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祎
摘要:體育課堂教學與其他理論課程不同的是,它不以智力因素和言語教學為主,更加注重實踐,相比而言,體育課堂教學更加靈活,組織形式多種多樣而且富于變化,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不僅僅再是課堂上教師的傳授,學生的聽講,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全面致力于提升高中階段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完善課程
體育素質的提高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體育鍛煉,體育課程的重要作用就是讓學生能夠重視體育鍛煉對生命健康的作用,引導學生能夠將運動變成自己一生的習慣和愛好,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老師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引導者,老師要積極發揮教育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鍛煉愛好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1、明確目標,體驗樂趣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明確的體育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訓練需求,關注學生體育興趣發展。但在實際體育課程中,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傳授,訓練過程枯燥單一,導致學生的體育參與程度不高。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和興趣特點,合理設計體育訓練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例如,教學“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籃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真實技能水平,合理設計不同層次的趣味性訓練內容,要求學生可以達到不同層次的水平目標。對于成績優秀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提高投籃的命中率,并做到動作標準規范。對于技術成績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以基礎練習為主,通過原地投籃的在反復訓練不斷完善動作標準性。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熱情和自信。
高中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明確訓練目標,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額體育訓練氛圍,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和技能水平,通過分層學習方式,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的體育技能,促進學生體育意識和思想品質的全面發展。
2、合理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內容的實效性
在傳統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么是完全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按順序進行教學,要么是根據自己的理解,隨意選擇一些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教學,比如體操、跑步等,這些教學內容一方面是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教學內容缺乏科學的順序,可能對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及掌握專業的體育運動技能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需要加強教學內容的建設,提高內容的豐富性。教師可利用互聯網資源,結合學校的相關教學設施、場地情況與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接收能力,不斷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融入新鮮的教學內容。
盡管新課程標準并沒有給體育教師規定具體的教學內容,但是為了能夠使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體育教師則需要結合目前的現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才能增強教學內容的實效性。一方面,教師要選擇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根據高中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及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選擇在高中生可接受范圍內的教學內容;此外,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判斷和選擇,并選擇出有益于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內容。
比如,為了提高高中生的反應能力及合作能力,教師便可以將“踢足球”的教學內容融于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2人為一組,進行腳內側傳球、腳內側接球等訓練,在經過反復訓練之后,再以比賽的形式進行鞏固,可有效進一步鞏固高中生的球技,同時也能培養其團結合作、不氣餒的優良品質。
3、豐富體育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生學習體育時最大的驅動力,學生對課程的興趣程度很大一部分取決于老師的教學形式和個人魅力。單一傳統的講解式教育方法和單一體能訓練的教育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興趣的產生,老師要豐富教育形式,聆聽學生內心的想法,了解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基本訴求,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然積極地融入體育課程中。同時,老師可以借助課下的競賽活動和富有趣味化的教育活動,激發學生對體育競賽的激情和熱情,讓學生形成競爭的體育意識,養成積極進取的體育精神,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促進體育課程的高效化發展。在人教版高中體育的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能夠自主表述出“自覺”和“體育鍛煉”的本質,老師要想學生更有激情地參與體育活動,就要推動學生體育鍛煉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體育鍛煉的作用和影響,讓學生能夠大致了解體育鍛煉對身體素質提高的作用,引導學生建立鍛煉自主化的意識。
4、積極完善課程教學設施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高效開展對教學設施的要求比其他課程要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該課程既需要符合條件的室內教學場地與器材,也需要具備比較完善的室外教學場地。因此,一方面,學校需要加強教學場地的完善,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提供充分的場地,比如籃球場、足球場、室內體育活動場地。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場地中相關教學設施的完善建設,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準備充足的器材、設備等。同時,為保證教學器材、設備的安全性,學校還需要聘請專業的人員定期進行器材、設備的養護,使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安全開展。
5、重視體育教學多元化評價,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及水平,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多元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為了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的共同進步與發展,則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并通過多元化評價的方式,不斷完善自我。
比如,當廣播操的教學活動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通過評優的方式,通過小組評分的方式進行評價,以選舉本堂課表現優異的學生作為榜樣,激勵其他學生再接再厲。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個人展示的方式,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通過這一方式,學生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完善。
結語
隨著國家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視度不斷提高,高中教學階段也越來越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思想難以在短時間內徹底抹去,還需要在未來的教學發展中不斷努力。因此,必須要促進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促進高中生身體素質與體育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芳紅.新課改下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效性方法探討[J].學周刊,2019(18):149.
[2] 狄旭明.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