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茜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是知覺的一種高級形式?!?-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而言,其觀察行為存在觀察隨意性強、無法細致觀察,觀察持續時間短暫,觀察穩定性較差等特點。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因此,小班階段的幼兒更應該在成人的幫助和指導下萌發主動觀察的意識,學會嘗試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初步掌握簡單的觀察技能。在課程游戲化有序推進的背景下,筆者結合所在幼兒園開展的幼兒種植活動研究與實踐,闡述小班幼兒在種植活動中萌發主動觀察意識和掌握簡單觀察技能的策略與方法。
一、選擇觀察對象,激發觀察興趣
興趣是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當幼兒對事物有了觀察的興趣,那么他們就會主動地去觀察發現事物的明顯特征。就如班級種植地里同時栽種了白蘿卜和胡蘿卜,當這兩種蘿卜葉子從泥土里長出來的時候,孩子們能夠直接觀察到兩種蘿卜葉子的明顯不同之處,隨之就產生眾多不同的問題:“哪個是白蘿卜的葉子,那個是胡蘿卜的葉子?白蘿卜和胡蘿卜的葉子為什么長得不一樣?”隨著蘿卜葉子的漸漸長高長大,孩子們又發現“白蘿卜的葉子像哥哥,長得高高的,胡蘿卜的葉子像妹妹,長得矮矮的?!钡搅顺醮簳r節,當蘿卜花開之時,又有了新發現,兩種花開放的形態完全不一樣,一朵一朵的是白蘿卜的花,一團一團的是胡蘿卜的花。伴隨著白蘿卜與胡蘿卜的成長與變化,孩子的觀察興趣點也會隨之而變,從最初的葉片外形到之后的葉子高度再到最后的花朵形態,植物生長的每一個階段都能讓孩子產生興趣點,而這些興趣點又能讓孩子引發一個又一個話題,在講述觀察現象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激發了觀察的興趣。通過以上事例,我們發現小班幼兒對外形特征明顯、變化性強,可以相互比較的事物觀察興趣度較高。由此可見,我們為小班階段的幼兒選擇種植觀察對象時,應盡可能選擇能引起幼兒足夠興趣的,或者在某一方面有顯著特點的觀察對象,同時考慮觀察對象的可比較性,讓幼兒在比較性觀察中保持較高的觀察興趣。
二、支持觀察行為,提供有效幫助
幼兒天性樂于親近大自然,喜歡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大小形狀不一的石子,各種不知名的蟲子等等,只要是存在于身邊的自然物都能成為孩子觀察的對象。當教師關注到孩子的興趣點時,就需要及時跟進,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來推進幼兒的觀察行為。
在蘿卜種植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對蘿卜花持有較高的興趣度和持久度時,及時提供了放大鏡、標本盒等觀察工具,鼓勵幼兒將蘿卜花收集在標本盒中,帶回班級點數蘿卜花的花瓣數量,用放大鏡觀察花瓣上的條紋,投放蘿卜花高清圖片,開展尋找蘿卜花等活動,為幼兒的探究活動提供目標指向。當然在幼兒參與蘿卜種植的過程中,還有諸多的觀察內容,如:觀察種植地的松土翻土、土壤養護、觀察種植勞動工具及使用方法等等,在種植活動中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引發觀察行為,只要教師敏銳捕捉,積極支持、隱性引導,就能讓我們的觀察目標更明確,任務描述更具體,那么幼兒的觀察目的也就會越明確,觀察效果就越好。
三、分享同伴經驗,獲取觀察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吨改稀分刑岢觯和ㄟ^拍照和畫圖等方式保留和積累有趣的探索與發現。在小班幼兒的種植活動中,由于孩子年齡小,語言表述力較弱,記錄方式簡單,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等特征。因此同伴分享種植經驗的方式途徑更需要教師的巧妙設計與引導,選擇適合小班幼兒表達表現的分享方式。例如在照顧管理話題中,中大班幼兒可以自行分組商議種植管理方法,并能自己設計簡單的記錄表格進行交流。而小班幼兒則更需要借助實景場地,圍繞在種植地周圍,邊看邊聊,圍繞教師提取的中心話題,你一言我一語的自由講述,教師則通過語音視頻記錄或文字記錄的方式把幼兒的對話呈現出來。我們還可以用照片展示幼兒觀察動作、觀察神態、將幼兒自己的記錄符號展示在班級環境之中,通過圖片的形式進行分享交流,
種植園地作為幼兒在園接觸大自然的重要場所,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兒在參與種植活動的過程中,既了解了蔬菜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 又發展了個體的觀察能力。通過種植行為,讓幼兒與大自然產生對話,在對話中獲得智慧能源。我們成人更應該珍視幼兒的發現,能和幼兒一起發現并分享周圍有趣的事物或現象,引發更多的思考與提問,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