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登娥

【摘 要】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以雙盲隨機抽樣法分組(每組樣本容量49例),參照組采納傳統護理,實驗組采納康復護理,對比兩組NIHSS評分、ADL評分。結果:實驗組護理后NIHSS評分明顯比參照組低,ADL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康復護理可有效減輕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鑒。
【關鍵詞】康復護理;腦卒中;偏癱;恢復期;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2
腦卒中是一種臨床常見病,主要是由于急性腦循環障礙所致的全面性、局限性腦功能缺失,包括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等,臨床特征以吞咽功能障礙、感覺障礙、言語不利、肢體偏癱等為主,給社會及家庭均帶來了沉重負擔。既往有研究表明[1]:腦卒中偏癱患者給予科學、有效的康復護理,可促進受損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選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以雙盲隨機抽樣法分組(每組樣本容量49例)。實驗組:女性22例、男性27例;年齡在32-76歲,平均(54.62±3.47)歲;偏癱位置:23例左側、26例右側;疾病類型:28例腦出血、21例腦梗死。參照組:女性21例、男性28例;年齡在33-75歲,平均(54.59±3.42)歲;偏癱位置:22例左側、27例右側;疾病類型:29例腦出血、20例腦梗死。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項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護士遵醫囑展開治療,加強病房巡視,預防跌倒、墜床等不良事件,指導患者及早展開運動鍛煉。
實驗組:(1)遲緩期:①上肢: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進行肩胛胸廓關節鍛煉,被動活動腕關節、肘關節,例如旋轉、外展、內收、屈伸等,被動屈伸、伸展手指、掌指等關節,每日2次,每次15min。②下肢:適度屈伸膝關節、髖關節,旋轉、外展、內收,每日踝關節被動旋轉、背屈、跖屈一次,運動幅度從小到大,以肌肉感覺疼痛、緊張為主。(2)痙攣期:①上肢:協助患者進行伸指、伸腕、伸肘等運動,而后進行屈指、屈腕、屈肘運動,前臂緩慢進行旋前以及旋后運動。②下肢:緩慢背屈踝關節、屈膝、屈髖,而后快速進行跖屈踝關節、伸膝、伸髖等運動,同時配合翻身、坐起訓練。③軀干: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雙下肢屈曲,雙手將膝關節固定,頭肩部向左、向下、向右運動。健側臥位時將一只手放置患側肩部,另一只手放置患側髖關節,雙手反向運動。(3)改善階段: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展開針對性訓練,從座位逐漸過渡到輪椅、椅子訓練、站立訓練,指導患者在不同地形上步行,從平地過渡到斜坡復雜的地形,遵循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兩組均在護理4周后觀察護理效果。(1)NIHSS評分:包括包括面癱、視野、忽視、構音障礙、下肢運動、上肢運動、語言、感覺、肢體共濟失調、凝視、意識水平等,總分是42分,分值越低,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越輕。(2)ADL評分:總分是100分,完全需要依賴<20分,需要較大幫助在20-40分,需要幫助在40-60分,基本可以自理60分,完全可以自理為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6.0進行統計學進行數據分析,配對或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NIHSS評分、ADL評分),以“”表示,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NIHSS以及ADL評分對比結果
護理前NIHSS以及ADL評分兩組對比,P>0.05;護理后實驗組NIHSS評分明顯比參照組低,ADL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1。
3 討論
既往有研究表明[2]: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樞神經組織再生構造力、重塑性均較強,及早給予康復護理,將神經沖動傳入感受器,可加快神經細胞再生,修復受損的神經功能。目前,臨床普遍認為腦卒中患者在各項生命體征穩定、病情平穩的情況下展開康復護理,可幫助患者恢復神經功能,降低殘疾程度,提高生活質量。
據調查[3]:將近90%的腦卒中偏癱患者在恢復期會出現肌肉萎縮、關節僵直等并發癥,如果不給予及時、有效的運動指導,則會出現終身性錯誤的運動習慣。在患者遲緩期、痙攣期均給予針對性的康復護理,可提高關節活動靈活性,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促進肢體功能恢復,促進肢體以及腦組織血液循環,幫助患者及早恢復正常的生活。本研究示:實驗組護理后NIHSS評分明顯比參照組低,ADL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表明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給予康復護理,可取得理想、滿意的護理效果,在減輕社會及家庭負擔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腦卒中偏癱期患者采納康復護理,可減輕神經功能受損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將該護理模式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喬潤琴.中醫綜合康復護理服務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情緒狀態、肢體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3):229-230.
容根南,黃冬枚.家庭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140-144.
楊金華,孫轉妮,楊香麗,等.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康復療效、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014(015):2294-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