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苗
摘要:籃球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進行籃球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適當?shù)倪\動鍛煉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增強身體素質。小學籃球教學要走出過于向學生進行籃球基本技能傳授的現(xiàn)象,應當將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的天性結合起來,可以將游戲競賽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要融入游戲元素進行趣味化教學,這樣能讓學生通過活動熟練掌握基本的技能,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從而提升籃球素養(yǎng)。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設計對抗類游戲,激發(fā)籃球學習興趣;設計趣味性游戲,培養(yǎng)籃球基本技能;設計創(chuàng)新型游戲,提升籃球運動思維的策略與方法進行探究,希望能夠達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籃球;游戲化;核心素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主要依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對籃球運動的學習需求,從而導致內容和方法的選擇出現(xiàn)了偏差,造成種種弊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提出要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以學生為中心,采用以學生自身發(fā)展為基礎的新的教學模式來替代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如何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現(xiàn)在重要的教學目標。《標準》指出,籃球運動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身體機能的發(fā)展。但是,現(xiàn)在一些教師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卻存在過于向學生進行籃球基本技能傳授的現(xiàn)象,導致了學生對籃球學習興趣的低下。對于游戲小學生是十分喜歡的,基于此,教師要將游戲元素融入到籃球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進行趣味化的籃球學習,以此促進他們籃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設計對抗類游戲,激發(fā)籃球學習興趣
籃球學習興趣是籃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盧姆所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假如學生對籃球學習缺乏興趣,他們就不會熱情高漲地投入到籃球學習中去。籃球運動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對抗性較強,其中兩大要點便是比快和比高,這兩項技能對于小學生的籃球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小學生對游戲喜愛的特點,針對籃球的特點融入一些對抗類游戲,把籃球方面的理論、技巧和合作意識等融入到游戲中,進而讓小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籃球學習中去。
(一)設計兩人對抗游戲,激發(fā)籃球學習興趣
在籃球教學的初始階段,教師要在充分考慮小學生實際水平的基礎來設計兩人對抗類游戲,只有這樣才可以使他們的學習熱情得到迸發(fā)。
例如“圈中籃球對抗游戲”,這一游戲活動便十分有效。在這個活動中涉及兩個人,游戲形式為一人運球一人盜球,規(guī)則是運球方通過變向運球和身體掩護等方法來避免球被盜,盜球方則竭盡全力去盜球,如果盜球成功則進行角色轉換。在這個過程中兩者均需要待在規(guī)定的圓圈內,同時需要遵守規(guī)則,例如不可以拉人、推人等。經過實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這種籃球游戲可以使小學生的籃球球感得到有效的訓練,并且可以讓籃球學習變得十分有趣,而不再枯燥無味,同時可以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籃球技巧和規(guī)則。
(二)設計兩隊對抗游戲,激發(fā)籃球學習興趣
籃球運動講究團隊之間團結協(xié)作,團體合作團隊精神在籃球運動中非常重要,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這也正是籃球運動的魅力所在。假如籃球隊員相互之間沒有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就會注定失敗。而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律性較差,在比賽中往往會出現(xiàn)“單槍匹馬”的情況,完全沒有合作意識。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設計兩隊對抗類籃球游戲,從而使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鍛煉。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勇闖封鎖線”的籃球游戲,在這一游戲過程中,學生被分為甲乙兩隊,其中一方為防守方,在封鎖帶上防守,且不可以越界防守,盡可能實現(xiàn)斷球或者防住對方;另外一方是進攻方,在起點開始運球穿過封鎖帶,突破防守后抵達“籃下”,并進行“投籃”得分。之后兩隊進行角色轉換,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對雙方得分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高者為獲勝方。在這一游戲過程中讓學生嚴格遵守籃球規(guī)則。通過“勇闖封鎖線”這一游戲可以讓學生領略到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之處,懂得只有通過團隊協(xié)作才能讓每個隊員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獲得勝利,如此一來便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也對籃球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實踐證明,借助兩人對抗類籃球游戲和兩隊對抗類籃球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他們提高籃球基本功和認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二、設計趣味性游戲,培養(yǎng)籃球基本技能
在對籃球技術進行教學時,籃球基本功非常重要,籃球基本功的學習是學生進行籃球活動并從中獲得快樂的必經過程。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接受能力有限,使得他們在面對普通技術的學習時,通常會出現(xiàn)想學而又怕學不好的情況,這就需要借助趣味性游戲來把枯燥單一的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化,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籃球基本技能。
