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ESP在我國大學外語教學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在到底采用ESP教學法還是EGP教學法上出現了分歧。為促進浙江樹人大學大學英語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我國各大高校開始積極地突破傳統教育模式,通過不斷嘗試各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來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進而促進浙江樹人大學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顯然要在自身的辦學條件、辦學定位、學情特點以及人才培養方向的坐標系上尋找最佳的大學英語教學方式。英語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性通用語言,其教學發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對外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同時,對我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英語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越來越強烈,另外,市場對高層次英語人才需求也越來越緊迫,因此,培養更多復合型英語人才成為高校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ESP(專門用途英語)模式旨在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因此,將“ESP”模式融入高校英語教學是符合市場需求的。在積極實行英語教學的落實過程中,我國各大高校以ESP 為依據,嚴格按照這種教學模式中的相關要求,深入分析現在的教學模式并進行大力改革。本文基于高校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ESP 與浙江樹人大學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的關系進行了探究。ESP教育能夠立足專業特色,結合職場需求和學生需要,符合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際與人才培養目標。該文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教學的實際情況、立足于當前國際市場的人才需求并結合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出了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ESP;高校;英語教學;發展方向
一、ESP概述
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簡稱ESP),泛指商務英語、科技英語一類的英語教學。它作為全球化的產物,是在二戰后各國各領域交流的需求下逐漸產生和發展的。謝建平(2008)對ESP進行了分析與總結,認為ESP作為新興分支學科,是一種教學途徑和教學理念,也是一種特定的語言范圍。這意味著,ESP可以在英語教學上提供理論和方法的支持,也表明ESP教學中的語言有其特點。
ESP在國內應用已久。很多高校對英語教育進行分方向(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的教學,其實就是ESP的一種模式。ESP的研究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語域分析階段、修辭或篇章分析階段、目標情境分析階段、技能分析階段、以學習為中心階段,很多學者的理念和很多國家的大學英語模式,認為在中國,ESP才是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
在教學內容和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EGP 和ESP 有著明顯的差異。ESP 是相對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即一般用途英語教學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的全稱是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指的是“專門用途英語”或者是“特殊用途英語”。ESP 意思為和某一類特定工作或者學科存在關聯的英語。ESP 英語課程基于學習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求開設。ESP 的內容包含商務英語、科技英語、旅游英語、工程英語等。EGP 主要是針對英語語言知識展開教學,強調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技能即語言能力的培養;而ESP 的則主要是針對特定的學科或職業所涉及的詞匯、句法、語篇分析和專業知識展開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在特定專業環境下的英語交際能力,強調將英語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交際中。ESP在浙江樹人大學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狀
在ESP 英語教學實踐中,各高校英語教學部門應當注重緊密貼合特定的職業與不同行業的實際需求來開設相關的英語課程。校方與老師應該積極從學生角度出發,傾聽學生的內心期望,然后基于這些訴求與教學目的去做好英語課程的開設及教學工作,并且以此來充分地發揮專門用途英英語課程和專門用途英語語言本身的價值和作用。二十一世紀以來,專門用途英語開始嶄露頭角并且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同時,它也在推動文化交往經濟發展以及科技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60 年前后,學者們在前期分析專門用途英語的基礎上已經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理論研究體系。很多著名的學者提出ESP 不僅能夠滿足特定學習者的實際需求,還可以不斷建立和強化職業與特定專業之間的聯系。同時,ESP 能夠積極地將語言高效運用于在特定職業和特定專業相關的各類活動之中,將英語學習與英語實踐相結合。不難看出,ESP 可以真正地達成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遠超傳統的英語學習。學術研究界關于ESP 的研究發現直接影響了浙江樹人大學大學在英語課程上的設立與安排。70 年代至80 年代,以普通英語教學為主的教育模式在浙江樹人大學大學英語中非常普遍。當今我國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很多高校開始積極地開設專門用途英語來適應時代發展的真實需求,并根據專業用途英語來設定目標進行人才培養。目前,我們國家高校英語教學已經開設了國際金融英語、外貿英語、電子商務英語以及新聞英語等課程。同時,在閱讀文獻、寫作論文、學術英語、科技英語、旅游英語以及營銷英語中ESP 的身影也多次出現。不可否認當今形勢下,ESP 在浙江樹人大學大學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種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能夠具體地分析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保障課程設計的針對性以及合理性,十分符合素質教育實踐要求的。
二、ESP在浙江樹人大學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側重點
1.注重基礎英語教學的拓展
應試教育產生的后果就是只強調基礎性英語教學大綱與課程的完成,而忽視了英語教學范圍外的延伸拓展。最后導致的后果是,學生僅僅能理解消化基礎的知識點,無法有效靈活地把所學知識條目應用到實踐里來促進自己的表達、傾聽以及交流能力的提升。專門用途英語可以給高校英語教學設計的落實指明方向。高校能在專用英語的指導下,科學有效地安排教學內容,大力拓展以及延伸基礎英語之外的教學活動,實現有價值的將社會對人才的能力標準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有機結合,體現其正確性以及科學性。在ESP 的具體落實過程中,教師應該強調和重視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和基礎英語教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進行科學有效的
教學課程安排。例如,在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基礎的知識的情況下,學校必須要以基礎英語的學習作為主要學習部分,保障這部分學生通過反復的操練取得提升。然后在此基礎上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積極地開展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與學習。校方在大綱安排時,應該明確好基礎英語教學的合理課時比重:設置基礎英語教學為必修課;專門用途英語為選修課。這一方式可以使得部分英語基礎能力較好的同學以及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愛好者在英語學習上更容易實現較大的破。
