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得
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多地多單位發布“節約用餐”倡議,反對與制止餐飲浪費。要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就要讓社會各界以及廣大群眾共同參與進來,形成抵制餐飲浪費行為的合力。要增強公眾的糧食安全危機意識,推動餐飲習慣從“頓頓有余”向“夠吃就好”轉變。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戒奢克儉的優良傳統,引導人們踐行綠色生活、抵制餐飲浪費。
(圖/朱慧卿)
出問題后
領導掌權就要干事、就要擔責。因為敢于擔責,才能積極有為;因為敢于擔責,才能有扎實務實的作風。推責、卸責、怕擔責、不擔責,都是不作為、懶作為的表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這就表明領導干部在干事創業中必須打消顧忌、消除憂慮,以舍我其誰的姿態把應擔的責任擔起來,把應挑的擔子挑起來。
(文/匡吉 圖/趙玉寶)
“朝九晚五”
據媒體報道,成都有市民反映某公園公廁白天無法使用。相關部門回應稱,該公廁為3A公廁,實現精細化管理,每天8:30—12:00和13:00—17:00開放,其余時間均關閉。公廁還能“朝九晚五”外加“午休”,如此做派實在令人詫異。公廁就是公廁,再豪華的公廁,也要以方便市民為第一要務。“非上班時間不開門”,方便的是市民還是管理部門?顯然,“關門謝客”,念歪了“精細化管理”的經。
(文/陳立民 圖/勾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