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暉
摘 要:針對目前實驗室環境管理中出現的不足,提出了實驗室開放模式,探討了實驗室環境下對人才培養的意義及作用。實驗室是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器材設備和師資力量,為學生提供一個綜合實踐的平臺,逐步形成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機制。
關鍵詞:實驗室開放環境;科技社團;創新教育
1 引言
科技社團作為高校的一個特殊的學生組織,是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開展的。這種環境下,學生不是單純機械地解決問題,而是自覺地發現問題,同時,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學術問題以及實驗設備等各種問題,都需要學生自主解決,這對他們來說是個無法輕易解決的困難。根據教學改革的需要,實驗室開放環境下在實驗教學中對于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我們發現,高校實行實驗室開放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在發現和培養人才,推動大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和科技成果的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 實驗室開放環境的現狀與發展瓶頸
高校科技社團是大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載體。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科技興趣愛好,為學生尋求科學真理搭建的一個廣闊平臺,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成功的科技社團是培養和造就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它應該為學生提供活動場地和實驗基地,對學生實行實驗室開放環境的模式。
現在高校的科技社團基本掛靠在校團委,校團委會委托學院分團負責管理該學院的社團,所以學生科技社團由學生工作部門組織領導,然而,科技社團活動受到設備、場地、教師、經費等條件的制約。教學部門不是組織者,即使是歷史參與,也不一定會全力以赴。得不到專業教學部門的支持,其后果就是科技活動的科技含量低,達不到創新素質教育的要求。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相對比較活躍,創新意識逐漸增強,實踐動手能力不斷提高,高校科技社團如雨后春筍般蓬勃成長,社團中也是人才濟濟。科技的研究需要通過做實驗去探究,所以需要實行高校實驗室開放環境的教學模式,但是實驗室的建設是一項復雜而又耗資較大的工程。
2.1 實驗室管理的難度將增大
實驗室對學生開放使得試驗時間不確定,實驗項目多樣性等問題,而且零散的自主性實驗使個別學生對儀器設備的使用不愛護,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壞。
2.2實驗設備耗資較大
實驗室的開放需要購進一大批實驗儀器、設備和試劑做為實驗項目創新性的墊腳石,這樣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讓實驗室繼續開放難以進行。
2.3 實驗過程的指導
當實驗中學生面對的實驗內容較為復雜,設計的知識面較寬,就需要實驗老師的指導,實驗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所以實驗室后工作時間勢必增加。當實驗學生較多時,難免會有學生使用儀器設備不當,指導老師不充足,會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3 實驗室開放模式
實驗室開放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深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及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實驗室開放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變傳統的被動灌輸式教學為主動探索式學習。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條件、學術和技術指導優勢,為科技社團的發展、人才的培養提供便利。
實驗室開放模式主要是針對在校本科生,以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為宗旨的開放模式,開放實驗室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科技社團的需求,以下提供三種模式開放實驗室:
3.1 科技活動型
科技社團自行擬定科技活動課題,組織成員開展小制作、小發明、創造、論文、PPT等科技活動和各類實驗競賽活動,根據課題的研究方向聯系指導老師和實驗室的開放,展開實驗活動。
3.2 基礎訓練型
實驗室組織科技社團成員進行定期培訓,認識并學習實驗儀器設備的理論與實際操作,提高學生自身基本技能,為今后科技創新中做實驗打基礎。
3.3 創新設計型
鼓勵學生選擇教學計劃以外的綜合性創新設計實驗,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經指導老師審核后進行實驗。通過創新設計型實驗,不斷提高實驗設計能力和自主動手能力。
4 實驗室開放的意義
傳統的實驗教學只注重學生共性發展,讓學生只看實驗操作視頻,模仿教師操作,被動完成實驗,抑制了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實驗室是承擔著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要職責,是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對外開放,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條件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其工作貫徹“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形式多樣”的指導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是學生課外文化科技活動的重要陣地,豐富和提高學生的社團活動的內涵和層次,營造校園文化科技氛圍富有重要意義。實驗室環境下的教育教學確實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為學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創造了有力的條件;同時擴大了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充分展示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4.1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
實驗室的開放打破了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實驗教學向多元化發展。將傳授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加快科技社團的發展,為國家培養創新性人才,有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日益增強,尤其是科技創新素質,21世紀正是需要創新人才的時代,科技的進步造福于人類。
4.2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
實驗的操作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對科研的積極性。實驗室的開放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法杖的環境與空間,讓學生主動駕馭整個實驗的過程,獨立分析和解決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并運用到科技研究中,不但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
4.3促進了教學的變革
實驗教學改革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技術和創新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實驗室開放模式是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隨著實驗教學體質的不斷改革,綜合性和研究性等高層次的實驗項目越來越多,實驗室開放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5 結束語
實驗室開放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需要,是高校科技社團的要求。在實驗室開放化境下,讓學生接觸到科技創新的同時讓其深入科創領域中,深刻認識科技創新的含義,在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了多元化教學。使學生對科技創新項目從認識到動手實踐,進而順利完成項目。實驗室開放模式需要學校的支持與贊助,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探索實驗室開放模式可促進工作向更深更全面的方向發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時間第一觀點,任何理論都要接受實踐的考驗。所以,實驗室的開放環境對尋求真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實際動手,才能探求或檢驗真理,為科技創新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黃玉軍.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98-101,112.
[2]趙俠.淺談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 [J]. 鄭州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