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楉
一、社會歷史背景
唐朝是一個各宗教發展繁盛,兼容并包的時代,佛道兩教在唐朝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唐玄宗統治時期是中國古代史上有名的“開元盛世”,這跟唐玄宗的勵精圖治分不開,唐玄宗在宗教政策方面也是為政治服務的,開元元年至開元十年,玄宗任用賢能,裁汰冗官,整頓吏治,關注農業生產,重視邊防,和親兩藩;抑制佛教,尊崇道教,以“無為”治理國家;恢復儒家思想。在這些主要政治手段下,經過十年間的勵精圖治,國家再次出現太平盛世。
二、唐玄宗對佛道兩教的政策
1.唐玄宗對佛教的政策
唐玄宗對佛教的政策隨著統治的需要逐漸改變,在唐玄宗統治前期,他認為“僧尼數多,逾濫不少1”,這樣的思想也促使玄宗在前期對佛教采用抑制佛教發展的策略,通過限制佛教宗教活動來達到目的。到了后期,玄宗改變策略,認識到佛教對統治的積極作用,不再對佛教宗教活動進行限制,并且開始扶持佛教發展。
2.唐玄宗對道教的政策
唐玄宗對道教一直采用尊崇的政策,這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系,自隋唐以來,延續自魏晉南北朝的門閥士族勢力十分強大,這對皇權集權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李唐王朝為達到統治需要,以“李”姓攀附道教創始人老子李耳,唐朝統治者利用這一層關系把道教老子尊為始祖,從而達到提高門第,加強皇權神性的作用。由于李唐王朝的統治需要,道教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發展,對社會文化影響也十分顯著
三、佛道兩教對社會的影響
玄宗前期崇道抑佛,后期佛道并重,在意識形態領域里對佛、道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同時,對穩定社會,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等各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由于玄宗對佛道兩教的政策,在統治前期抑制佛教發展,尊崇道教,在統治后期佛道并重,佛教與道教在繁榮的社會背景下都得到長足發展,隨著佛道兩教的繁榮發展,也給當時的社會文化帶來重要作用,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治方面
佛教與道教在唐玄宗時期政治上的共同點是起到穩定統治的作用。道教自東漢早期重要流派五斗米道發展以來,善于吸收陰陽家、縱橫家等其它教派思想,內容龐雜,它的傳播在中國王朝史上起著不同的作用,在唐玄宗時期,政治方面主要起到穩定統治的作用。唐玄宗攀附道教始祖李耳,并對道教大力扶持,使李唐王朝的皇權更加神化;唐玄宗時期而對佛教先抑后揚,也是在后期看到了佛教對政治方面的積極影響,佛教宣揚六道輪回觀念,使人們相信前世因,今世果的觀念,易于接受現在遭受的苦難,從而也達到穩定統治的作用。
2.經濟方面
唐玄宗時期對道教和佛教的政策對國家經濟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對國家經濟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源浪費方面,雖然唐玄宗時期是唐朝的發展鼎盛時期,但是玄宗對佛道兩教的大力扶持,興建道觀與寺廟,花費巨大;二是社會生產力方面,興建道觀與寺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并且玄宗規定平常人家出家可以免除賦予,這樣就造成了許多平民人家為了免除賦稅選擇拋棄生產進入道觀或寺廟,對社會生產力有很大影響;在國家賦稅方面,由于平民家庭爭相為了免除賦稅出家,相應的國家賦稅減少。總的來說,佛教與道教在玄宗時期的發展為社會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3.社會觀念方面
佛教的因果觀念深入人心,佛教的教義也是引導人們向善的。道教教義與佛教有異曲同工之處,都具有引導人們向善的作用。因此,玄宗時期,佛道兩教的繁榮發展給社會觀念帶來了積極影響。并且佛教與道教都在這一時期利用唐玄宗的支持對社會福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例如:無償布施、修建養老院與孤兒院等慈善設施,這些行為也有引導人們向善的作用。
4.文化藝術方面
佛教與道教的不同之處在于,道教發源于中國本土,而佛教則是外來宗教,佛教在玄宗時期的發展也給文化方面帶來了交流和融合,道教則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也對文化藝術方面有很大影響。
唐玄宗時期“開元盛世”有了盛唐局面,與周邊各國交流也是十分頻繁的。大量佛經被翻譯,這些佛經的翻譯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新詞匯,豐富了中華文化詞庫。在詩詞方面,不僅李白、王維等唐代詩歌大家受道教影響,唐玄宗本人創作的詩歌也有不少與道教相關,如:“《過老子廟》、《賜道士鄧紫陽》、《答司馬承禎》、《送趙法師》、《送道士司馬承禎》、《送道士薛季昌》、《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等等。其中以“《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這首最為典型2。表達了玄宗宣道之意旨,玄宗和道士們用特殊的方式來宣揚道教,使上層社會及文化界刮起了一股信道之風。
除了詩歌方面的影響外,唐玄宗時期的書畫藝術也深受宗教影響,玄宗時期的書畫大家吳道子和李思訓的繪畫風格都與道教相關,特別是“畫圣”吳道子,被尊為道教繪畫的創始者,他的《道子墨寶》反映了道教中的人物形象,使道教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打開了人們對道教神話的向往。吳道子的作品還有玄元皇帝像》、《十指鐘馗》、《明皇受篆》等,唐朝一些道觀也留下了吳道子的壁畫,可見唐朝書畫藝術與道教結合之緊密。李思訓則擅長山水畫,運用色彩使道教的仙山樓閣具有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迎合了道教與李唐王朝皇室的聯系。
佛教由當時的天竺國傳入,天竺國繪畫藝術也隨著宗教的傳播傳入中國本土,并且與中國本土繪畫藝術產生交流融合。佛教對中國文化藝術方面的影響還體現在建筑風格上,佛教的寺廟明顯帶有天竺的建筑特色。唐代的天文學與數學也受到天竺學術的影響,隨著佛教的交流,不少此類書籍也運輸到中國。唐代還曾屢次更定歷法,醫學也隨之輸入中國,其中天竺佛徒龍樹大師所擅長的天竺之眼科醫學,并著作《龍樹菩薩眼論》一書,流傳中國。
四、結論
綜上,唐玄宗時期出現了開元盛世的盛唐時代,佛教與道教由于玄宗的宗教政策在這一階段得到繁盛發展,對社會文化產生了全方位影響。唐玄宗對佛教與道教的政策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對佛教采取先抑后揚的政策,對道教采取尊崇提高道教地位的政策。唐玄宗對佛道兩教的政策加上這時期較為穩定的社會背景,導致了社會文化繁榮發展同時也受到佛教與道教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四個方面。
參考文獻
[1][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姚崇》,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I版,1918頁
[2][清]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詩·卷三·李隆基》,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4月第1版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繼續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