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支部作為我黨的基層組織,其建設對推進我黨基層治理體系完善有著重要影響。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水平與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逐漸提高與發展,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也在不斷完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上,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是發展的重要一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當中明確指出,應當切實加強我黨基層組織的向心力、戰斗力、號召力、組織力和吸引力。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建設;五種能力;政治職能;治理能力
二零一九年十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明確指出,要求全黨及全國各民族人們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是國家治理體系當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一、要保持思想的高度統一,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
自建黨的九十九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著全國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在我黨的將心比心、艱苦奮斗的情懷之中感念恩情,他們不畏艱辛與坎坷在歷盡坎坷后信念永不變,懷以拳拳之心不斷取得革命、建設與改革中的偉大勝利。“事在四方,黨在中央”。這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向心力的高度體現。更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的特征,也是對我黨在建立與發展提出的歷史性總結,是現階段我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
在黨中央對國內外全局總體把握過程中,國家治理體系的建立健全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重大策略之一。這就要求基層工作當中,應該僵硬當做一項系統工程,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統一展開工作。作為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領導者,基層黨組織應當嚴格貫徹黨的基本方針和路線,嚴格落實各項政策與制度。要充分發揮中間紐帶作用,確保黨的領導決策得到充分落實,進而提高黨組織的向心力。領導層人員應當注重對“四個意識”的培養和強化,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團結群眾力量,促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要時刻保持基層黨組織與黨中央的高度統一與一致,進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
二、全面建設黨的建設,進而增強基層組織的戰斗力
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先進政黨,是中國革命建設事業推動與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如何組建這一支人民的隊伍是我黨始終思考的問題。十八大確立了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思想主張,要始終堅持從嚴治黨,在加強與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力度,將黨的政治建設放在發展首位。要促使“四個意識”成為黨的共識,不斷促進我黨內法律法規不斷強化與完善,形成并鞏固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態勢,進而確保黨的生命力與戰斗力。
黨的基層組織要依據黨中央的總體要求和工作定位進行工作,這是黨的執政根基。因此要求黨組織要加強“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的常態與制度化,要加強對基層黨員的培訓與教育;強化黨員的組織生活,要堅持“三會一課”的制度,進而突出黨組織的各項職能;嚴格執行黨內紀律,對違反黨內紀律的人員與事件不予同情,要徹底清除這些不良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伐善黨組織的建設,貫徹黨組織的基本決策,增強基層治理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三、守正而創新,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
守正旨在堅守正道,是我黨執政的根本之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實踐,進而形成先進的科學制度體系,這是歷史的結論和人民群眾的選擇。我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者,要堅持信仰之基,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與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根本要求。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優勢,進而保證我黨的戰斗力根本以及建立吸引力的基礎。
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社會主語現代化建設也在飛速發展,因此要想加強我黨的吸引力首先就是推動創新的進一步發展,所謂創新不單單指是技術的創新,其中也包括對思想制度與政治理念的創新。要促進我黨建設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進而增強我黨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
四、強化政治職能,增強黨組織的組織力
在黨的十九大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與新戰略。黨中央的各項決策是由人民去執行的,因此需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提高戰略思想的指導地位以及戰略部署的可實施性。基層工作應當靠基層黨支部的貫徹與組織推進,因此,組織力是決定基層黨組織能否有效執政和治理的決定性因素。
五、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
在我黨發展的歷史長河當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我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基本力量。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而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擁護。習近平同志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黨建設與發展的出新,作為黨組織一切工作的落腳點與根本出發點。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并堅持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了“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的具體要求。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當中,充分體現了我黨的人民立場及其人民情懷,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進指導下進行的實踐。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與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貼近基層人民群眾的治理前線。要通過為民、親民、利民、便民、惠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實增強群眾對黨的理解、認同、信任和支持,增強基層黨組織在人民群眾中的代表性和號召力。
結束語
要想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職能,應當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五項能力為基礎,有效落實黨員的教育、管理與監督力度。在這其中,首先應當切實加強黨對基層工作的領導能力,要求基層黨組織要以黨的十九大報告為基礎,以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思想,切實展開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工作,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五種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9年11月6日。責編/谷漩、美編/王夢雅
[2]孟祥閣.樹立三個理念,強化三大建設,提高五種能力,扎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J].青春歲月, 2017(6):332-333.
[3]高跟信.全面提升“五種”能力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J].黨的建設, 2014(1):47-47.
作者簡介:呂軍(1965.07-);男;漢族;籍貫:新疆;大學本科學歷;中級職稱;單位是昌吉州黨校;研究方向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