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茵
摘 要:隨著班級管理理論研究的發展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出,班級自主管理作為一個新穎且重要的課題為大家所關注。在極力倡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今天,明確與推行普通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基于廣東省博羅縣華僑中學2015屆以來推行的班級自主管理實踐經驗,對普通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現實意義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自主管理;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3-25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4-0009-02
一、引言
班級自主管理涉及“自主”“自主管理”“班級管理”等一系列概念,本文將“班級自主管理”界定為由班級主體成員,即學生采用自主的方式進行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過程。準確地說,它是一種由傳統的以班主任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班級管理理念。但是學生的班級自主管理絕不是脫離班主任的,而是學生在班主任的引導下,變被動為主動,自己當家做主,在班級管理中培養自主發展意識。
以廣東省博羅縣華僑中學(以下簡稱“我校”)為中心,對周邊不同類型的縣區普通高中班級管理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能夠真正實行自主管理的學校班級少之又少。在極力倡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今天,明確普通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現實意義,對推行班級自主管理至關重要。基于我校2015屆以來推行的班級自主管理實踐經驗,下面簡單談談普通高中實行班級自主管理的現實意義。
二、實行班級自主管理有利于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班級自主管理能力
當下,雖然班級自主管理的具體化措施研究盛行,但是在現實的班級管理中,大部分的普通高中仍采用以班主任管理為核心的傳統模式,這一傳統管理模式剝奪了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大部分自主權。高中生的自我意識一般強于小學生和初中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觀點、看法、判斷及評價。特別是在學生自主性凸顯的今天,高中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要求掌握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不再唯班主任或學校是從。很多時候,學生都在有意無意地宣示“主權”,可見其對班級自主管理的意愿是很強烈的,他們是希望“我的班級我做主”的。
以我校2018級高一(6)班的班主任楊老師為例,她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大膽地放手,尊重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大膽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出現了班級紀律比較散漫、班級事務比較凌亂的現象,因為此時的學生還處于初高中銜接的興奮時期,他們經歷了初中時期事事由班主任管著、約束著、牽著去做,到現如今班主任似乎什么都不管的過程,就像離開了籠子的鳥兒,完全放飛了自我。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后,學生發現這樣的自由并不是他們想要的,反而在這樣無邊界的自由中,他們感覺某種平衡開始被打破,慢慢地有一些自主意識較強的學生開始主動站出來管理班級,也有部分學生開始向班主任提出班級管理的建議。于是楊老師順勢而為,通過班會、班委、舍長,甚至是小組長去管理班級,而她始終處于運籌帷幄的暗處。之后,班級原來的“無組織”狀態,由于學生的出面管理,突然間發生了變化。一些想要好好學習的學生相比較下很享受這樣井井有條的班級,所以非常配合;而那些違反紀律的學生,在造成了班級矛盾后,現在有人管,自然也就順坡下驢,收斂自己。同時,楊老師抓住機會,適時引導,“為什么別的同學就能管班,我只能被管呢?”激發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意識。隨之班級內部就形成了初步的自主管理機制,而且在楊老師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和調整中,班級管理模式趨于成熟。整個班級的學生互相監督,作為管理者,一部分學生自然想要管好大家,而其他同學不僅不想被同學處罰,也希望能夠抓住這些“管理人員”的問題,所以也十分關注他們。就在這互相監督、互相督促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識更強,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因此,實施班級自主管理,既能強化高中生的自主意識,又能培養學生的班級自主管理能力。當學生真正融入了班級,形成了“我的班級我做主”的自主意識時,一切的管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尊重、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班級自主管理能力,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不斷成長,這是班級自主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
三、實行班級自主管理有助于班主任從班級瑣事中抽身,把握班級發展大局
眾所周知,以班主任為核心的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對班主任的要求極高。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準確來說,作為班級管理的實施者,包辦了班級管理的大小事務,對班級事務事必躬親。
