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萍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是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意識、集體意識,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重要保障。而激勵是班級管理中常用的手段,其效果明顯,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強調(diào)對激勵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班級管理;小學;激勵理念
1 激勵理念概述
從心理學角度看待激勵,激勵指的是激發(fā)個體的心理活動,使心理動力水平在某時間里始終維持在一定的興奮狀態(tài)內(nèi),并對個人行為動力的刺激和驅(qū)動,使其能夠主動、積極的實現(xiàn)目標,完成任務。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使用激勵理念,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有著一定的作用。首先,使用激勵理念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感知他們對于班級管理的需求。過去,班級管理通常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并沒有直接參與班級管理,而是被動服從教師的管理,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激勵理念的應用,鼓勵學生直接參與班級管理,把自己當作班級的主人進行建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還能幫助教師進行科學化的管理,提高小學生的團隊意識。
2 激勵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2.1 實施激勵理念應當遵循的原則
激勵理念主要是使用激勵機制對作用人的需求進行刺激,使其產(chǎn)生相應的動機。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合理使用激勵機制可以增強學生的努力學生、遵循班級管理、維護班級利益的動力和解決,引導學生正向發(fā)展;但錯誤或度過使用激勵機制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可能引起學生的排斥情緒。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運用激發(fā)理念需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是按需激勵原則。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用激勵機制同理,教師需要了解、分析小學生的需求,按他們所需制定班級管理激勵機制。然而班級人數(shù)眾多,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才能調(diào)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班級管理的最佳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學情分析,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內(nèi)在需求及最近發(fā)展區(qū),并將需求相同的學生分為一個群體,制定班級所有群體的激勵機制,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及自我的需求,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及自我管理。
其次是及時激勵原則。激勵的效果是有時效性的,在正確的時間內(nèi)采取激勵措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學會抓住最佳的時機進行激勵,讓學生的行為能夠及時得到表揚,這樣會增加他們重復被激勵行為的頻率,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平時上課特別調(diào)皮的孩子某節(jié)課一反常態(tài)的安靜,教師可以立馬抓住時機,當著全班面夸贊他今天的表揚,讓他產(chǎn)生被認同感和羞恥心。另外,在鼓勵、表揚學生的時候還要注重細節(jié),越精確便越有針對性,學生才會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與被鼓勵的細節(jié)一致。例如:學生這次語文考的不錯,教師:“某某同學,這次語文成績進步很大。”教師:“某某同學,這次語文成績進步明顯,尤其是作文,緊扣主線,對人物的描寫特別細致。”這兩種鼓勵達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2.2 激勵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首先是領導激勵法。這種方法在班級管理中比較常見,尤其是小學階段,正好是規(guī)則意識養(yǎng)成階段,給予他們一定的責任能夠更好的約束其行為;通過職務的授予,還能夠讓學生收獲一定成就感,更加盡職盡責的完成給予自己的任務。但是很多時候在實施此激勵法時,更多是教師指定某某學生擔任某職務,缺乏民主性和公平性,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民主選取的方式來優(yōu)化班級管理,例如組織班級圍繞班干部進行“公選”,主動競選的學生可以“拉票”,展示才藝、發(fā)表演講等,由所有學生投票選取班干部,由他們負責協(xié)助教師進行管理辦理。還可以通過輪職制來進行班級管理,如“一周班干部”,所有學生都可以輪值班干部,有機會鍛煉自我、展示自我,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換位思考能力,在他人輪值期間能夠自我管束。
其次是情感激勵法。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更好的管理班級。教師日常需要多多關心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性格,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的困難和問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他們便會更加信任老師。另外,教師在班級體中是大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平等友愛的對待每位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還會感染學生,讓他們學會關心同學、尊敬師長,當一個集體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便會自覺為了集體更好地發(fā)展而努力。
再次是目標激勵法。小學生年紀尚小,目標性較弱,在班級體中很難感知自己的責任和目標。因此,教師需要從中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能夠共同班級目標,并制定目標達成的獎勵,使其成為利益整體。目標的制定可以由小及大,先從小目標著手;還可以引入競爭機制,分組完成目標。例如保持一周教室桌椅、書籍整潔,兩組可以相互監(jiān)督,教師充當評委,保持的更好的小組可以獎勵免倒垃圾一周。這樣的小目標很好實現(xiàn),學生做起來更有動力,且實現(xiàn)后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待學生習慣于完成目標后,再慢慢增強目標,制定長期目標。
3 結(jié)語
激勵理念的適用范圍相當廣泛,合理使用激勵機制總能帶來正向的效果。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對激勵理念進行深入研究,再積極作用與班級管理中,以便更好的約束學生行為,培養(yǎng)他們主動意識、集體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潘佑蓮.“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23):127-128.
[2] 劉曉天.激勵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9):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