責權利關系加以明確。同時,建立健全企業集團內部經理人的競爭機制,最大限度實現集團人力資本價值;如果經營者業績突出,則應當給予相應的回報,如果沒有完成預算,則應當給予相應的處罰。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資源優化配置,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和保障公司戰略目標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應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不斷優化和改進,從而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洪文.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困境與應對措施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16)52.
[2]劉洪紅.推進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的思考[J].商訊,2020,(1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