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澤凱 徐長正


摘要:通過對我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專項田徑隊20名男子運動員持續12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參與核心力量訓練比對照組通過傳統訓練的運動成績有明顯的提升,從而表明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在日后短跑訓練中值得我們參考。
關鍵詞:核心力量;短跑;運動成績
核心力量訓練對核心肌群的整體效應有很大地提高,同時能夠達到穩定運動員的骨盆、脊柱姿勢,保持良好的身體控制能力和平衡性,從而達到途中跑階段的積極伸髖、快速扒地的運動效果[1]。本文以體育教育專業的田徑短跑運動員作為實驗對象,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通過不同訓練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實驗組進行核心力量對運動員軀干力量的穩定性和成績的影響,為廣大教練員在核心力量訓練方法上探索一條新的訓練思路,為體育其它項目在實施核心力量訓練方法上提供借鑒和指導作用。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共20名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
登錄了中國知網,檢索中國優秀博士論文、優秀研究生論文全文數據庫并查閱田徑運動教程等專業書籍,對其進行了文獻整理和統計。
1.2.2 實驗法
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0人,其中對照組進行常規的短跑訓練和力量訓練,實驗組進行短跑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
1.2.3數量統計法
運用Excel、Spss17.O軟件對實驗前和實驗后測試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得出了相關數據為本文撰寫提供科學依據。
2實驗方案
2.1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基本情況分析
根據實驗要求,對實驗對象的基本數據進行測量,所得到的數據通過計算機處理并分析,兩組運動員的基本情況見表1。從表1可得知,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年齡、身高、體重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因此,可以排除這三方面對實驗數據測試的影響。
在實驗前,我們隊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100米成績的測試,測試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見表1,從表1數據表明P>0.05,兩組所測100米的成績也沒有顯著性差異,對兩組后面實施的實驗數據分析沒有影響。
2.2實驗過程
動作指標篩選:本文采用對專家問卷所得數據進行權重處理排序后獲得的指標中,根據得分的多少進行排序,從中選取了16個動作,作為本次核心力量訓練動作指標。各個動作的權重排序結果為,仰姿挺骸瑞士球左右擺腿、懸吊俯臥肘屈挺骸左右收腿、懸吊俯臥肘撐提臀收腿、仰姿臂撐屈腿收瑞士球、俯姿臂撐挺髓屈腿收瑞士球、俯姿腳放瑞士球挺髓提腿、臥撐腿臂平伸挺髓、直臂推拉瑞士球、懸吊側臥挺骸舉單腿、側臥香蕉姿勢兩頭起、仰姿腳放瑞士球挺靛提腿、側臥腳放瑞士球挺骸提腿、 ?懸吊仰臥挺骸舉單腿、側臥臂撐挺靛提腿、 ?肘撐瑞士球挺骸提腿、俯臥長凳子胸壓瑞士球舉腿。
實驗時間:從2019年9月12日到2019年11月底期間共計12周,每周訓練四次,每次訓練45分鐘。
實驗階段順序:第一階段,1-3周身體核心穩定條件下的姿態保持,主要是在墊子上做身體核心力量靜力性動作,使身體核心部位深層肌肉得到鍛煉(達到深層小肌肉群對軀干的控制能力得到增強);第二階段,3-6周身體核心在姿態保持的同時做可控運動動作,主要是在瑞士球上做動力性動作,使身體核心淺層部位肌肉得到鍛煉的同時深層的肌肉不斷的參與到其中(提高神經對核心部位肌肉募集與控制,本體感覺得到提高);第三階段,6-9周身體核心非穩定條件下的核心靜力保持,減少支點都在不穩定動作條件下保持身體靜止,主要是在瑞士球器材上做靜力性勝動作,使身體核心深層的肌肉進一步的鍛煉(增強身體核心深層小肌肉群力量以及在非穩定條件下協調能力得到提高);第四階段,9-12周身體核心在非穩定條件的徒手動作,主要是在懸吊器材上做動力性動作,使身體核心表層大肌肉群得到進一步的鍛煉[2]。
3核心力量訓練過程中遵循原則
實驗組---完成質量:在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每組動作都在嚴格的監控下完成,動作必須標準,保證每一個動作質量。完成速度:在保證動作質量的前提下運動的幅度和速度可以適當增加,但不能低于基本要求。完成時間:根據動作難易程度,每個動作練習堅持30-60s。
對照組---對照組在12周的訓練里堅持傳統的訓練方法:在準備活動中采用的是傳統的準備活動--慢跑和簡單的壓腿;短跑訓練課的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內容不變。
4實驗結果與討論
4.1核心力量訓練對100米運動員短跑成績影響的數據分析
經過12周系統訓練,兩組運動員的100 米跑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實驗組和對照組經過對比分析,實驗組比對照組100米成績提高了0.26s,經T檢驗,P<0.05兩組之間對比出現了顯著變化,見表2。
4.2 核心力量訓練對運動員短跑成績影響的討論
通過上面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實驗前實驗組、對照組短跑成績不呈顯著性差異,兩組在相同的基礎上進行的實驗,為實驗研究的成功開展前提條件;而經過12周的系統訓練兩訓練組短跑成績都取得了較大的提高,且實驗前后組間對比均呈現出顯著性差異,說明兩訓練組的訓練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試驗后兩訓練組組間對比呈現出顯著性差異,且實驗組較對照組實驗前后短跑成績增長較大,說明在相同訓練負荷和強度下訓練,核心力量訓練效果明顯優于一般力量訓練,主要是因為受運動員髖關節的力量和靈活性提高所影響,實驗組通過身體核心力量訓練使髖關節力量得到了增強,為在運動中連續發力創造了條件,并且在非穩定條件下進行髖關節力量訓練,有效地提高髖關節的靈活性;其次,力在上下肢之間更有效傳導,上肢力量能有效的傳遞到下肢促進下肢關節的擺動頻率,是速度提高的關鍵。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5.1.1核心力量訓練對短跑運動員的爆發力、速度等指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肌肉的彈性及任性也有一定的改善,可以作為短跑訓練的有效手段。
5.1.2實驗組經過12周實驗,核心力量訓練對100m成績提高很明顯,身體核心部位大小肌肉群力量有了顯著提高。運動員在跑得過程中動作姿勢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5.2建議
5.2.1本實驗由于實驗程序比較簡單,進行時間比較短,實驗操作水平有限,再加上運動員的實力水平有限,如能有專業的科學研究人員做指導和對高水平的運動員進行實驗研究,其效果更可能說明問題,可供參考價值會更大。
5.2.2本實驗還只是對普通的運動員做簡單嘗試,對不同水平的運動員、不同的訓練階段以及教練員的訓練方法只作為參考和借鑒。
5.2.3核心力量訓練手段對短跑運動員局部的身體素質的發展會有一定的訓練效果,教練員在日常的訓練中可以增加核心訓練內容并與傳統訓練相結合,做到相互補充,使訓練效果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牟青.核心力量訓練對短跑運動員專項能力影響的意見[J].科技信息,2007,309-310.
[2]田麥久.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李文霞,呂洪.投擲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手段和方法[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5(9):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