(一)設計趣味性游戲,培養(yǎng)籃球運球技能
在籃球運動中運球是非常基本的一項技能,靈活的運球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考驗。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球員通常都可以非常流暢的進行運球,不過由于小學生是初學者,運球對于剛開始的他們(尤其是水平一的學生)來說有點難。考慮到大部分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籃球,因此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運球方面的教學。
例如,可以借助“移植跑壘”游戲引導學生進行籃球運球訓練。游戲開始時,先對如何正確運球進行了介紹,介紹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所說進行練習。雙腳前后分開、兩膝微屈、目光平視、五指張開,在做拍球動作時,手伴隨籃球上下迎送。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學生對于這一重復性動作會開始感到厭煩,這時便引入“移植跑壘”游戲來讓學生進行運球練習。游戲中,讓學生站成一個正六邊形,將球交給一名學生,讓他圍繞正六邊形進行運球,在完成一圈運球之后將球傳給另外一名學生。讓幾組學生同時進行活動,最先完成的一組獲勝。如果游戲期間發(fā)生籃球掉落的情況需要返回起始點,進行重新運球。在這個游戲的幫助下,學生不僅運球動作得到了練習,而且學生的參與度得到了擴大,還有學生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運球是籃球運動中的一項基本功,學生只有在運球熟練之后才能更好的學習后面的知識,不過僅通過重復的練習,會讓學生內心有一種反感心理,導致教學效果變差洗,所以我們一定要融入游戲元素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籃球素養(yǎng)。
(二)設計趣味性游戲,培養(yǎng)籃球投球技能
投籃是籃球運動中一項關鍵性技術,是唯一的得分手段。投籃非常重要,同時也相對較難。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籃球時,通常投籃命中率都很低,教師要先介紹投籃的動作要領,讓學生在掌握投籃要領的情況下多做練習。
在對投籃技巧進行介紹時,可以先讓學生站在一個地方進行投籃。在進行投籃時,要兩腳前后自然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重心落在兩腳之間。這樣,既便于投籃集中用力,也利于變換其他動作,用手掌將籃球舉到頭部上側,眼看籃球,在進行投籃時,身體向前上方伸展,同時投出籃球。介紹了投籃要領之后,便可以借助“三角換位”游戲組織學生進行趣味化投籃練習。讓學生站成一排進行投籃比賽。學生分別位于左邊線、右邊線和罰球線三個位置輪換進行投籃,投一次換一個點,投中一次得一分,得分高則獲勝。一開始學生很難投進,甚至是在亂丟球,教師要告訴學生,通過中指和食指來對方向進行控制,動作要柔和。然后讓學生接著比賽,這是學生掌握了相關經驗,同時有了一定的投籃經驗,他們的投籃命中率提高了很多。
通過投籃游戲讓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學生在投籃成功后情緒就會高漲起來,這時教師再針對他們的動作進行引導,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
運球和投球是小學生進行籃球運動的兩大基本功,通過趣味性游戲進行訓練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籃球基本技能中的傳球等,也可以采取游戲化訓練的形式,從而達到高效訓練的效果。
三、設計創(chuàng)新型游戲,提升籃球運動思維
創(chuàng)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也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xiàn),更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在新課程的要求中,已經明確指出要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進行培養(yǎng),當前社會非常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一些教師認為,籃球教學和創(chuàng)新能力關系不大,因為它是屬于體育技能教學,實際上不是這樣,創(chuàng)新意識非常重要,創(chuàng)新能力中創(chuàng)新意識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擁有創(chuàng)新意識之后學生才能夠積極的去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開展小學籃球教學時,要設計一些創(chuàng)新類游戲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思維。
例如,教師可以引入“接球上籃游戲”,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傳接球練習,學生在接到球之后上籃。為了讓這一游戲更加具有多樣性和趣味性,同時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揮,設計出多樣性的玩法。一些學生指出可以通過多種接球方式來進行,例如側面接球、后面吊球和正面接球等,還可以讓一個防守人員站在接球員前面,投籃方式可以分為急停跳投、直接上籃和運一步上籃等,投籃后如果不中可以進行補籃。還可以設計傳球與穿插跑動結合,既較好地在有干擾的情形下運用了傳接球技術,又在較為復雜的情形下練習了穿插跑動的時機。還有,就是“行進間傳接球練習”,通過固定障礙的兩個學生進行行進間傳接球練習,給予一定的限制條件,促進學生掌握防守的預判和變通傳接球的方法;然后再通過兩個學生行進間傳接一個學生在中間搶截球的反復練習,可以讓學生學會在有防守時如何靈活地變通傳接球的路線與方法;最后通過“小組快速傳球接力比賽”,進一步強化學生在快速跑動中運用傳球的能力以及相互配合的能力。這樣設計的活動更加具有綜合性,也具有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籃球技巧,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總而言之,教師借助于各種游戲來輔助籃球教學,能讓學生的籃球水平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小學籃球教學改革必須對小學籃球課程教學內容重新組織構建,選擇和深度優(yōu)化對應的教學方法,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要求。因為小學生年齡都比較小,他們天生都非常愛玩,教師要注重體育訓練和游戲的結合,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推廣,通過游戲來進行技能訓練,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籃球素養(yǎng),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鄭燊宇.籃球游戲分類的探討[J].運動.2017(01).
[2] 石峰,石國利.籃球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技能[J].當代教育論壇.2013(06).
[3]《籃球大詞典》編委會.籃球大詞典[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6);19-21
[4]葉國雄.籃球運動研究必讀[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18(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