以我校為例,班主任往往有班級管理者和班級科任教師的雙重身份,早讀的巡班、白天的教學任務、課間瑣事的處理、學校班級任務的落實、晚修結束后的查寢,一整天的時間可以說都是圍繞學生、班級在轉,同時還有學生請假、違紀問題的解決、后進生的轉化、與家長的溝通等一系列的問題,排著隊等著班主任處理,從而導致的后果是,班主任被班級瑣碎事務纏身,大量的私人時間被工作占據,進而引發教師不愿意,甚至懼怕當班主任的現實問題。本應作為班級管理主體的學生,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下,僅僅扮演班級管理服從者的角色,完全聽從班主任的安排,有事情就找班主任,如果班主任不在,就打電話。這導致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薄弱,自主管理能力低下。
可見,班級自主管理的推行,從班主任角度來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幫助班主任從班級瑣事中抽身,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班級的發展走向上。
具體來說,還是上文所提及的高一(6)班,推行班級的自主管理,大大調動了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積極性,將班級的常規管理、特殊情況、班級較大的矛盾,都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分流安排,落實到各個班干部,甚至是各個學生頭上。因此瑣碎的班級事務,就這么被切割分派到相應的學生身上,而作為班主任的楊老師似乎就無事可做了。其實不然,整個班級的運行都需要她在大方向上進行引導。楊老師從班級瑣事中解放出來后,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從整體出發帶領學生創設了良好的班級氛圍,更全面地引導了班級的發展,而不是局限于日常管理。
正如楊老師的實踐,班級自主管理方法的推行有助于班主任轉變傳統班級管理中事必躬親的傳統理念,認真思考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從大局出發解決傳統班級管理模式中的頑固問題,做好班級帶頭人,做好班級發展規劃,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班級自主管理的推行,有助于讓班主任從班級事務的絕對操作者,轉變為班級事務管理的主導者,真正做到讓班主任更多地從班級管理中抽身,把班級還給學生,從大方向上引導班級走得更好更穩。
四、豐富班級自主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班級自主管理的有效性,豐富并發展基于核心素養下普通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各類理論研究
國內外都有很多與班級自主管理相關的文獻,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上,教育各界都做了很多的探討,但是班級的自主管理應立足于不同的地區特點、不同的學生特點,制訂不同的實施方案。
另外,班級自主管理雖然在理論上已有很多相對成熟的材料,但在實際應用中并不順利。就以我校為中心,對周邊不同類型的縣區普通高中班級管理現狀進行調查發現,能夠真正實行自主管理的班級少之又少,不僅是因為傳統班級管理觀念的根深蒂固,還因為班級自主管理沒有形成成熟、固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因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普通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探討,應該是一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話題。以我校為實踐據點,對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實踐的研究,能夠豐富班級自主管理方法,提高班級自主管理的有效性,給同類型的周邊學校提供可行性參考,為普通高中進行班級自主管理相關研究添磚加瓦。
五、實行班級的自主管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成長
班級自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學生的成長。“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能力;而通過班級自主管理,學生可以培養個人的自主管理能力,實現自主發展。
由于新冠疫情的暴發,高中生的寒假被延長,我校高二年級的教師于3月2日正式開始線上教學。沒有了教室的氛圍,沒有了教師的實地監督,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此次新冠疫情考驗下,高二(6)班的學生的意外收獲。因為曾經在高一時接受了楊老師的自主管理理念,經過了長達一年的班級自主管理,很多學生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班級自主管理的意識,提高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線上學習期間,高二(6)班的學生,也因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線上學習中表現突出。他們進群上課時迅速,在線上課堂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時課后的作業上交也較為自覺。可見,雖然在高中階段,班主任管班的班級管理模式一時半會不會發生改變,而且在班主任存在的情況下,班級自主管理的實踐似乎也是可有可無的,但是班級的自主管理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自主能力的鍛煉,以及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是有長遠意義的。
六、結語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普通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實踐,任重而道遠。教師既要認清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的現實意義,又要轉變思想,突破傳統班級管理的束縛,在班級自主管理的路上披荊斬棘,在實踐中求實求新。唯有放手,讓學生成長,才能讓班級自主管理在高中這片土地上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穆 榮.初中班級自主化管理的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6):26.
[2]朱美芬.構建班級自主管理模式——促進學生德、智、情、能全面發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7(2):54-55.
[3]李 虹.高中班級民主管理探究[D].哈爾濱:東北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