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平
(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河池,547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的需求有了改變,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2月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2035年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的主要發展目標是“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1]。學前五大領域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核心的和必修的實踐性課程,這些課程的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形成,與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無縫對接,旨在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教育部也頒布了一系列與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相關的文件,如《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教師〔2012〕1號)、《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教師〔2016〕2號)和《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教師〔2017〕13號)等,可見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下,調研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課程實踐教學現狀,探討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可以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課程實踐提供教學參考。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廣西民族地區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2016級、2017級和2018級24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負責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5名教師進行訪談。
本研究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參考劉樂天碩士論文中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情況調查問卷(學生問卷)》[2]編制《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現狀調查問卷》,以該問卷和對教師的訪談提綱為研究工具。問卷共12道題目,包含六個方面:實踐教學理念、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和保障。采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高職院校學前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
實踐教學理念對教與學有重要影響,表1顯示被調查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認為實踐教學很重要的占59.5%,認為較重要的占33.1%,可以認為92.6%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意識到實踐教學對五大領域課程的重要性,這有利于開展學前五大領域課程的實踐教學。但是,也有個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不重要,有待宣傳改善。

表1 學生認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程度情況
訪談發現,5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都認為學前五大領域實踐教學方式包括教育見習、頂崗實習、設計教案與模擬試講,其中,4人認為學前五大領域實踐教學方式還包括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3人認為還包括談話活動,2人認為還包括其他。這些結果表明,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對學前五大領域實踐教學方式熟悉,但是,被訪談到“一名準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時,有3名教師認為是專業理論的積累與內化,另外2名認為是豐富的幼兒園實踐經驗和課堂模擬試教??梢?,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比較注重理論教學,不太注重實踐教學,忽視了其他途徑的實踐成長,高職院校師生的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經分析調查數據可知,通過實踐教學,有91.0%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幼兒教師應具備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有86.0%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幼兒教師應具備專業技能的運用能力,有78.0%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幼兒教師應具備設計教案的能力。通過訪談可知,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認為通過實踐教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為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的運用能力及從教技能??梢姡呗氃盒W前教育專業師生對實踐教學目標的認識方面,學生注重單項能力,教師注重整體能力。
關于實踐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關系的情況,調查數據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內容能很好地適應幼兒教育崗位需求的占23.0%,能較好地適應幼兒教育崗位需求的占47.0%,一般符合幼兒教育崗位需求的占28.0%,較不符合幼兒教育崗位需求的占1.6%,不符合幼兒教育崗位需求的占0.4%。通過訪談可知,4名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教師認為實踐教學內容與幼兒教育崗位需求符合,1名認為實踐教學內容與幼兒教育崗位需求較符合??梢姡瑤熒鷮嵺`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關系的看法不太一致,需要多溝通了解,然后調整完善。
表2表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平時上課常用的方法為理論講授、案例教學、現場示范指導和模擬教學。根據調查結果,有37.6%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法是現場示范指導,有49.2%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最討厭的教學方法是理論講授。通過訪談可知,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上課常用的方法為理論講授、案例教學、模擬教學和現場示范指導,其中,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認為教學效率高的教學方法是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教學效率低的是理論講授??梢?,師生對五大領域實踐教學方法的看法較一致,但需要多溝通與改進,教師應多用現場示范指導,少用理論講授。

表2 學生認為教師平時上課的常用方法
