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旭
摘 要:足球作為世界三大球類運動之一,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與追捧。而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足球訓練也是一種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的運動方式。目前隨著國家對青少年體育鍛煉以及足球運動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足球課程也在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得到普及,而小學足球教學訓練必須在充分遵循學生身體和心理狀態的前提下,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才能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本文就小學足球教學訓練的主要內容、基本理念和教學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助益小學足球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足球;教學訓練;主要內容;基本理念;教學措施
一、小學足球基礎教學的主要內容
小學足球的基礎教學主要包括對足球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對足球基本技巧的培訓,以及對足球戰術的研究等等,而這些教學內容的設置目的一是使小學生在運動中得到身體素質的提升,二是使學生能夠系統全面地學習與了解足球的發展歷史與理論知識,三是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體育競技能力。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身體與心理差異,通過分層教學等模式,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利用趣味足球游戲等形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以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足球方面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學足球基礎教學的基本理念
(一)直觀教學
小學生由于年齡原因,身心都還處于成長與發展的時期,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往往對于抽象的概念與知識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在進行小學足球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摒棄高深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現場教學、觀看影片等方式使學生們對足球擁有直觀的了解和印象,這樣一是學生更容易接受,二是學習之后的印象也更為深刻,久而久之,感性認知帶動理性認識,學生對于足球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
(二)循序漸進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教學工作開始之前,體育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接受適應能力,科學合理地編排課程計劃和每節課的運動強度,在課程的開始階段以培養興趣為主,不宜安排過大的運動量或者難度過大的技巧教學;而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運動水平提高之后,教師則可以根據教學情況,逐漸加大訓練的強度及難度,但仍然要注意照顧學生的學習情緒、時刻關心學生的身體情況,以免對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三)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發展情況各不相同,因此如果針對所有學生都采取同一套教學和訓練模式,有些身體素質不是很好的學生便容易因無法適應訓練強度而掉隊,甚至對體育課和足球這項運動產生反感心理;而有些身體素質較強,喜愛競技體育的學生則希望多多進行學習和練習。因此教師在基礎的教學和訓練環節可以組織所有學生共同進行,在教學過程中逐漸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和特點,之后便可以開展分層教學,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以基礎性訓練為主,而對于那些學習意愿強烈、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則適當給予重點培養,使學生們都能充分感受足球的魅力。
三、小學足球基礎教學的措施分析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生們能夠接觸到的電子設備、媒介渠道越來越豐富,因此要想激發學生學習足球、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僅憑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通過讓學生們觀看《足球小將》等動畫片的方式對足球運動產生初步的了解與印象,在動漫的感染下愿意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只有愿意用心了解,才有投入其中的可能。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小學生靈活好動的特點。足球技巧和規則的教學固然重要,但天性的激發卻更有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必過分苛求學生一定要掌握規定動作、競技規則等,只要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要鼓勵他們不拘一格地進行練習和對抗,同樣也能收到效果。
(二)合理選用足球教材
為了使小學足球教學訓練更加科學高效,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教材配合課堂講解。而由于足球教學面向的對象是各年級的小學生,因此教材講解在課堂中的比例應有所調整:對低年級的學生應盡量少進行純概念的講授,多以足球游戲、多媒體學習的方式為主,而高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強,這時教師則可以多利用一些時間講解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足球運動。
(三)多管齊下完善教學方式
一是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訓練和對抗。足球是一項考驗團隊默契和配合的運動,因此教師在考察學生的特點及團隊的總體水平后,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訓練,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意識,養成他們在足球場上的默契,從而一方面使每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
二是將游戲寓于教學過程中。足球是一項對抗性、競技性很強的運動,為了不讓學生感到枯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游戲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對抗能力,例如進行推人出圈游戲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對抗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足球技術中的合理沖撞技術;進行運球接力游戲時,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球技術和集體合作的能力;進行曲線運球繞人跑時,可以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提高他們快速跑的能力……不知不覺中,學生就逐漸掌握了足球技巧。
三是以多媒體輔助教學。足球中有很多高難度技術動作是不容易掌握的,例如“香蕉球”需要運動員們運用自身純熟的技巧動作將普通的足球踢出完美的弧線,以躲避對手的攔截。在講解這樣動作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以慢速、分解動作的方式對技巧進行解剖,從而更加直觀地展示動作要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足球的教學與訓練過程中,教師應以生為本,從不同年段、不同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性地設計課程,本著直觀教學、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合理選用足球教材、多管齊下完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足球運動在學生中得到普及,使學生們在足球的學習與訓練中得到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文國.小學足球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J].甘肅教育,2019(19):141.
[2]尤俊.關于小學足球教學訓練有效方法的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5):188.
[3]韋庭輝.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足球”教學策略初探[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三).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13-214.
(作者單位:張家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