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璇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現(xiàn)小學生“悅讀”,從閱讀中感到快樂,可提升小學生閱讀興趣。從小學生被動閱讀,到喜歡閱讀,再到“悅讀”,是需要語文教師進行精心培養(yǎng)。語文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要以教材為基礎,拓展小學生課外閱讀范圍;要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引導小學生自覺進行閱讀;要改進閱讀手段,讓快樂時刻伴隨閱讀。以這樣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則可實現(xiàn)小學生的快樂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閱讀;方法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jīng)將閱讀當做了一個獨立版塊,由此將其定義為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讓小學生在“閱讀”中感到“悅讀”,讓“悅讀”帶給小學生情感快樂,具有審美樂趣,啟發(fā)心智,喜歡閱讀。
一、小學語文快樂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小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行為欠缺積極主動
小學生閱讀與閱讀興趣具有緊密聯(lián)系[1]。小學語文快樂閱讀教學,依靠小學生自身閱讀興趣而進行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獲取相應情感體驗的學生,并非很多。這與小學生自身缺乏長時間注意力和自我約束力有關。但是,小學生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導,也是令小學生難以喜歡閱讀的一個較大原因。除此以外,伴隨年級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任務趨向加重,擠壓了小學生大塊兒的閱讀時間,想要閱讀的學生,一般都在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從客觀上,加劇了小學生閱讀注意力的分散程度,進而降低了小學生閱讀興趣,形成淡化閱讀問題。
(二)閱讀氛圍相對淡化,小學生主體閱讀能力脆弱
應該說,閱讀行為屬于每位小學生的私人化行為,閱讀并非是需要小學生硬性完成的“作業(y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應該是語文閱讀課堂上的閱讀主體[2]。但是,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卻被語文教師上成了語文課,采用師生問答形式,變成了以講代讀的課型,既淡化了閱讀氛圍,又限制了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小學生閱讀主體地位被削弱,小學生從閱讀中難以獲得相應的主觀感知,也很難從這樣的閱讀教學中,獲得閱讀情感體現(xiàn),更難引起與閱讀課文表達情感的共鳴。
二、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快樂閱讀的途徑
(一)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
讓小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上,實現(xiàn)快樂閱讀,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必須要基于正確認識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根據(jù)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反映出來的記憶具有短時性,認識事物的思維形象性強,表現(xiàn)在閱讀上,僅以是否喜歡為動機[3]。但這些,卻是都可以用來啟發(fā)小學生喜歡閱讀的起點,讓小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實現(xiàn)閱讀。不過需要注意,要向小學生推薦適合閱讀的讀物,也可以讓小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歡,對讀物實施自由選擇。為了體現(xiàn)一定閱讀效果,不能僅僅是讓小學生完成某篇文章的閱讀,在每讀完一篇文章過后,要嘗試讓小學生簡單談吐一下閱讀文章的感受,或者是有什么收獲,由此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當然,也可以讓學生相互聆聽對文章的述說,對比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被關注到,讓學生逐步擴大閱讀視野。
(二)以教材為基礎,拖延小學生課外閱讀范圍
事實上,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內(nèi)容范圍并非要局限在教材內(nèi)容上。語文教師可以將教材作為基礎,將閱讀教學視角,伸向課外,讓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進行有機結合起來,以引發(fā)小學生濃厚閱讀興趣[4]。比如,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在第四組內(nèi)安排的課文,都是以描寫動物為主題的課文,當語文教師與小學生共同學習和閱讀過這些課文以后,語文教師就可以向小學生繼續(xù)推薦一些描寫動物方面的課外讀物,如更多推薦一些慣寫動物故事的沈石溪作品,讓小學生繼續(xù)讀。應該說,處在中年級的小學生,不論是在識字量的儲備上,還是在讀文的理解上,亦或是在表達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而有些課外讀物,則是能滿足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則能讓小學生在閱讀中,頗感興趣,從而實現(xiàn)“悅讀”,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快樂。
(三)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引導小學生自覺進行閱讀
小學生思維雖然脆化,但又相當活躍,促使小學生充滿諸多好奇心。語文教師要利用好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更多組織開展一些閱讀活動,可促進小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提高。比如,語文教師利用閱讀課堂教學,開展讀書沙龍活動,也可以定期開展讀書會展活動,亦可以是詩詞賽活動,以讀書活動的開展,促進小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形成。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帶領小學生到校外圖書館,參加一些課外組織的讀書活動,增加小學生閱讀交流機會。還可以組織小學生,走進福利院或社區(qū),宣講自己閱讀心得體會,為老人講解自己讀到的故事。同時,鼓勵小學生學會與家人進行閱讀心得分享,向家人匯報從閱讀中獲得的快樂。總之,開展閱讀活動,可以不拘一格,為小學生實現(xiàn)快樂閱讀,打通輸入與輸出通道,既要重視課內(nèi)閱讀,也要學會課外閱讀,收獲閱讀快樂。
(四)改進閱讀手段,讓快樂時刻伴隨閱讀
語文來自生活,生活孕育語文。語文閱讀同樣不能離開生活,否則,閱讀就會變成無源之水。語文教師指導小學生閱讀,需要建立聯(lián)系生活意識,讓小學生在閱讀中,從閱讀內(nèi)容中感知生活,在感知生活中,理解閱讀內(nèi)容。比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六組安排的課文,都是科技類內(nèi)容。在現(xiàn)實生活中,諸如像網(wǎng)絡與信息技術,時刻在關聯(lián)著生活,語文教師就可以向小學生說明網(wǎng)絡與信息技術的優(yōu)劣勢,并且利用這些優(yōu)勢向小學生推薦新型電子閱讀手段,如閱讀電子書,或用APP聽書,以此提高小學生閱讀興趣。
結束語
閱讀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基礎,新課改以后,閱讀占據(jù)了小學語文教育內(nèi)容的重要位置。引導小學生進行快樂閱讀,能讓小學生親身感到閱讀本身存在的價值,從中促進閱讀的核心素養(yǎng)漸漸養(yǎng)成。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中,使用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聯(lián)系法,讓小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快樂。
參考文獻
[1]陳興.“閱讀”和“悅讀”——淺論小學語文快樂閱讀教學辦法[J].新課程(上),2016(5).
[2]王守三,張玉成,張玉榮.由閱讀進入悅讀——探究小學語文快樂閱讀教學法[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7(6).
[3]張新穎.悅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橋梁——小學語文實施快樂閱讀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7(6).
[4]彭旦琪.讓“閱讀”成為“悅讀”——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作文:教研,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