調查數據顯示,有80.2%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為筆試,有74.8%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為課堂表現,有66.5%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為作業,有55.4%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為考勤,有34.3%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為模擬崗位測試。通過訪談可知,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五大領域實踐教學中用到的考核方式有筆試、課堂表現、作業、考勤和模擬崗位測試,其中:有3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常用到模擬崗位測試,該考核方式與學生感覺到的不一致;關于考核主體的看法,有3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認為學生有部分評定權,2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認為教師應單獨評定??梢?,考試評定方式較多樣化,但針對性需加強,主體需多元化。
教學資源保障包括師資保障、基地保障和設施保障三個主要方面[3]。通過訪談5名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教師了解到,僅有1名教師的教齡為10年以上且是中級雙師教師,有2名教師的教齡為2—3年,有2名教師的教齡為3—4年。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教師缺乏學前教育相關的實踐經歷,他們大學畢業就到校任教。調查學生的數據結果顯示:僅有51.7%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在五大領域實踐教學中,獨立書寫設計教案和模擬試講訓練的機會很多和較多;關于園校關系的看法,只有22.3%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校與幼兒園的聯系非常緊密,有40.5%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校與幼兒園的聯系密切但沒形成合作的長效機制,有37.2%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為學校與幼兒園的聯系不緊密。通過訪談可知,學前專業教師對園校聯系情況的看法與學生一致。五大領域實踐教學設施主要是教室及一體機設備,僅有一間幼兒園教學模擬實訓室,沒有微格教室等校內實訓室平臺。可見,高職院校需要鼓勵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到幼兒園參加實踐,加深園校合作,還要完善校內實訓條件,多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參加實踐的機會,形成園校協同培養機制。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實踐教學理念的更新有利于貫徹執行相關的政策,培養應用型新幼師,滿足幼教機構的需求,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展。首先,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應認真學習領悟與實踐教學相關的文件,如學習《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教師〔2017〕13號)、《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新理念指導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可以先以點帶面,以OBE“產出導向”理念指導“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實踐教學改革,有序地以該理念為指導進行其他領域的實踐教學改革。其次,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可通過參加培訓、觀摩學習更新實踐教學理念,聽取專家關于學前教育實踐教學的相關報告,進行觀摩學習。最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應自主學習,研究教改課題,查閱相關文獻,進行調研、分析整理,寫成文章,樹立“既要通曉一般的課程論、活動設計,更要把握五大領域活動及游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4]的實踐教學理念。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相關的文件精神和幼教行業發展的需要,結合學院辦學理念、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五大領域的課程性質調整各領域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以培養現代學前教育“職業人”。具體思路如下:可以通過說課、模擬試講(隱含玩教具制作、環境布置)等方式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該領域應具備的專業理念;通過五大領域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訓練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各自領域應具備的專業技能;通過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訓練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5]。調整要具有層次感,由易到難,兼顧師生的目標需求,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還需要制訂各領域的具體目標、訓練要求及評價標準,以促進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目標的達成。
實踐教學內容是其目標達成的載體,是培養和訓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土壤,是連接崗位能力的橋梁。在了解幼兒學習五大領域特點的基礎上,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可運用學習共同體原理、OBE理念,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完善五大領域實踐教學內容,形成模塊化,以系統培養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的數學教育可以按實踐教學內容模塊化,涉及模塊名稱、形式、方法、任務(設計教育活動)和達到的相應能力[5]等。
在改進實踐教學方法時,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學科課程內容特點、與崗位工作的關系等。有的課程內容適合用模擬教學、教學觀摩、案例分析,有的課程內容適合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活動設計等。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開展能力。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恰當的方法有效地開展五大領域實踐教學。例如:運用現場示范指導,學生喜歡且直觀易模仿;模擬教學可以豐富補充新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實踐和教師指導;角色扮演有助于學生理解工作對象,實現社會化發展;等等。
高職院校要做好設計,出臺相應文件,做好宏觀管理與引導,下放權力到學前教育專業。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自己任教的領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經驗制訂該領域的實踐教學評價標準,該標準應主要評價學生的設計理念、組織形式和開展效果。評價成員可以由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以及幼兒及家長組成,評價還需要科學分配好各成員所占的比例。這樣,五大領域的實踐教學可以實現實施靈活,有依據、易落地、出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首先,高職院校要提供一定的保障,如組織管理制度、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規劃與支持,如支持實訓基地建設和改進教室功能的使用等保障五大領域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其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研究執行相關文件要求,積極下園開展園校合作工作,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努力
成為雙師型教師。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扮演好角色,提供合適的支架,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最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發揮好主人翁精神,利用好網絡和教師提供的支點,積極參與課內外實踐活動,自主探索學習,在教學做中形成專業理念和技能,提升綜合實踐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能勝任幼兒教育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