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豐凱
摘 要: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下,行政事業單位也緊隨改革的步伐,加大對單位財政資金的監管力度。財政資金就像血液,貫穿于事業單位的每個環節,無論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還是支出,都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與控制,這樣才能保障財政資金發揮出價值,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快速發展。但從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現狀來看,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存在不成熟之處,因而經常出現資金違規使用現象。本文通過分析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我國的政策背景提出改善措施,以期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防止國有資金流失。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監管;控制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財政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普惠民生。從某種意義上說,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關系到民生幸福與國家經濟建設,因而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監管尤為必要。從目前情況來看,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存在對財政資金監管不力、違規挪用資金等問題,造成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迫在眉睫,要健全財政資金監管機制,提高財政資金的經濟效益。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概述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概念
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是指對單位每個環節的資金使用進行監督,如對財政資金預算方案編制、財政資金使用、年度資金使用核算等進行全流程監督。由于財政資金的重要性,對財政資金進行監督能夠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因此,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的主要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對專項資金實施監管是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內容。財政專項資金是指國家下撥的具有專門用途的財政資金,主要是為了扶持重點事業的建設發展,進而推進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對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管主要體現在監管專項資金是否用在專門用途上、財政資金是否被違規挪用與占用。其次,財政資金監管的其他重要任務是對單位資金預算實施監管。加強對單位預算資金的監管能夠規范財政資金的使用,杜絕違規占用與挪用財政資金的行為。對財政資金預算的監管集中在對資金的控制上,確保單位財政資金按照國家專項資金規定使用。最后,國有資產管理也是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內容,需要定期對國有資產進行盤點,通過清點資產種類、盤查國有資產價值與記錄是否相符、檢查國有資產管理與處置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國有資產不流失。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財政資金監管體系較為松散
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監管體系不夠完善。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資金監管,首先需要健全單位的內部控制機制,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很好地約束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水平。然而,從現實狀況來看,我國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輕視兼顧重任意識,經常出現一人身兼多職的現象,并且單位內財務會計人員容易受制于級別與權力,難以有效對財政資金的使用實施監管,可能會出現虛假開發票、開空頭支票的行為。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對國有固定資產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管制度,有些行政事業單位未按照稅法要求對單位的資產計提減值與折舊,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并且單位沒有按照審計要求定期對單位資產進行盤點、對單位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核查,容易造成資產賬實不符。因而,從本質上看,行政事業單位因為監管體系不完善,難以對單位的財政資金實施有效監管。
(二)財政部門與結算中心監管不力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主要來自國家財政撥款,資金來源較為單一,并且行政事業單位不用自負盈虧,沒有較大的資金壓力,造成單位內人員對資金的使用較為隨意,忽視資金使用效率。在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后,財政部門成立財務集中核算中心,力求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實施財務集中核算后,雖規范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用途,但影響了資金監管效率。通過財務集中核算中心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實施監管,難以實現單位財政信息透明化、公開化。另外,從級別來說,財務集中核算中心隸屬于財政部門,在級別上低于財政局,因而實施監管會弱化監管效力。
(三)缺乏有效的財務預算與控制措施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采用預算模式開展財務工作,預算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預算模式下,行政事業單位不僅需要對詳細的資金項目進行記錄,還需要對各個項目的資金預算進行計算,從某種意義上說,預算工作關系到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從目前來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預算主要有以下幾個薄弱環節。首先是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專門的財政預算科室,在具體編制財政預算時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其次,當前許多預算單位采用的預算方法為基礎法,而按照要求,其應采用零基預算法,這樣能夠更加科學地預測下一年的支出。再次是許多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在編制預算方案時不夠詳細,經濟業務分類不夠具體。最后是單位的項目支出內容不具體,支出隨意,單位預算的嚴肅性與計劃控制作用得不到充分體現。
三、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控制的措施
(一)加強溝通與審計監督
首先,財政部門要加強與行政事業單位的溝通。財務集中核算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應多與核算人員進行溝通,將日常核算與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逐步完善對財政資金的監管。與此同時,核算中心應經常到行政事業單位調研,了解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業務與專項資金使用狀況,發揮財政監督職能。其次,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細化審計流程與具體程序,特別是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中心進行審計監督,明確審計責任主體、審計具體內容,防止出現交叉審計、審計主體不明確、難以有效開展審計監督工作。最后,要實時調整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目標,及時掌握其中的審計重點。
(二)強化預算管理
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要按照上級審批的財政預算批復及時調整單位的財政資金預算,尤其是年初各預算單位要根據財政部門批復的預算總指標來調整單位的收支預算,并且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如果需要調整財政預算,要及時上報財政部門進行審批。在執行預算方案時,要嚴格按照預算標準執行,制定詳細的經濟業務分類預算方案,確保項目預算在執行過程中能夠有效執行,杜絕財政資金浪費、隨意開支。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預算要實施全流程監督,對單位的年度預算在終了階段要編制決算報告,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估與改善。
(三)強化內部管理
首先,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從固定資產采購、使用、調撥與處置等環節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對資產的購置與處置必要經過專人審批,不能隨意處置,并且要定期對企業資產實施盤點,及時全面掌握單位資產狀況。其次,行政事業單位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嚴格規定報銷費用限額與報銷費用科目,杜絕財政浪費、隨意開支。針對超預算的支出,查明預算超支的原因,對違規違紀行為追究責任。最后,明確單位內部的崗位職責,科學設計財務會計工作流程,在單位內實施不相容職位分離制度與內部互相監督制度,并實行內部稽核制度與內部審計制度,進而建立規范、完整、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對單位的發展至關重要。財政資金就像單位發展的命脈,貫穿于整個事業單位,無論是經營還是管理,都需要財政資金支出。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存在些許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基于此,可通過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規范財政資金使用用途、明確財政資金去向、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更好地實現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一方面,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是我國公共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實施財政資金監管措施,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健康穩定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在此提出要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監管,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單位的預算管理。
參考文獻
[1]徐珂.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1.
[2]李立一.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問題及對策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3):32,19.
[3]戴燕.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5(16):95-96.
[4]張新利.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1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