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燕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學生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我們看到統編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中明確要求孩子能“寫一句祝福的話”,所以,雖然我們還不必要對一年級學生進行統一的寫話練習,但還是應該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那么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們來說,在識字量不大,寫字量更小的情況下,如何培養他們的寫話興趣,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呢?本文筆者以“快樂晴雨表”中的“分享臺”為依托,從學生生活的點滴入手,“畫”“話”結合,初步培養孩子寫好句子的興趣,并提升表達能力。
關鍵詞:句子 ?完整 ?合理 ?精彩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學生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那么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們來說,在識字量不大,寫字量更小的情況下,如何培養他們的寫話興趣,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呢?有些學校設計了統一的作業記錄本,本子有一欄“我的心情日記”,很多一年級的孩子,特別是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很難完成這個作業。那么,如何做到既不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又能初步訓練孩子的寫話能力呢?筆者依托“家校聯系本”上的“分享臺”一欄,從孩子喜歡的畫畫入手,初步建立他們的“句子”概念,為以后的寫話奠定基礎。
一、圖文結合,把一句話寫完整
一年級上冊在語文園地八的“字詞句運用”板塊提出寫一句話的要求:“新年快到了,給家人或朋友寫一句祝福的話吧!”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從中我們就知道一年級的孩子只要會寫一句話。同時我們知道文章是由句子組成的,句子是文章的基礎。要想以后寫好作文,從一年級入學開始就應該逐步建立“句子”的概念。要練習寫好句子,首先就應該學習把句子寫完整。筆者試著通過臺階式指導來完成對學生“寫一個完整的句子”的練習。
(1)臺階一:單圖成詞。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及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的要求,我們看到,“詞語”作為句子的基本構成部分,不但來源于書本閱讀,更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在平時的“分享臺”中,筆者有意識地以生活為依托,讓學生逐步形成詞語的概念,在畫畫的同時寫詞語。
(2)臺階二:連圖成句。學生的的學習動力源自興趣,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如果單純地教學寫句子,學生會覺得難,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對學習寫話失去興趣。在“分享臺”的繪畫表達過程中,學生已經產生了興趣。現在我們就可以進行挑戰,將“分享臺”分成四格,按“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進行排序:什么時間?誰?在哪里?干什么?如右圖中孩子就能很清晰地用上四要素進行表達。
二、小小游戲,把一句話寫合理
完整的句子會“畫”了,接下去就要考慮句子的“合理性”。因為我們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哪怕到了高段,也有部分孩子寫文章時會鬧笑話——句子不合理,所以借著“分享臺”的東風,筆者還想向學生滲透這一方面的意識。眾所周知,“游戲”是最吸引一年級小朋友的活動,如果能把學習活動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進行,一定會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并且學習起來也是高效的。通過思考,我們在挑戰“畫”幾句話的基礎上,進行“碰碰車”游戲,就是將句子中的任何一部分與其他部分進行碰撞,看看會碰撞出什么火花來呢?在這一環節中,我們也分兩個階段來進行。
(1)自己碰自己,句子要合理。第一階段就是讓孩子初步感受句子的合理性。就像下圖一樣,把自己“畫”好的句子各部分隨意連接起來,再讀一讀,看看組成的新句子是什么呢?
可以看到圖中的句子雖然能讀通,卻“不那么合理”,更有甚者出現“晚上,我在操場上吃飯”這類句子,學生自己讀著就被逗樂了。老師就可以順勢提出:所以寫話一定要合理哦!不然就會鬧笑話。相信在實踐中習得的知識會讓學生記憶深刻。
(2)自己碰同學,結構我能辨。游戲升級篇,按“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部分來分別請四位同學起立對對碰。第一步請四位同學按順序站立,分別說出游戲的四要素,其他小朋友判斷拼出來的句子是否合理。這一步既是對上一步的鞏固,也是為下一步作下鋪墊。
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升級版,要求四位同學認真聽,老師指定學生說句子的部分,四人快速說出相應部分,連詞成句,其他同學判斷句子的合理性。這一步既是對句子“合理性”的判斷,也是考驗學生對句子“各部分”的理解與掌握,如果打亂了順序,比如說成“事件、時間、人物、地點”,這樣的句子也是不合理的。
三、挑戰自我,把一句話寫精彩
精彩的文章是由精彩的句子組成的。所以,引導孩子寫出精彩的句子就能為以后寫出更好的文章打基礎了。在前面能把句子“寫完整”“寫合理”的基礎上,我通過以下兩個措施讓學生初步形成“把話寫精彩”的意識。
(1)加加修飾語更具體。修飾語在語言表達中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它能有效地讓表達更細致。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咱們不需要追求修飾語有多么華麗,多么精彩,但要讓孩子有這樣一種意識。在前面的系列訓練中,寫一個完整的句子已經難不倒孩子們了,比如他們會寫“星期一中午,我在教室里掃地。”低段的孩子寫話基本上都來自于自己的生活,那我們就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去引導:想一想,你是怎樣掃地的?有同學就會說:我很努力地掃,我很認真地掃,我很仔細地掃……順勢利導:那就把這樣的詞語加上去,看看讀起來有什么不一樣?咱們寫句子的時候還可以寫得更具體一點,這樣讀起來也更精彩呢!
(2)換換表達方式更有趣。這一點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或許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其實對于孩子們來說,越有挑戰性的任務,他們越感興趣。我們也可以用課前小游戲來滲透:你說我說大家說。老師說一個詞,比如“晚上”,請學生換一種說法,照樣是說晚上,但要求比老師說的好。一聽說比老師說的好,學生就卯足了勁開始說了:“天黑了”“月亮出來了”“晚飯過后”“星星在天空中眨著眼睛”……換一種方式,意思也能表達,比如下圖中孩子就著重把“時間”換了一種方式表達。這么好玩的游戲,孩子們熱情高漲地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玩了個遍。這樣的表達就不再單調,變得有趣起來。
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認識到,標點是句子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彩的句子離不開合適的標點,一年級上冊已經安排學生認識了基本的標點符號,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寫句子中加以運用。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級的學習就是“打地基”,讓孩子在這些有趣的形式中形成“句子”的概念,并初步認識句子的“合理性”,有“把句子說精彩”的意識,就是為我們今后的寫話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這種“畫話”+“游戲”的方式會讓小朋友們徹底愛上語文,愛上寫話,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發。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
(2)《教學月刊》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