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張寧
摘要:針對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常見的施工質量缺陷如露筋、孔洞及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防止措施及處理意見,以期為施工技術人員提供指導,從而保證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露筋;孔洞;裂縫;防治措施
0引言
混凝土工程是民用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也是建筑物承受荷載的主要部位,其施工質量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的安危和壽命,基于此,對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保證不出現任何足以影響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缺陷。施工時應根據施工特點、材料供應情況、設計要求以及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養,制定有效的施工技術措施,按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進行認真施工,消除施工中常見的治理通病和缺陷,以保證工程質量。
1表面缺陷
1.1露筋
在混凝土現澆結構中,模板拆除后,偶爾會發現縱向受力鋼筋或箍筋裸露在表面,沒有被混凝土包裹,甚至部分鋼筋已經出現露筋,原因大致如下:
1)澆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甚至漏放,導致鋼筋下墜或外移緊貼模板面外漏。
2)構件的截面太小,鋼筋密集,石子卡在鋼筋上,從而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導致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漏漿,從而導致露筋。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混凝土保護層處漏振導致鋼筋外漏。
5)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露筋。
為了防止露筋缺陷的發生,需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如澆筑混凝土時,要保證鋼筋的位置及保護層厚度的正確;選取適當粒徑的石子;確保混凝土的和易性;防止離析以及避免撞擊鋼筋等。
如出現露筋情況,通常用鋼刷將表面進行清洗,用1:2或1:2.5的水泥砂漿將露筋部位抹壓平整并認真養護;如露筋較深,應將表面疏松的混凝土鑿除,用比原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灌實并認真養護。
1.2孔洞
現澆混凝土結構拆模后,發現構件內部有較大的窟窿,局部或全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空隙特別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孔洞深度和長度均超過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
產生孔洞的原因大致如下:
1)在鋼筋較密集的部位,混凝土下料被隔住,未振搗就澆筑上層混凝土,從而在下部形成孔洞。
2)混凝土離析,嚴重跑漿,從而形成較大的蜂窩。
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高度過高,振搗器振搗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內部有雜物,沒有清理干凈,從而影響混凝土的澆筑。
為了防止孔洞出現,通常采取如下措施:在鋼筋密集處采用細石混凝土;控制好下料的高度;對構件內的雜物進行及時清理;
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如構件出現孔洞,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將孔洞周圍疏松的混凝土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支設帶托盒的模板,用比結構高一強度等級的半干硬性細石混凝土分層澆筑,強力搗實,并養護,表面用1:2水泥砂漿抹光。
2混凝土裂縫
裂縫的存在是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隱患,由于表面微細裂縫,及易吸收侵蝕性氣體或水分。當氣溫低于-3攝氏度時,水分結冰體積膨脹,會加劇裂縫的寬度和深度。如此循環擴大,將影響整個工程的安全;隨著裂縫寬度和深度的加大,鋼筋將不斷銹蝕,銹點膨脹的體積比原來體積增大7倍,會加速裂縫的發展,將引起保護層的剝落,使鋼筋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將直接影響到結構的承載力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實際工程中出現較多的塑形收縮裂縫,多出現在新澆筑的墻、板表面,形狀接近直線,長短不一,互不連貫。此裂縫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一般澆筑后4h左右),當外界氣溫高,風速大,氣候很干燥的情況下出現。
出現裂縫的原因大致如下:
1)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沒有及時覆蓋,受到風吹日曬,混凝土表面的游離水蒸發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此時混凝土早期的強度低,不能抵抗這種變形應力而導致開裂。
2)混凝土的水灰比過大,或使用收縮率較大的水泥。
3)坍落度過大,模板、墊層過于干燥,吸水大。
為了防止裂縫產生,通常采用以下措施: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澆筑混凝土前,將模板濕透;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覆蓋,并認真養護;在炎熱季節,要加強表面的抹壓和養護;混凝土澆筑后,應采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使水分不易蒸發。
如出現塑形裂縫,可采取及時抹壓一遍或重新振搗的辦法來消除,再加強覆蓋養護;如混凝土已硬化,可向裂縫內裝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濕潤,或在表面抹薄層水泥砂漿進行處理。
3結語
混凝土結構在我國是一種量大面廣的結構工程,其施工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建筑工程的質量,文章對常見的施工質量缺陷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防止措施。
參考文獻
[1] 彭圣浩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止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 王 赫 ?建筑工程事故處理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田野(1985-),男,工程師,山西晉城人,山西晉煤集團長平公司基建管理部;張寧(1990-),男,助理工程師,山西晉城人,山西晉煤集團長平公司基建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