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輔導員在我國高等教育變革的背景下,代表了高校教育中中堅力量,但同時由于其多重角色的設定,存在著教育、管理、領導和服務的多種角色沖突,難以實現其管理的高效性。因此需要對其身份進行沖突的解惑,完成在政策、規范、制度等方面的解決策略,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效率,緩解其角色沖突問題,實現高校輔導員對于學生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角色沖突;角色定位
前言
高校輔導員對于高校的教育系統來說是一個特殊的隊伍構成,具有著重要的管理角色扮演。不僅如此,其在系統中同樣擔任著教育者、領導者和服務者。在角色之間要完成職能的互相轉換,實現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輔導。然而由于多重角色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同時輔導員的工作變化大,其政策演變較為特殊,因此,給輔導員的角色帶來了一定的角色沖突,影響了輔導員工作效率。隨著高校建設工作的發展,對于輔導員的工作要進行多樣化的調整,解決角色沖突,進一步的明確其定位,并給予相應的政策鼓勵和規范支持,確保完成輔導員工作的職能定位和擴展,維護其相應利益,提升輔導員為學生服務的效能。
一、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是多角度及多方面的。首先作為教師隊伍的組成部分,輔導員直接面對學生進行輔導,其職能體現在于思想教育者和行政的管理者。為學生承擔起了傳道、授業、解惑的神圣使命。其次,輔導員對于學生組織內的黨支部、學生會、團支部以及班級領導隊伍來說,是指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的服務者。為學生的日常生活、教育管理,提供相應的學習成長服務。尤其是針對學生的身心問題進行調解和幫助,對于學生進行必要的關懷,引導學生緩解心理問題。另外,輔導員是學校政策的執行者,同時也是學校和班級雙方利益的維護者。能夠維持整個學校的管理秩序,并實現育人的目標。對于班級和學生的成長,服務相關感受和意愿,依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解決學校政策和學生意愿之間的矛盾。最后,輔導員同樣是學生的監護和監督者,高校學生往往遠道求學、遠離父母,輔導員作為他們的臨時監護人,維護學生的財物、身心,同時監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二、輔導員的角色沖突根源
1.角色定位沖突
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沖突,主要是由于高校體制內輔導員的工作較為復雜,要和多個部門打交道,完成多種角色的變化。其中,輔導員要和學生處、保衛處、財務處,以及每一名學生打交道。同時,體制內的輔導員工作地位低、工作忙、工作成果難以獲得重視,這就導致了輔導員在多個角色變化中,產生困惑和沖突。
2.存在價值沖突
對于輔導員的工作來說,其工作成果反映了其崗位的存在價值,同時其價值被社會認可才能夠提升其工作積極性,滿足輔導員的服務職能和工作信心。然而在實際高校工作中,輔導員盡管處于服務學生工作的第一線,同時擔當著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是卻沒有像專業教師那樣的價值體現,很難創造自身的工作價值和工作成果,難以完成學校及社會的認可。普遍認知中,認為輔導員的存在價值是處理學生無關緊要的小事,對于輔導員來說是一種價值性的認可打擊。
3.壓力沖突
輔導員的工作隨著競爭的激烈,正在不斷的擴大其壓力。同時,由于其面對的問題較為集中,會以學生為主要的工作對象,因此,其個人權利和利益受到不斷的工作擠壓。學生事務較為繁密,影響了工作效率,導致輔導員經常需要加班,同時,可能24小時待機,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因此失去了自身的閑暇時間,容易產生較大的壓力。另外,輔導員的職業特點限制了其空間支配和時間支配,導致長時間處于緊繃的工作狀態。這種情況進一步的加大了輔導員個人的壓力沖突。
三、解決輔導員角色沖突的對策
1.完善相關法規及政策體系
根據輔導員工作的內容,結合輔導員角色的多重性和多樣性,完成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推動,完善相應的法律及政策體系。要促進輔導員工作的主動性,將輔導員管理者的身份及工作價值進行有效的保障。提升輔導員工作執行力的同時,確保工作完成效率。通過法規及政策體系,滿足輔導員內心價值的需求,給予輔導員最大的利益中心幫助,在相應的時間、空間、環境條件上給予一定的政策性補助,確保輔導員能夠獲得相應的權利保障。同時根據職業技能規劃,提升其專業化的水平,并推動其進一步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針對高校院內的工作進行精確的劃分,確保給輔導員扮演的角色一個精確的定位。避免大量的工作任務量積壓,造成輔導員的個人生活時間擠壓,給予輔導員更高效的保障性政策和管理體系支持。
2.加大教育投入程度
對于輔導員的隊伍改革以及管理,要加大其教育的投入程度,維護輔導員的津貼等利益。要對于整體的分配進行統籌管理,保證輔導員的收入和專職教師之間的收入水平相當。同時為輔導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讓他們有發展的平臺。對于輔導員的內心價值進行重視,嚴格的管控高校內輔導員的利益及價值體系。對于輔導員的個人價值進行能力和社會貢獻的提升,培養輔導員良好的心態品質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支持輔導員在個人能力上獲得發展,給予其進修的鼓勵和輔助,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和學習保障。
3.提高道德修養
輔導員本身是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者,因此,輔導員自身的道德素質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品質。同時提升輔導員的道德修養能夠進一步完成輔導員生活的規劃整理,能夠實現自身的涵養提升,解決其內在的角色矛盾沖突。要培養輔導員成為品格高尚、正直寬容的人民教師。鼓勵輔導員多讀書、多學習、多鉆研,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和生活品位。要讓輔導員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并提升自身的角色管理能力,完成輔導員自身、社會和高校之間的共同價值體現和拓展,完成自身的生命價值取向調整,實現更廣闊的心理狀態。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要求都在逐步的提升。輔導員需要從自身出發,調整自身的道德修養;高校要從教育建設出發,加大輔導員的教育投入力度,并同時給予相應的法規和政策體系支持,幫助輔導員解決角色之間的沖突,完成輔導員各個職能的教育展現。
參考文獻
[1]陸勝藍.從中外大學生事務管理比較看中國普通高校輔導員多重角色沖突及對策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版,2011(1):116-117.
[2]葉曉力.朋輩教育:高校學生兼職輔導員模式的優勢、不足與對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7,19(3):119-122.
[3]劉林.高校輔導員的角色沖突與對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2):105-107.
作者簡介:張瀛尹(1977.7-),女,漢族,湖北黃石人,研究生,講師,湖北工程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政治輔導員與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