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飛 賈艷艷 文廷剛 顧大路 杜小風 吳傳萬 王偉中



摘要:為明確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稀施保對玉米植株性狀和產量的影響,選擇玉米品種蘇玉29為試驗材料,設置不同生育期、不同施用量、不同調節劑3個試驗,以清水處理為對照,研究稀施保對玉米植株性狀和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明確植物生長調節劑稀施保的應用時期、施用量及應用效果。結果表明,稀施保在14葉展開期(大喇叭口后期)、375 mL/hm2用量時應用效果最佳。可以顯著降低植株株高,提高抗倒能力,增產效果顯著。
關鍵詞:稀施保;玉米;植株性狀;增產;植物生長調節劑
中圖分類號:S513.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0)17-0100-03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和飼料作物[1-2],是江蘇省第三大糧食作物。實現玉米高產穩產、省工節本、綠色增效是有效提高種植收益,提升農戶種植玉米積極性,保障玉米產業穩定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我省玉米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產量的提高,倒伏已是玉米生產中常見的現象,據調查在生產上出現玉米倒伏現象輕者減產5%~10%,重者減產30%~50%[3-6]。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吐絲灌漿時期,正值江蘇省高溫、寡照、強對流氣象災害經常發生的7、8月,極易發生倒伏;倒伏是目前玉米群體密度不易突破7.5萬株/hm2,成為產量難以進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化學調控是應對玉米倒伏的重要配套技術之一,化控劑對玉米株型、倒伏、穗部性狀、產量影響等方面已有報道[7-8]。化控制劑的品種較多,運用效果與制劑類型、用藥時間、用量、品種及栽培等密切相關[9]。本試驗主要研究了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發的微量元素+乙烯+維生素的復配調節劑稀施保的施用技術及應用效果,旨在為稀施保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9年度在淮安市現代農業產業科技示范園進行,土壤為壤土,肥力中等。土壤(0~20 cm)有機質含量為13.41 g/kg,全氮含量為0.938 g/kg,堿解氮含量53.7 mg/kg,速效磷含量7.23 mg/kg,速效鉀含量142.2 mg/kg。
1.2 稀施保不同生育期施用試驗
玉米品種選用蘇玉29,施用量為稀施保375 mL/hm2 兌水450 kg/hm2噴施。處理設6、8、10、12、14、16葉展開期噴施及不噴施為對照共7個處理,小區面積33.3 m2,小區隨機排列,重復3次。定株密度75 000株/hm2,前茬小麥,6月12日播種,其他栽培管理按高產栽培要求進行。
1.3 稀施保不同施用量試驗
玉米品種選用蘇玉29,在14葉展開期設不同施用量處理,分別為150、300、600、1 200、2 400 mL/hm2 及不噴施對照6個處理。小區面積33.3 m2,小區隨機排列,重復3次,6月12日麥茬播種,定株密度75 000株/hm2,按高產栽培進行田間管理。
1.4 施用不同生長調節劑的比較試驗
玉米品種選用蘇玉29,設稀施保375 mL/hm2、助壯素450 mL/hm2、玉黃金300 mL/hm2、玉米健壯素450 g/hm2及不噴施對照5個處理,均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噴用。小區面積33.3 m2,隨機排列,重復3次,6月12日麥茬播種,定株密度 75 000株/hm2,按高產栽培進行田間管理。
1.5 測定項目
試驗測定成熟期株高、莖基粗、穗位高、氣生根數、小區產量及產量構成。
另外在泗洪縣、豐縣、睢寧縣、東海縣、大豐區等不同試點進行應用比較試驗,明確其增產效果。
2 結果與分析
2.1 稀施保在玉米不同生育時期的應用效果
玉米6葉展以后不同時期葉面噴施 375 mL/hm2 稀施保均有增產效果(表1)。以14葉展開期施用增產效果最大:與CK相比,其穗粒數增加44.9粒,千粒質量增加25.2 g,植株株高降低28.1 cm,穗位高降低11.6 cm,莖基粗直徑增加0.46 cm,氣生根增多26.4條,果穗禿頂減少 0.69 cm,小區產量增加23.9%;其中莖基粗、氣生根、果穗禿和小區產量增加差異顯著(P<0.05)。表明玉米拔節到抽雄前噴稀施保可矮化株型,強壯莖稈,促進根系發育,減少果穗籽粒退化,顯著增加粒數、千粒質量,提高產量。
2.2 稀施保不同施用量對玉米植株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稀施保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噴施300 mL/hm2,有顯著矮化株高、降低穗位高效果;且用量越大,矮化效果越明顯。與CK相比,300、600 mL/hm2 用量處理下玉米的氣生根數顯著增加,果穗禿頂顯著減少,小區產量顯著增加,表明稀施保在這2種用量下能夠顯著促進玉米氣生根發生、強壯莖稈、增加產量。噴施1 200 mL/hm2處理下玉米產量仍有明顯增加,而噴施 2 400 mL/hm2 小區產量低于CK,表明用量在2 400 mL/hm2以上有一定的減產作用。300~600 mL/hm2噴施用量較適宜。
