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亮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思想,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將核心素養滲透在各個教學科目之中。新課改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的文化知識,還要擁有健康的身心。為此,教師要加強體育教育,本文主要就小學足球教學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足球教學
綿陽市安州區迎新鄉是一個人口比較稀少的鄉鎮,迎新小學是該鄉唯一一所小學。足球是迎新小學的特色,在校長和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該校建立了一個成本較低、吸引力強的校園足球隊,這支足球隊不僅在幫助留守兒童融入集體、樹立自信,還改善了學校的風氣氛圍,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該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合理利用學校中已有的資源,緊跟現代教育的發展步伐,積極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小學足球教學的質量。
一、體育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
(一)體育知識和意識
體育核心素養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其中體育知識和體育意識是最基礎的內容。體育知識比較復雜繁多,不僅包括基礎的理論知識,還包括健身知識、安全知識、競技知識等等。學生要掌握各類體育知識,這樣才能選擇正確的鍛煉方式,同時也能保障學生在運動時的安全。當然,教師除了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多關注體育賽事、體育新聞,加強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從而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所謂體育意識,就是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程度和態度。學生的體育意識和學生的學習態度、基礎素質有一定關系。
(二)體育行為和技能
所謂體育行為,就是有目的的進行體育活動。體育行為涵蓋多方面的內容,包括運動、宣傳、教學、科研等等。影響體育行為的因素也很多,包括家庭因素、心理因素、生理條件等等。不同的行為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教師應該鼓勵和帶領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從而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落實體育行為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相應的體育技巧,具體包括運動、評價、鍛煉三個方面的技能。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的體育技能,還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幫助學生選擇兩個適合學生的額外技能。使學生可以利用這些技能進行鍛煉,從而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三)身體素質和品德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育的階段,受到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不同。身體素質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健康素質,另一方面是運動素質。所謂健康素質,就是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而運動能素質,就是指學生的體質水平[1]。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體育技巧、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品德。簡單來說,教師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念意識,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要遵守道德規范、競技規則,服從裁判的判決,樹立公平競爭的觀念。在強化學生體育品德的同時,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品質也會有所改善,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二、基于發展體育核心素養的小學足球教學實踐措施
(一)積極建設校園足球文化
早在2006年,迎新小學就已經建立了足球隊,在足球隊建設初期,由于缺少充足的硬件設施,學校只能將水泥操場設為足球場供學生開展足球活動。學校本沒有專門的球門,副校長請來了焊工在操場兩側焊接了鐵架,作為足球門。學校也沒有專門的教練,也是由副校長親自擔任學生的教練,經常在課后為學生講解足球技巧和理論知識,還會組織學生開展足球比賽。雖然在對抗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摔倒的情況,但在教師、家長和同學的鼓勵下,學生會堅強的面對困難。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建設,學校中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也聘請了專門的足球教師,優化了足球課程,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園足球文化。在2017年,迎新小學的副校長組織學校足球隊參加了重慶舉辦的“花樣年華杯”全國青少年五人制足球邀請賽,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色,成功奪得了亞軍。可見,在學校開展足球教育,并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加強師資投入,完善硬件設施,還要強化文化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品德和意識,并帶領學生參與各類足球活動。學校也可以創新活動風格,全面推進足球教育。當然,除了比賽活動外,學校也可以圍繞足球運動開展具有特色的文藝活動,包括設計足球黑板報、設計足球隊徽章等活動。以此增加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創建網絡論壇、社區,展示學生的作品、參賽照片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
(二)堅持因材施教教育原則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面對不同的學生,這些學生的身體素質、性格、愛好、特長等各不相同,為了使每一名同學都能夠對足球產生興趣,并掌握更多足球技巧,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2]。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好壞進行分層教學。針對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難度較高的訓練任務。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短跑400米,根據學生短跑后的表現和反應,可以適當增加100-200米的訓練量。針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以基礎教學為主,將足球運動視作一種娛樂活動,首先讓學生在足球運動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然后在循序漸進的強化學生的體質、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
(三)定期舉辦校園足球活動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貪玩的階段,大部分小學生都對參加體育活動有很大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多組織學生參與足球活動。學校可以定期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可以組織相同年級、不同班級之間的足球比賽。在體育活動中,正式隊員可以上場比賽,充分感受競技運動帶來的樂趣,并且通過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3]。不能參與比賽的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輔助比賽。例如,加入啦啦隊、設計黑板報、參與活動宣傳等等。目前,迎新小學創建了“迎新小學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的發展項目,不僅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足球活動,還組織足球隊的成員拍攝名為《破門》的電影。
結語:
綜上所述,在培養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基礎上,要做好足球教學工作,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體育教學的意義和作用,了解體育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在足球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因材施教,還要創建足球文化、豐富足球活動。
參考文獻:
[1]謝樹茂.淺析發展體育核心素養的小學足球教學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中),2017(4).
[2]曾艷君.基于體育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足球教學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5).
[3]曾萬華.核心素養思想推促小學足球教學有效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9(22):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