2.注重培養師資隊伍與相互配合
專門用途英語和基礎英語課程進行比較之后,我們不難發現二者存在著不少差異。無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教學形式與方法上,ESP 均表現得相對復雜。所以,學校在ESP 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應當努力做到:第一,重視基礎師資隊伍的構建,強化老師的崗前培訓工作以及持續性學習機制,確保教師有充足的思想及心理準備,度過前期適應期。同時,還要讓教師能夠深刻意識到基礎英語教學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間的聯系與差異,努力掙脫傳統的教學思維的束縛,發揮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重要價值。第二,保證老師能夠掌握專業的英語知識以及英語技巧方法。倡導具有相當學歷水平層次的老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開展繼續教育與學歷學位繼續深造的工作。第三,重視雙語課程老師與專業課老師間的聯系,使教師們在工作中始終保持定期的溝通交流,構建起語言知識與專業知識的橋梁,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3.注重教材內容上的革新
雙語教材和專用英語課本內容上具有不少的共同點,但是專用英語教材的專業性相對較弱。ESP 教材需要確保存在較好的代表性案例,基于各類專業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狀況,將之與其相關的表達形式、句法結構和詞匯融會貫通。雙語教材和專門用途英語教材之間的重要區別是學生不僅需要積極地學習來掌握相應的英語專業知識,也要進行英漢翻譯、摘要寫作等方面的練習,由此才能夠提高英語的編寫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學??梢葬槍Σ煌瑢W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通過深入分析專門用途英語教材來有效的革新現有的教材內容,在不同課程之間進行有效的過渡。
4.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
學生是ESP 中最為關鍵的主體。缺乏學生為主體基礎的ESP 是無法實現最好的教學效果的。學生占據主體地位,是指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意見,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任學生自由發展,也更不是讓學生指導教師。因為相較于教師而言,學生對于ESP 尺度的把握并不敏感,稍有疏忽,很有可能導致反面效果。教師在學生背后進行知識的引導和教育的支撐,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才能夠使學生發揮其最大的潛力。英語模式,認為在中國,ESP才是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
三、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教學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的問題。ESP教學雖然屬于大學英語教學,但又與常規的通識大學英語教學存在著較大的不同。部分大學英語教師雖然具備著教授傳統通識大學英語學科的能力,但卻不一定能夠勝任ESP教學。就當前情況來看,在許多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當中,能勝任ESP教學的英語教師數量不多,主要是因為相關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對于ESP教學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不夠,在我國高等院校當中,這樣的問題較為普遍,ESP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教材選擇問題。鑒于ESP教學內容的特點,在進行ESP教材的選用時需要與通識的英語教材區別開來。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各高校的ESP專用教材針對性不強,而且與通識英語的區別不明顯。很多院校在開展ESP教學時,所運用的教材也普遍為自行編寫的,部分內容未經過嚴格的篩選,還有一部分內容直接來源于網絡,這不僅與當前專業實際情況差異較大,而且其難度和專業化程度也與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內容存在著較大偏差。使用這類教材進行教學,不僅使學生對于ESP課程教學的興趣難以得到提升,而且也很難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3.課程定位問題。本科院校當中,ESP教學的開展仍然缺乏精準的課程定位。對于不同專業的人才而言,他們在外語學習方面的需求也是有所差異的,想要切實發揮ESP教學的實質作用,就必須做到有所區分、有所側重。但仍然有許多高校未能認識到這一點,未能對ESP大學英語課程做出精準定位,這樣的ESP教學不僅針對性較差,而且隨機性較強,與人才培養的實質要求之間仍然存有較大差距。
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以學生學習動機為依托轉變教育理念。有了學習動機的轉變,才能探討學習效率。教師應從根本上重新解讀自己所在的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理念,仔細研究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ESP教學重應用和實踐,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相符合。大學英語教師如果能夠在理解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礎上,結合ESP對大學英語課程進行改革,符合學生學習動機,也就邁出英語教學改革的第一步。以改變學習環境為目標革新教學方法。對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正確解讀,可以幫助教師轉變教學方法。ESP教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都強調對知識的實際應用。對知識的實際應用,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會創設環境,語言學習要求語境的創設。ESP教學以專業知識為依托,這就要求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在向ESP教學轉變的時候,要學會儲備非專業知識,不斷更新知識模塊,并在教學方法上有所鉆研。只要教師適當運用專業背景知識,合理選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方法,必能創設語境,達到ESP教學的轉變。以課程設置為起點重設大學英語課堂。課程設置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高校教師要摒棄以往ESP課程設置中積累的教學經驗,以課程設置為出發點對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方法等進行改革。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要認真學習ESP的教學理念和相關教學方法,從自己所在院校的實際情況(學校培養目標和學生基本條件等)出發,形成教學團隊,重新編寫教學大綱,編撰合適的教材,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重新設置大學英語課堂。綜上所述,ESP教學的順利和有效地開展對于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實踐意義,ESP教學也是適應未來人才市場需求、培養高素質的英語人才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張莉,方悅嫻.ESP 與高校英語教學的未來發展[J].黑龍江教育,2012(4):16-1
[2] 黃娟.解析ESP 與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9):132-133.
[3] 鐘燕.如何充分地發揮ESP 的作用以及價值[D].西北師范高校,2008.
[4] 余麗,李春郁,馮麗君等.高校英語課程實施中的教師自主性研究:課程創生的視角[D].上海外國語高校,2013.
[5]傅春燕.應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學問題的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11)
[6]陳莉萍.專門用途英語存在的依據[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28-30.
[7]張健.試論應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J].考試周刊,2014(39)
作者簡介:
趙佳;性別:女;出生年月:198305;籍貫:杭州 民族:漢;最高學歷:碩士;目前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作者單位:浙江樹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