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單洛
摘要:識字是小學語文中不可避免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有著很突出的作用與意義。它不僅關系到小學語文這一門課程的表現,更會關系到其它課程的表現,且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活動與社會社交活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提升學生識字水平的手段與方法種目繁多且無跡可循,使得小學的識字課程變得非常枯燥以及乏味。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會使教學水平大大下滑。此文旨在通過淺析學生識字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與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尋求應對策略與方法,從而提升低年級學生整體教學水平。
關鍵詞:低年級教育;小學語文;識字能力;應對策略
一、提高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的必要性及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1.提高識字能力的必要性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承載著許多的文化與內涵,而這些文字則是這些文化的具體載體。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文字所使用的符號可分為三類,即音符、意符和記號,每一個漢字的創造和生成的過程中幾乎都擁有著一段歷史,包含著一定的意義。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課堂中,學生想要充分的理解每一種符號的意義以及每一個漢字的意義,就需要在教師的充分引導之下。缺乏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理解就會產生偏差,出現誤解某個漢字的情況或者誤解某個詞語的情況。而對于語文教學,學生的識字能力更是應該被看做是重中之重。不認識漢字就不可能理解它的意思,不理解漢字的意思就不可能理解它所組成的詞語以及成語的內涵,從而不可能閱讀以及寫作。同時對于其他的科目,識字能力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數學的運算還是英文的翻譯,都需要依托在識字能力的基礎之上。至此可以看出提高識字能力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2.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在當前教學中,許多教師會忽視識字寫字水平對于低年級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的影響,忽視了其發揮的重要作用。從而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導致了學生的錯誤識字寫字認識,例如錯誤的握筆姿勢,錯誤的筆畫順序等。第二,許多教師沒有把識字與寫字的水平結合起來,它們實際上是唇齒相依的關系。識字水平的提高需要借助于平時寫字的訓練,而寫字水平的提高有需要借助于識字能力的增強以及對漢字的正確認識。第三,目前的教學手段僅限于教師帶讀和生硬的灌輸知識,其實相較于多花心思的趣味教學,這樣的教學手段雖然有效果但是卻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都比較旺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色進行趣味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識字和認字更有興趣,也能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積極地識字認字,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二、提升識字能力課堂教學對策
1.教師豐富自身的知識能力與手.段
漢字存在于我們的千百年歷史中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這一規律不僅表現在聲韻的發音上也表現在筆畫順序演變順序以及簡化順序上。對于這些知識教師都需要了解并且詳細的記憶下來,并把它們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科學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不僅僅是知道字怎么念,更知道這些漢字后面蘊含的故事以及演變規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對于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師需要考慮并結合自身班級情況,分析優勢劣勢,整理出最合適的教學手段,這對于整個教學過程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教師應該要知道班上的同學性格是怎樣的,積極調動那些好奇心高,創造力強的同學們活躍平時識字認字教學的氣氛;教師也要知道平時在家學生的父母有沒有注重學生的識字教育,有沒有買一些課外讀物供學生平時閱讀,如果有的話可以自我搜集一些好的書籍推薦給家長,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在班上設置圖書角供學生閱讀。教師作為學生識字的引導者,只有做到細心與整體性結構的把握,教學過程才能順利地進行。
2.課內教學具體實施方法
第一,以隨文識字教學的方法作為主要方法。低年級的課本上都是有每個字的拼音的,在學前教育時學生其實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讀法,這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幫助他們邊讀邊記,即使是遇到了不認識的字他們也能通過拼音讀出來,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自己小聲的讀然后遇到不會的先猜測是什么意思,最后再通過老師來解答,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于這個漢字的印象。最后再利用識字卡讓學生熟悉生字的讀音以及字形,進行鞏固。第二,進行圖文趣味結合的方法。低年級課本的圖畫比較豐富,符合學生的興趣,教師不應太過注重文字部分,可以讓學生發掘圖畫與文字的關系,訓練學生描述圖片,鼓勵他們積極使用所認識的漢字。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在課堂學到的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事物描述能力。第三,趣味性的課堂游戲。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在游戲中學習是最能引起他們興趣的事情,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趣味的游戲讓學生學習漢字的構成,例如部首偏旁的加減游戲,或者把字寫在氣球上讓學生組成一句話,組成成功最多的就可以獎勵一個小氣球之類的。利用這種趣味性的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質。
3.課外教學實踐
課內與課外的教學結合才能做到讓整個教學活動如火如茶。在課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校外拓展作業,不需要影響正常的作業,不用機械的復習課堂的內容,而是讓學生自我搜集資料。例如可以讓學生自我搜集關于甲骨文的演變資料,讓學生找出幾個字是怎么演變的然后分享自已為什么喜歡這些字,不同的學生思維不同他們尋找到的字也不同,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拓寬了思維和知識面,更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更多的漢字。
三、結語
識字能力的提高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在其中起引導作用的老師更是需要花費心力努力的做好安排。需要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把游戲與學習結合,書本與課外知識結合,這樣才能達到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課本知識,更是為了學習漢字學習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在這基礎上為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廖琳.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提升識字能力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21):255-256.
[2]王夢遠.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