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第一學段的朗讀因繁重的識字、寫字任務,常受困于字詞教學,致使朗讀指導出現諸多問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優化朗讀呢?筆者認為應以興趣領航、以趣激讀;角色表演、以演練讀;合作評價、以評促讀等途徑來強化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讓學生能在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第一學段;課堂朗讀;策略
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于永正老師也曾說過:“講解是死的,朗讀是活的,講解使人知道,朗讀使人感受。朗讀是學好語文最重要的途徑”。
然而,第一學段的學生在剛掌握漢語拼音后,就要面對繁重的識字、寫字任務。朗讀就出現了諸多問題:學生朗讀斷斷續續,容易漏字、添字、錯字、讀破句;不能讀出停頓,缺少情感,唱讀現象比較嚴重。在反復研讀課程標準對于第一學段的朗讀要求后,開展了優化朗讀的實踐探索,總結出幾點提高第一學段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
一、興趣領航,以“趣”激讀
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應凸顯以趣激讀,激發朗讀興趣。由于班內人數較少,朗讀練習更應“趣”字當頭。
(一)互助預習,激活朗讀期待
課堂朗讀的質量不僅在課堂上習得,更應延伸到課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逐步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朗讀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在預學單上也應明確課前朗讀的要求。如在教學二下《恐龍的滅絕》一課時,我設計了如下的預學單:
這份預學單是基于學生獨立預習《恐龍的滅絕》一課而設計的。預學單內容除了對課文字詞、內容的梳理外,更明確地提出了課前朗讀的要求:我能讀準難詞,并借助樹葉上的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而讀正確課文的前提是讀準課文中的難詞,因而這份預學單中對朗讀的要求是建立在讀準難詞的基礎上。通過反饋學生多摘錄了以下難詞:
通過學習小組,在組長的幫助下學習學生自主摘錄的難詞。并在讀準詞語的基礎上,組內合作分句或分段朗讀課文。最后是老師檢查環節,各組及時匯報學習情況。即使老師反饋時抽到了仍讀得不夠準確或流利的學生,教師都應給予肯定,鼓勵他們多朗讀。
這樣的朗讀預習,從詞語入手到句子、段落。層層有序推進,不僅降低了學生初次朗讀新課文的難度,而且有利于幫助他們了解課文內容。學生往往對自己感興趣、有能力獲取信息的內容感興趣,在學習課文時,更加投入,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的朗讀期待。
(二)同伴范讀,激發朗讀動力
隨著識字量增大,課文篇幅變長,朗讀難度也逐步增加。多數朗讀能力弱的學生就會產生畏難心理,從而對朗讀課文提不起勁。這時候,老師們常見的做法是通過自身聲情并茂的朗讀來感染學生。但在班里總有朗讀能力強的學生,我們何不將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學習小組內的朗讀特長生。通過組內優秀學生的示范朗讀,能帶領學生進入語境,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的動力。
如教學《看雪》一課時,對話比較多。此時,同伴童趣的范讀就能發揮大作用。通過表情、語速、停頓、動作演示等向同伴傳達課文所包含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領讀,學生能在跟讀中細細揣摩,從而讀好對話。這種范讀,幫助學生消除了朗讀時的無措,指明了朗讀的方向。因此,學生范讀不僅能感染同伴,激發學生朗讀的動力,也能增加朗讀趣味,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奠定基礎,甚至能引發學生情不自禁地朗讀課文。
二、角色表演,以“演”練讀
朗讀技能的習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從第一學段開始重視朗讀技能的訓練。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年段特點、學生心理特點有目的地進行朗讀方法的指導。在低年級朗讀技能指導中,角色表演、以演練讀是一種很好的學法指導。
如《父親和鳥》一課,在長達16段的課文中,對話描寫的有9個自然段。因此,筆者確定本文朗讀指導的重點是讀好父親和“我”之間的對話。為更好開展朗讀活動,我創設了如下朗讀設計,并將句子學習融于朗讀中。
1.生獨立默讀課文,找出父親和“我”的幾次對話
2.以四人小組為學習團體,每人讀一次對話,在組內比賽,誰能將對話讀正確、讀流利。
3.組內學生幫助讀得不太流利的學生讀正確對話。
4.小組匯報,選出最佳朗讀小組
評價指標:讀正確、讀流利、讀好疑問語氣等
這樣的賽讀,不僅全班學生以學習小組形式參與朗讀之中,更是幫助了組內的朗讀學困生,朗讀不再是部分人的事情,而是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而每人讀一次對話,讓對話的概念更深入學生心中,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捆綁評價,以評促讀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捆綁式評價是在語文課堂中比較缺少的。老師好像強勢慣了,總在不自覺中搶了學生的評價,還比較喜歡個別評價。我們應該以評價為手段促成評價,教會學生評價的方式與方法。課堂中多出現這類話語:聽了他的回答或朗讀,我想對他說些什么?
如在教學《云房子》一課時,當指導學生朗讀不同樣子的云房子那段話時,筆者先要求在學習小組內練讀、評價,再隨機指名1至2組匯報朗讀,組員評價。
師:多么可愛的云房子啊,誰喜歡他?你們組來讀一讀
隨機生1:(朗讀自己喜歡的云房子那句話)
隨機生2、生3
師:聽了這位小朋友的朗讀,你好像看到了怎樣的云房子啊?
同組內生2:我們看到了像大冬瓜那樣傻傻橫著的云房子,樣子可愛極了
同組內生3:我們看到了很小很小的云房子,剛好住下一只小麻雀
師:小鳥們造的云房子各種各樣,可愛極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吧!夸一夸這群能干的小鳥們。
學生齊讀這段話,學生讀得有滋有味,情趣激昂。
這段話充滿了想象的空間,通過引導學生對朗讀做出評價,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朗讀習慣,還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此外,老師將評價的機會不是隨機給了班里的少數學生,而是通過組內捆綁式評價,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評促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從而煥發無限的朗讀生機。
綜上所述,朗讀是課堂的生命線,在語文學習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應該從興趣出發,通過互助預習、同伴示范讀,激活學生的朗讀興趣;再創設情境,以演練讀,引導學生習得朗讀技巧;最后不能忽視朗讀評價,采用捆綁式評價,以評促讀。從而在課堂教學中,煥發生機勃勃的朗讀之聲。
參考文獻
[1]邵龍霞.解析朗讀教學中的集中“過度”現象. [J].《教學月刊》,2015(7-8)。
[2]余紅.提高第一學段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J].《教學月刊》,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