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華


摘要:目前,隨著世界各國老齡化的加重,養老問題越發突出。尤其是對于我國來說,人口基數比較大,老齡化情況更加嚴重。且相對城市而言,我國農村人口龐大,老齡化速度更快,養老問題也更加突出。盡管我國歷經了幾十年的發展,也建立了一套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體系,但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水平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建立一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是十分艱難的。因此可以說,解決了農村的養老問題,也就解決了我國的養老問題一大短板。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現狀;農村養老保險;養老服務問題
引言
人口老齡化不僅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造成養老問題難的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老齡化,使我國老齡人口逐漸增加,這就使得養老這一問題更加亟待解決。在農村的普遍現象就是,青年人外出打工,家里留下老年人,由于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導致農村養老難這一問題。
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深,養老問題也愈來愈受重視。在中國傳統的養老觀念中,老人都是由其子女贍養。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以及人口流動的加快,以及目前家庭狀況來看,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并且年輕人忙于工作和學習中,愈來愈少的人愿意與父母住在一起。因此,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養老模式逐漸顯露出許多的問題。
1. 我國老齡化人口現狀
人口老齡化是指在一個國家內年齡在60歲或者65歲以上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7%或10%時的一個動態指標。根據2017年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60歲以上人口高達24000多萬人,約占比例17.3%,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1.4%。據悉, 2005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突破1億人,近十多年來持續增加,到2017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58億人,相比2005年增加了0.58億人。此外增長率也在逐年增長,由2011年的2.5%增長至2017年的5.3%。
研究人口老齡化,不僅有利于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建設,以應對我國老齡化帶來養老的問題,同時也有利于為我國老齡人口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但是,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老年人口增長速度會更快,根據2015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農村人口老齡化增長速度高于我國人口老齡化水平,城鎮人口老齡化水平最低,具體情況如圖顯示:
我國政府人員始終秉持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關于人民幸福安康方面不斷的進行完善,尤其是養老制度,為了給青年人減輕負擔,我國不斷的完善有關方面的制度。經過政府多年的努力,我國的養老制度逐漸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覆蓋范圍愈來愈廣,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有所增加等。但是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養老基金空賬問題比較嚴重,并且養老基金的收入小于養老基金的支出,造成收不抵支等問題。所以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急待完善。通過不斷的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可以有效改善我國在養老服務有關方面的待遇,提高養老水平,緩解青年人養老壓力。
2. 農村養老目前遇到的問題
2.1老人的養老資金無法為老人提供優質的晚年生活
農村老人的收入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子女供養、國家提供的基本養老金以及老動收入。通常情況下,年齡在60歲以下并且身體健康的老年人收入主要來自于種植,蓄養牲畜以及銷售一些農產品。同時,子女給與也是農村老年人的收入來源之一,然而現在的年輕人收入有限,除去日常花銷,也所剩無幾,因此給與父母那部分也不會太多。對與國家基本養老金更少,這些加起來也很難滿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的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2.2子女長期在外工作,以至于老人情感空虛
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經濟條件差,這就迫使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然而農民工很少有假期,因此就很少回家看望老人,每年最多回去一次,平時只能給老人打個電話或者開個視頻了解老人近期的生活狀態。依據有關資料顯示,兒女每月回家看望一次老人所占的比例只有11.11%,半年回家一次看望老人的所占比例僅有24.44%,一年回家一次與老人團聚的所占例為60.00%,兩年到三年回家看望一次老人的占4.45%。據以上數據顯示,所占的比例最多是一年一次,由此可以得出子女平常陪伴老人的時間太少,老人們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需求均得不到滿足。
2.3老人晚年娛樂生活單調
