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古麗·艾則孜
摘要:用攝取食物作比方——初中生顯然已經過了小學“喝奶”與進食“精細食物”的階段。隨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提升,數學基礎知識日益豐富,教師在實施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教學策略,為學生預備“粗糧”,以便更好地訓練學生“咀嚼”數學知識的能力。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比起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需要以知識輸出與教導為主,初中數學需要教師由聚焦教學內容轉變為聚焦教學管理,以管理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有效措施
本文將跳脫純粹的初中數學知識教學視角,立足于探析影響初中教學效率的教學關系、教學流程、教學模式設計等要素的合理性,以教學管理的視角提出變革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決定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影響因素
(一)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與職責
“教學相長”是教育發展過程中所有人的一種共識,因此,當我們在探討教學效率的問題時,就需要同時關注教師與學生兩個角色立場的不同職責。趨勢教師在從學生身上找問題的同時,也能夠正視自身作為教學主導者所存在的能力不足、方法不當,抑或是教學模式有待優化,欠缺教學的長期規劃與統籌等問題。而當論到學生的學習職責時,并非止于對學生進行概括性地評價,亦需針對性地指出學生的具體問題,才能幫助學生明確自己亟待改進的方向。
(二)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螺旋流程”
從學生的學習環節來看,在具體的數學知識點學習上,影響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因素包括:①課前預習水平;②課堂聽講注意力集中程度;③對數學基礎知識點及知識延伸、變形、應用的反應速度;④過往數學思維能力訓練所達到的水平;⑤一部分智力因素。概以言之,影響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兩大流程是——“課前預習水平→課堂聽講水平”。
進入初中階段,隨著“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的內容難度加大,要求學生的邏輯分析、空間想象、運算、數學語言與符號表達、建模、數據處理、抽象思維等能力都必須實現相應地大幅提升。但教師面對的實際問題是,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差距與分層,而這一問題并非靠教師在課堂上憑借一己之力就能快速解決的。因此,更凸顯出學生以勤補拙,進行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放眼初中數學全部的學習階段,教師需要向學生強調重視“課前預習升課堂聽講→課后鞏固”的重要性。因為,每一個階段的具體數學知識點的學習成果,都將成為下一階段學習的基礎。
(三)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課堂教學閉環流程
如果說上面一點關注的重點是整個初中數學教學的“宏觀流程”,那么,我們還需要在教學中充分重視每一節數學課堂的教學流程管理,讓課堂教學這一永恒的教學核心作為扎實的構建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磚塊。因此,數學教師有必要管理好數學課堂的教學微課導入、啟發思考、間答互動、小組探討、問題探究成果展示、隨堂測試、即時評價等教學流程。具體到每一堂課需要采用什么教學模式與流程,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目標的需要而定,但不能忽視教學流程的完整性導向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優化初中數學的教學管理流程
1.制定超前的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計劃
初中數學要求老師具備更高水平的超前的數學教學統籌管理能力,該能力決定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激發水平。以八年級下的一些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在學期伊始,向學生發布“八年級下冊數學學習計劃”,比如說,告知學生需要在某個時間展示勾股定理歷史、中心對稱的美學價值、原創“因式分解”例題等自主學習任務的成果。這樣的前置自主學習指導計劃的作用在于,能夠幫助學生明確任務的完成時間,方便他們利用空余時間推動學習計劃,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訓練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而學生提前實踐完成這些任務,意味著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勢必得到提升。
2.將自主學習指導計劃與階段性學習指導進行有效地結合
將上面一項舉措管理執行到位后,針對具體學習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精細化地學習指導,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重點,激發學生的數學能力朝著更高程度發展。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專注力與目標性都更強。
3.創設符合初中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有必要重視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匹配教學模式時,應當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創設例如翻轉課堂教學、分組學習探討、數學實踐活動等導向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毋庸置疑的是,學生的平均自主學習能力越強,整體的數學教學效率將越高。
此外,需要從初中生數學能力分層顯著這一問題出發,科學地設計分層教學,幫助各個能力層級的學生得到有效的數學能力提升訓練。在實施具體的分層策略時,可同時兼顧線上與線下教學模式,提升整體效率。
(二)重視教學評價
教學效率需要通過量化標準具體的教學評價進行認定后,才具有實效性,而不是僅僅依靠教學感覺去認定。科學的教學評價策略有助于老師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推動教師進一步制定精準地教學優化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至少需要關注以下幾種評價策略。
第一、對學生的各個學習環節進行即時評價,以便及時指正學生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采取正確的學習方法調整學習狀態。
第二、踐行多樣化的教學評價策略,包括設計學生自主評價、互助學習小組內部互評、教師與學生雙向評價、家長視角的監督評價等。
第三、踐行精細化的數學課堂管理。將教學的課堂管理流程及內容明細化,對每一項明細的內容進行量化,制定合理的評分標準。通過實踐“評價+反饋”的教學溝通模式,趨勢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
三、結束語
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學管理手段將驅動數學教學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穩抓教學核心技能的同時,需要逐漸形成卓越的教學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錫平.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3):87-88.
[2]樊生麗.巧用前置性作業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20,14(14):135-136.
[3]沈月萍.清掃盲點跳出誤區——提高初中數學總復習課堂的效率[J].新課程,2020(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