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磊
摘要: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總是會遇到教學內容的理性抽象與實際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索時多變的方式和結論之間的矛盾。而在當今小學數學教師團體中甚于放眼于教育界,缺少數學哲學的方面的思考與研究都核心問題所在。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數學來說,只有教師將具體的教育過程與數學哲學相結合,才能對其有更全面的認知、更深入的思考,進而取得更加顯著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教學;哲學思考
引言:
數學探究是一種有很強引導性的教育方法,可以很好地培養小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主動思考、樂于思考的良好習慣,應用于數學教學則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基于應用于實踐時產生的矛盾與問題,應站在哲學的角度思考數學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自主探究的偏差與矛盾
作為初級受教育者,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完全不同。區別于成年人對事物認知的墨守陳規,小學生們有更強的創造力與可塑性。而在小學數學探究教學中,他們新穎獨特的思考方式有時也會成為教學中的阻礙。
例如,在學習四邊形內角和知識時,教師會設計學生分組實驗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會準備形態各異的四邊形分配給不同學生,再引導學生利用量角器對四個角分別進行測量。而因為學生在測量時多多少少會出現誤差,大家的測量結果都略有不同。在自發測量討論環節結束后,學生們發言時說出的答案各有不同,而小學生們又不準確理解誤差的概念,教師若不加以正確引導,而給出出四邊形內角和為360度這個結論,肯定會讓學生們感到困惑。
這樣的教學看似實施了探究模式,實則沒有很好的對知識進行引導滲透,反而顯得牽強尷尬。不但沒有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而且減弱了學生動手的興趣。而且,一開始教師布置的探究任務沒有設定要求,給了小學生們很大的思考空間,但在后期沒有做到良好的過渡和升華,所以落得最后跟生搬硬套教學模式的效果大同小異的下場。
二、數學哲學角度的反思
1.經驗主義數學觀
在此觀念中,認為人們調用視覺等感官主動地去發現、探索及總結是研究數學很有用的方法,強調了人類經驗和實驗的重要性。哲學家例如J.S.穆勒和英國哲學家密爾都認為,數學真理是人類在一次有一次的歸納和總結中得到的規律,從而使得其成為遠離實驗而存在的客觀概念。在早期,數學的發展離不開人們的歸納和總結,例如度量、計算等。
2.理性主義數學觀
在此觀念中,認為數學是概念的,理性的。人們的經驗實踐并不會影響公式概念的客觀存在以及他們的正確性。在數學發展后期,數學的邏輯性大大增強,推理演繹變得尤其重要。很多著名數學家例如畢達哥拉斯、笛卡爾等都認同此觀點。其認同數學應該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如演繹法,而不能憑借人的感官感性地去總結。例如重要知識點:三角形的兩邊之和總是大于第三邊,在理性數學觀中,這是通過嚴謹的推理得出客觀存在的真理,有毋庸置疑的確定性。而不應該由人主動的去測量比較。人類的度量工具在使用時總會有誤差,這種憑借經驗去感知提煉的方法會影響其的必然性。
三、對小學數學研究教學的啟發
1.注重探究教學時教師哲學思考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探究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掌握了教育方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哲學思維也顯得尤為重要。只具備教育知識而沒有深入的哲學思考,即使實行了探究教學,也只是囿于表面,并不能起到實質啟發學生的效果。恰到好處地運用演繹法和歸納法,站在成人的角度利用哲學思維從知識的源頭進行深刻思考,才能在探究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更準確的引導,最大化課堂的啟發效果。
2.注重推究教學時歸納法的應用
小學時期的學生們,抽象思維仍在養成中,不能直接對數學概念有很好的理解。不論是從歷史還是人類的心理來看,歸納法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它是人類在對抽象概念進行理解探尋時必經的一步。而且,引導學生以原始的歸納法去感知陌生的知識,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解決問題、自發思考探索的良好習慣,為他們今后的學習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3.探究教學應有不同思路
數學是一門體現了理性與抽象的學科,演繹推理法是尤為重要的。而小學數學探究教學中,歸納法卻是重中之重。教師的任務就是平衡這個矛盾問題,探索出一條既能實現數學的理性教學又能用歸納法啟發學生思考道路。所以,對不同的知識點,在教學時應該要有區分。比如,在學習萬以內的大數時,應該先給學生鋪墊十進制等基礎知識,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感知探索。這是從理論到經驗的教學步驟。而在學習分數時,可以直接先讓學生探究感知,在歸納總結出概念。教師可讓學生準備三張白紙,分別等分成2、4、8份,再用水彩筆分別涂出其中的1、2、4小份,最后展開來看,三張紙中用彩色筆突出的面積時一樣的。這種身體力行的實驗以及視覺刺激,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知識點,很好地實現探究教學。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全面貫徹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的理念,實現對學生更好的引導和啟發,哲學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師需同時兼備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以及良好的哲學素養,靈活運用不同的引導教學方法,才能很好地實現探究教學。
參考文獻
[1]陳素君.數學研究中的哲學思考對高等數學的教學影響[J].科技風,2019(35):37.
[2]陶繼新.博采眾長,探尋小學數學的新突破——唐彩斌老師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索與哲學思考[J].新教師,2019(05):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