2.3 不同調節劑對玉米植株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應用選擇的不同調節劑與稀施保作比較,從表3可以看出,與CK相比,玉米健壯素和稀施保均顯著降低了玉米的穗位高。處理中僅玉米健壯素顯著降低了玉米株高,稀施保矮化植株和降低穗位高的效應不如玉米健壯素。與CK和其他處理相比,噴施稀施保顯著增加了玉米的氣生根數,減少了果穗禿頂,且小區產量增加顯著,比對照增加16.9%,而噴施玉米健壯素處理出現了減產。玉黃金和助壯素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應用有一定矮化效果,但差異不大,且產量增加不顯著。綜上所述,在大喇叭口后期噴施稀施保 375 mL/hm2 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抗倒增產效果最好。
2.4 不同地區玉米應用稀施保的增產效果
2018—2019年在12個縣(市、區)不同試點的玉米生產上應用稀施保結果(表4)表明,盡管不同試點的品種不同、生產條件差別大,但是大喇叭口期噴施稀施保均有增產作用。增產823.5~1 219.5 kg/hm2,平均增產1 023.1 kg/hm2,增產幅度達10.5%~15.6%,平均增產12.3%,其中穗粒數增加36.9~42.7粒/穗,平均增加39.4粒/穗,千粒質量增加20.1~54.5 g,平均增加23.3 g,表現出應用效果的穩定性,稀施保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3 結論與討論
玉米生產上為了進一步提高產量,一般采用增肥增密的技術措施,但容易引發玉米植株倒伏、貪青、空稈等問題[10]。玉米使用化控劑后,通過調節其自身的激素水平來改善群體的冠層結構,提高群體的光合能力,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等,達到降低倒伏率的效果。因此,利用化控調節技術增加種植密度、降低倒伏風險、實現高產勢在必行。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大喇叭口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趨向激化的時期,稀施保的研制開發從協調生長、增強玉米抵御不良生長環境的生理生化基礎入手,旨在控制株高、強稈促根、增加穗粒數、提高千粒質量,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試驗結果表明,玉米不同生育期應用稀施保在生產上都有一定效果,但以14葉展開期(大喇叭口后期)應用效果最佳,噴施量在150~1 200 mL/hm2均有增產效果,推薦施用量為375 mL/hm2,在14葉展開期(大喇叭口后期)噴施不同調節劑,應用效果以稀施保效果最好。在江蘇省不同地區示范結果表明,在不同玉米品種上應用稀施保都有顯著增產抗倒效果。因此在生產中對于密植、倒伏風險大的田塊,建議使用稀施保進行化控,可實現玉米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1]董樹亭,張吉旺. 建立玉米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加快玉米生產發展[J]. 玉米科學,2008,16(4):18-20.
[2]楊紅旗,路鳳銀,郝仰坤,等. 中國玉米產業現狀與發展問題探討[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6):368-373.
[3]李彥昌,侯現軍,張文波,等. 不同時期與種植密度化控對夏玉米的影響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9,35(19):15-20.
[4]郝玉波,于 洋,錢春榮,等. 化控劑對東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產量形成的影響[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7(10):1-3,8.
[5]楊可攀,顧萬榮,王悅力,等. 化控劑對玉米光合、激素及莖稈力學特性的影響[J]. 玉米科學,2017,25(4):75-83.
[6]任 紅,周培祿,趙 明,等. 不同類型化控劑對春玉米產量及生長發育的調控效應[J]. 玉米科學,2017,25(2):81-85.
[7]楊振芳,孟 瑤,顧萬榮,等. 化控和密度措施對東北春玉米葉片衰老及產量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15,30(4):117-125.
[8]薛金濤,張保明,董志強,等. 化學調控對玉米抗倒性及產量的影響[J]. 玉米科學,2009,17(2):91-94,98.
[9]席凱鵬,席吉龍,楊 娜,等. 玉黃金化控對玉米抗倒性及產量的影響[J]. 山西農業科學,2017,45(6):993-995.
[10]田再民,黃智鴻,趙海超,等. 玉黃金化控對不同種植密度下玉米抗倒伏性和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J]. 河北農業科學,2019,23(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