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莉
摘 要: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國最寶貴的文化瑰寶。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效融合我國的傳統文化,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文學素養,還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文化教育已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全面普及。本文分析了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教學現狀以及滲透策略,以期為高中語文教師提供參考信息。
關鍵詞:傳統文化? 高中語文? 滲透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近些年來全國中學語文大綱的修訂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基礎理論知識和語文學習能力的考察。高中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向學生弘揚傳統文化,有效設置教學計劃,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合傳統文化。高中學生一般都有比較好的認知能力,也是學習新的傳統文化知識的最關鍵時期,此外,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這個時代對學生的迫切要求,也是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的必備要求。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目前大多數教師上課過程中融入的傳統文化并不是僅僅只讓學生對于名句名文進行掌握,現階段高中古詩詞的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對簡單的古詩詞結構和語法進行了講解,并沒有向學生闡述古詩詞背后蘊含的深刻意義以及重要的內涵,學生更不會深刻感受傳統古詩詞的文化內涵。因此,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的整合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學習策略。
(二)學生太重視工具書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學生變得懶于思考,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就直接上網尋找答案,他們對于現代網絡資源的依賴就會導致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創新與思考的能力。語文是一門比較基礎的有關語言學習的學科,高中的語文課程更是不能懶惰,高中語文中傳統教學的滲透,主要是指在進行日常傳統授課的基礎之上,藥搜集和了解相關的信息來滿足自身的需求,同時要具備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現階段大多數學生都在借助課外工具書來翻譯看不懂的傳統古詩詞,盡管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忽略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自主性學習以及自我探究。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與學生間缺乏互動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所用到的課件就是為了向學生展現重要的教學內容,并不能幫助學生明顯提升學習成績,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性,一般來說,高中生的思想比較開放,不會按照既定的規則進行學習,這樣就容易造成學生與課件中的內容不相符,另一方面,高中生的思維并不能與課件完全吻合,但是有一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跟緊他們的步伐,經常會誘導性的將學生引導到課件上,這樣會極大限制高中生的思維。當前階段大多數學生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為了把原來在黑板上寫的東西轉移到多媒體上,事實上教學的本質根本沒有變化。大多數高中語文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相當熟練,但對教學本身并沒有多深的認識,以為制作了精美的課件就能完成對學生們學習的良好引導,但長期下來,會讓許多教師忽略了書寫,而在課件中使用了大量圖片,誤導同學們對于文字和書寫的認識。
二、高中語文中傳統文化的滲透途徑
(一)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高中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一些特點。高中語文課程也會因為地區、學校以及其他原因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高中語文是高中學科中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這個學習階段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理解文章的真正含義,但是高中語文課本中包括了許多種類型,學生應該將每種課文都進行歸類,找尋自己特定的學習方法。語文教師應該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章特點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這樣不僅能快速實現教學目標,還能提高傳統文化教學的教學水平。
(二)提高學生漢語基礎水平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漢語基礎,這樣才能體現出古典文學的內涵。例如在講授《六國論》一課時,語文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學生找到文章中的核心詞匯,讓學生圍繞核心詞匯進行閱讀,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找出關鍵詞是如何貫穿在全文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切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創作思維。此外,詩詞中有許多的對偶句,這些特殊的句式反映出傳統文化的韻律美。
(三)將課堂與課外有效結合
高中課本中有許多的優秀文章,包含了多種文化內涵。教師應該深入探析古典文學的文化內涵,并將這些分享給學生。此外,還要有效整合高中語文與信息技術,但是這并不代表著信息技術要代替教科書,只是為了更好的當成輔助的教學手段,拓寬學生的視野,從而體現出語文課程的多元化,只要是能用黑板描述清楚的,就避免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此外,語文課本上比較多的都是課文和詩詞,蘊藏在文章背后的情感是多媒體展現不出來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所要表達的是荷塘月色的美麗景色,但同時又抒發了作者對現實不滿、渴望自由、想脫離現實而又不能脫離的復雜情感。
(四)不斷優化語文教學課堂
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與學生的互動性,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一些課本中的古詩詞作品進行篩選,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此外,還要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性,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起到帶頭的作用,帶領學生體會傳統文化的內涵,讓學生們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也提升了教學水平。
三、小結
總而言之,將傳統文化滲入到高中語文課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會忽略教師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領路人,他們必須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這個時代充斥著許多各種各樣的信息,提升語文教師的文化素養、語文教學水平已經迫在眉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學,應該以漢語知識為基礎,高中語文教師還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學會利用新型的網絡教學設備,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成軍,曾君.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探賾[J].成才之路,2019(27):24-25.
[2]李元,施風花.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和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44.
(作者單位:重慶市璧山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