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技術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的方式。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并被靈活地運用到教學領域,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此同時,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本文立足實際,就如何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化技術;教學質量
1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信息化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小學生更趨向于感性的去認識和探究事物,信息化的融入讓數學教內容走向了一個感性層面,用多媒體、多維成像、VR等新技術,將原來停留在平面的上的數學問題形象化,顯得更加清晰明了;將原來在空間上無法呈現、展示和觀察的問題多維化、虛擬化,感覺進入空間物體內部探究;將原來停留在大量計算基礎上的問題游戲化,顯得更加輕松有趣;將原來多次講解不懂的重難點情景化,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指引下,發現規律,自己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引入信息化技術,分化課程難度,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高效的教學效果。
2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信息技術為情境教學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帶給學生一些新鮮感,通過信息技術呈現出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以此來吸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依托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生動、逼真、有趣的學習情境,將抽象、靜止的數學知識用具體、動態形式呈現出來,并利用情境帶動情緒,調動學生探究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例如在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在課前導入階段,利用課件出示籃球、課本、三角鐵等各種實物的畫面,并結合圖形的展示提出問題:觀察這些實物,你能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圖形嗎?你在生活中還遇見過哪些圖形?接下來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動畫情境,構建“圖形樂園”,并引入喜羊羊、美羊羊等動畫角色,引導學生進入到搭積木的情境中來。通過高質量的畫面及音響效果引導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數學知識就不再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及單調。在課堂教學當中結合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的有動力。
3 運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拓展和豐富原有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廣度和深度的延伸,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F代信息技術是幫助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工具,同時可以優化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此外,利用豐富的教學課件和素材輔助教學,既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也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節省教學時間,促使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在講解一些重難點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通過網絡和學習網站搜索相關的知識進行簡單的預習,課堂上挑選學生在班內做匯報,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資料整理成果。教師再根據學生所搜集和整理的資料進行補充講解和深入講解,引導學生共同探討,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活力。
4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許多未知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引發學生思考的關鍵。教師在小學最初階段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數字和了解一些簡單的圖形。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利用課件上的漂亮圖片與數字,讓學生對其產生探究的好奇心,進而方便教師開展教學。例如,教師在講解“認知人民幣”這一課時,可以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搜集一些人民幣、糖果、零食的漂亮圖片,放到教學課件中,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同時,教師可以編寫一些買東西的案例,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了解人民幣的面值與實際價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先將人民幣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并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元、角、分之間的轉換關系嗎?”有的同學知道一元可以換10角,卻不知道分的概念,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現一個超市,假設讓學生在這個超市里購物。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了解人民幣在生活中的購買價值。
5 利用信息技術科學有效評價,促進共同成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和幫助學生,及時地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價,激勵他們不斷努力。一方面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利用智慧教室的學生端根據學生上課的舉手次數、回答問題的次數、師生交流的次數、拍照提交的次數等來記錄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程度作為評價參考數據,這種評價及時準確、數據真實可靠。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教學平臺中的作業布置后完成在線提交的情況和得分情況做一個統計數據。通過對數據平臺自動化的分析,確定哪個知識點學生掌握得不夠,理解和運用的不熟練,及時的發現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困難,及時地讓教師在教學中查漏補缺。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順應信息化教學發展趨勢,全面分析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并結合數學課程實踐情況加以應用。當然,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相關研究尚不完善,教師應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及時發現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課堂教學要求進行優化設計,利用信息技術助力課堂設計,體現技術的教學輔助作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冷建龍.大數據時代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70.
[2] 田紅.探究信息化教學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引入思路[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43-144.
[3] 楊亞玲.信息化條件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02):146-147.
[4] 陳明寶.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先學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02):134-135.
[5] 王方.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名師在線,2018(35):87-88.
作者簡介:崔富強,(1984.04-),男,漢族,河北省邯鄲市人,現供職單位:河北魏縣前大磨鄉中心校趙棗林聯小,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