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輝陽
摘要:柔性管理是以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基礎。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滿足學生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以及個性差異,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推動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就新時期中職班主任如何進行柔性管理進行思考,希望能夠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關鍵詞:柔性管理;中職學校;班級管理
中職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學校管理工作難度較大,而班主任作為重要的管理者,應當加強柔性管理,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對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因此,班主任應當強化日常的管理工作,通過將柔性管理融入于班主任工作中,使得學生更具有社會性。
1 中職班主任柔性管理概述
柔性管理的概念主要是通過采用適當溫和的手段,對學生進行靈活管理。這種管理方式適用于各種管理情境。在柔性管理的背景之下,中職學生能夠進一步發展自身的思想認識以及創造力,在面對人生挫折時,不輕易言敗。采用柔性管理這一方式能夠協調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得到心智的開發,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最終形成身心平衡[1]。
中職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主要是通過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品質,使得學生更加富有社會性,教師也可以有效地對學生們的日常學習和人際交往進行調控。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們的情感以及學習態度。柔性管理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推動班級管理工作朝著有效的方向發展。由于中職院校的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很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加強柔性管理能夠正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和情感,使得班主任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
2 中職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方式落后
班主任的工作不應當僅僅監督學生們的日常學習。也應當對學生們的生活以及思想進行管理,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以及發展。學生在接受中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接受知識以及技能,也要形成正確的個人素養以及道德品質,然而當下在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也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一些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比較落后,管理方式過于強制影響學生們的綜合發展,錯誤的管理方式不僅僅不能夠提高管理質量,同時還會激發學生們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2]。
2.2 過于注重學習成績
在中職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往往過于追求學生們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對于學生的心理引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一味地注重學生們的專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缺乏對于學生日常生活的有效管理。在這種管理背景之下,學生往往得不到行之有效的約束,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與此同時,也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日常生活,這一切都與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有關。
2.3 忽略學生個體需求
在中職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正在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很多學生的個性較強,作為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每一位學生在學階段不同的個性特征,制定與之相對應的管理方式,在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一些班主任并沒有意識到學生們的個體需求,也沒有針對不同學生具有的學習特點,展開針對性的管理工作,因此沒有辦法滿足該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沒有能夠達到應有的作用,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身心發展。
3 師生溝通不足
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一些班主任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也始終起著主導作用,作為學生只能被迫服從教師的教導,久而久之會影響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學生會對班主任產生厭倦心理,即使出現問題也不敢與班主任進行反應,導致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進一步阻礙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可持續開展。
4 中職班主任柔性管理策略
4.1 轉變教育理念
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中考成績不理想,這一部分的學生自卑心理較強,且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學習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作為班主任,應當在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加強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通過關心學生們的心理變化以及情感生活,從而健全學生的人格。如果學生的心理建設出現問題,那么很有可能存在頂撞老師、傷害同學的負面情況,因此中職院校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不僅僅是教師的任務,也是學校領導高層的任務,作為學校的一分子,應當積極配合教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念,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4.2 創新管理方式
教師應當努力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監督工作。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方式不同,因此通過分層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不是很了解學生具體性格特征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按照成績來劃分學生,通過將學生劃分為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生,進行不同方式的指導。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當加強管理,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教師應當多加鼓勵,平時多叫這類學生回答問題,答對了進行夸獎,答錯了進行鼓勵[4]。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關心這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應當悉心指導。
4.3 加強情感交流
作為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方便教師在發現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溝通。情感交流不僅僅局限于對話之上,教師可以以書信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不僅僅能夠了解這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行為習慣,同時也可以通過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慢慢地信任教師,愿意與教師溝通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然而,有一些學生的心理防線較高,因此教師想要了解這一類學生的心理狀態很不容易,教師可以通過這一位學生的朋友或是父母進行情況了解,同時也可以在課堂上通過玩游戲這一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師生之間的親密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當采用柔性管理方法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通過采取合理的管理制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認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柔性管理能夠幫助班主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論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還是心理健康都尤為重要,因此作為班主任應當運用柔性管理,為社會提供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玉梅.柔性管理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7):144-145.
[2]杜瑩.柔性管理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9(1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