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 李可強 李玉香
摘要:基于藍墨云班課的計算機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調研當前大學生常用學習手段與學習習慣基礎上,通過教育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手段,結合翻轉課堂特點,將學生課內、課外學習時間進行科學重構和整體設計,為學生提供一個引導式的課堂學習路徑安排,能夠實現個性化服務、學習量化評估和資源的精準推薦,更好地體現智慧學習時代的特征,并在新冠疫情的環境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藍墨云班課
國內一些院校將基于移動APP的課程教學應用到了教學實踐中,并且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進行探索、研究,總結出初步的適合自身高校特點的教學模式。目前,我校開設的計算機類課程多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和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進行內化和實驗操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時間幾乎占用了整節課時,學生自主操作、討論及探究的時間太少,并且師生互動也顯得尤為不足,從而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能力都無法得到鍛煉和發揮,降低了學生對計算機類課程興趣[1]。特別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的環境下針對基于藍墨云班課的計算機類課程翻轉課堂網上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程建設總體要求
1. 教學內容與手段。根據計算機類課程教學目標、學科特點、學生認知規律及教學方式,圍繞學科核心概念及教學內容和資源間關系,碎片化組織教學內容及資源、設置教學情境,形成圍繞知識點展開、清晰表達知識框架的短視頻模塊集。
2. 教學設計與安排。要遵循有效教學的基本規律,結合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的特征與需求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科學規劃在線學習資源,明確學業評價策略和學習激勵措施。課程設計、教學安排和呈現方式符合學習者移動學習和混合式教學的需求。
3. 教學活動與考核。要重視學習任務與活動設計,積極開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模式的學習,通過網頁插入式在線測試、即時網上輔導反饋、線上線下討論、網上作業提交和批改、網上社區討論等,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問題交流和協作學習。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探索線上和線下融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性學習和體驗式學習。課程成績由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綜合評定。
4. 教學效果與分析。要注重對教學效果的跟蹤評價并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基于大數據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記錄和跟蹤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內容、反饋,全面跟蹤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行為,改進學校及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因材施教。
二、翻轉課堂課程視頻制作
1.視頻內容。要確保屏幕圖像的構圖合理,畫面主體突出。攝像鏡頭應保持與主講教師目光平視的角度,教師所使用資料和實驗設備,應符合教學內容要求,與講授內容聯系緊密,操作恰當。演示動畫的設計與使用,要與課程內容相貼切,能夠發揮良好的教學效果。
2.視頻音頻技術規格。視頻信號源要穩定性,信噪比高,無明顯色差全片一致。信號源聲道設置合理,音頻信噪比高。聲音和畫面要求同步,無雜音。同時采用適合視頻、音頻壓縮格式避免文件過大,最后建議采用采用MP4格式封裝。
三、翻轉課堂演示文稿制作
1.制作原則。要求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以及視頻等多種媒體元素于一體,一般不使用純文字。幻燈片大小為“全屏顯示16:9”效果最佳[2]。整體效果應風格統一、色彩協調、美觀大方。
2.布局字體。字體與字號、字距與行距要針對播放方式確定,提升學習體驗。每頁四周留出空白,應避免內容頂到頁面邊緣,邊界安全區域分別為左、右130像素內,上、下90像素內。
3.背景色調。背景色以簡潔適中飽和度為主,背景和場景不宜變化過多,確保文字、圖形等內容應與背景對比醒目。色彩的選配應與計算機類課程科目相吻合,每一短視頻或一系列短視頻在配色上應體現出系統性,可選一種主色調再加上一至兩種輔助色進行匹配,同一屏里文字不宜超出三種顏色。
4.配圖與修飾。圖像應清晰并能反映出內容主題思想,分辨率應上72dpi以上。修飾中,細線條的運用比粗線條更顯精致;扁平式的裝飾更接近時代審美;有趣味的裝飾通常更能能吸引學生專注學習。
四、教學活動的實施
第一階段,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以信息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原理兩門課程為例,開課時間為2019年9月,結課時間為2019年12月,共計16周,采用的線上手機網絡端與線下傳統課堂教學。通過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取得了亮點,也發現了不足,得到了寶貴的經驗積累。第二階段,在疫情中此階段以無線局域網技術課程為例,開課時間為2020年3月,結課時間為2020年5月,共計12周,完全采用網課的形式開展翻轉課堂線上教學。從課前、課中、課后一體化設計的移動交互教學環境,同時針對課堂教學,提出三種典型的課堂教學環境:交互演示環境、交互協作環境、交互反饋環境。節課后,隨機抽取50名參與翻轉課堂學習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移動交互翻轉課堂教學環境適用于大學計算機類課程教學,對課堂教學創新起到指引作用,教師可根據課程屬性自主高效的完成教學實踐。
五、結論
本文的研究尋找出一種更加符合應用型大學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傳統課堂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形成一種具體可行的以知識為主導、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能夠滿足我校本科生計算機類課程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課前運用移動端APP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學習資源、自定步調、課前完成基礎知識傳授、課堂上進行知識的精講、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借助于學習平臺實現“課堂知識傳授+課下知識內化”教學形式順序的顛倒,即“課堂知識內化+課下知識傳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提高學生對計算機類課程的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孟婷婷. 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 亞太教育, 2016, 000(015):114.
[2]趙嵬, 姚海瑩.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式教學行為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為例[J]. 現代教育技術, 2019, 29(05):47-53.
基金項目:2019年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教項目《基于移動APP的計算機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項目編號:JYYB201905
作者簡介:姓名:沈楠,性別:男,出生年月:1981年5月生,籍貫:河北遵化人,民族:滿,學歷: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郵箱:shennanjs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