農村的生活條件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好,一些娛樂設施也很少,像農村老人平時的娛樂活動一般都是看看電視,聽聽廣播,偶爾打打牌和鄰居聊聊天,并且由于經濟能力有限,不能像城市的老人一樣出去旅旅游上網等一些娛樂活動。另外農村的老人一般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大多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很難進行一些高檔的娛樂活動。尤其對于那些喪失老伴的老人,他們的娛樂活動更少,由此他們的生活動態更差。
2.4由于醫療條件不充分,無法為老人提供完善的醫療體系
由于農村的醫療設施沒有城市那么齊全,各種醫療設備相對匱乏,同時農村患病率也很高,因此農村老人看病相對困難。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有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心臟病等這些慢性疾病,如果發病時不能得到很好的救治,將會出現很嚴重的后果。并且老人生病了,就要跑去很遠的地方看病。同時,由于子女常年在外,老人缺乏很好的照料,也能導致老人引發各種老年病,這是許多老人生活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3. 解決我國農村養老的策略
3.1思想觀念的轉變
目前,很多人都存在養兒防老,養老靠國家等這些觀念。導致現在很多的農村老人不愿意參加各種養老保險制度,在他們的觀念里,老了全靠子女,靠國家養。因此解決農村養老難的首要問題是要改變人們這種觀念,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各種養老保險制度,為晚年生活做準備,這樣才能為老年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當然,除了這些,老人也應該多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給子女減輕負擔,同時制止老了靠子女和國家養老的想法。
3.2子女家庭養老責任的擔當
作為子女,我們要懂得父母的艱辛與不易,要體諒父母,更要懂得報恩,不僅要給與父母金錢上的支持,更要多陪伴父母。及時給老人生活費,平常有時間多回家看望老人,給與他們精神上的陪伴,我們也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當然,如果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困難,無法給與老人足夠的養老金,但可以定時回家看望父母,讓老人精神上得到足夠的慰籍。此外,我們也要意識到贍養父母是我們兒女應盡的責任和應當承擔的義務。
3.3國家政府財政支持農村養老的建議
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有關農村養老方面的法律法規。就目前來看,養老愈來愈傾向于兩個年輕人贍養四個老人的形式, 因此建議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行修訂, 從而有益與家庭的穩定。另外,要大力宣傳有關養老方面的知識與法律法規。使村民意識到贍養老人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政府可以在這幾個方面擴大財政力度(1) 設立農村老人專項補助金。補貼老人收入,尤其是對那些有困難的老人提供更多的幫助。(2) 加大農村合作醫療的完善制度。目前的醫療制度不僅報銷的門檻比較高,而且報銷的比例也極其的低。針對于這些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3) 大力宣傳以土地流轉來換取養老金的模式。 (4) 大力支持農村集體舉辦養老服務。
3.4當地政府要積極配合國家養老政策建議
地方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實施不同的策略。比如可以根據村民居住分散這一特點,考慮對村里面的閑置房進行改造,為有困難的村民提供居住以及娛樂的地方。統一提供養老服務,村民可以自愿申請志愿者為老人服務。對于那些生活可以自立的老人采取居家養老的方式,這些老人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向村內提出申請。對與那些高齡以及半勞動能力的老人本著子女申請,老人自愿的原則入住,入住老人的各種費用由其子女承擔。
4. 結語
迄今,我國老齡化現象愈來愈嚴重,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來越高,老齡人口規模居世界第一。伴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程度持續加深,全社會的養老負擔越來越重,是我國在養老保險制度完善方面增加了更多的壓力。
針對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應本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事實為基礎的研究方法,來制定我國養老保險的策略和戰略。同時,我們也可以參考國外一些發達國家解決養老問題的策略,來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所以我國在實行養老保險時,要考慮到我國的經濟基礎,堅持可持續發展,積極鼓勵人們加入養老保險,提高人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盡快解決我國農村養老問題。
參考文獻:
[1] 辛憲. 我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正反效應評估[J]. 人民論壇,2016,(26):52-53.
[2] 陳曉莉,杜小燕.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的探析[J].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112-114.
[3] 邢潮,朱巧楠. 淺析當代中國農村養老問題及建議[J]. 現代經濟信息,2018,(1):1.
[4] 毛佩瑾. 養老志愿服務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3):66-69.
[5]陳成, 杜興端.我國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 2013 (9) :84-86.
[6]金淑彬, 陳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探析[J].商業研究, 2012 (9) :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