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勇 張海亮
摘要 森林病蟲害的防護工作不僅能有效改善現有森林生態環境,還能在很大程度上給森林行業帶來可觀的多經濟收益。在森林養護過程中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案有助于控制和減少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文章主要圍繞森林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策略研究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 森林病蟲害;特點;防治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4-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08
目前中國現階段的林業建設正迎來大發展契機,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動著林業經濟高速發展。以目前情況而言,高效管理模式和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不僅能直接改善人們生活居住環境,還能保證生活質量?;诖耍瑥牧謽I長期發展而言,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尤為重要,這要求相關部門必須落實和完善好相應管理與防治,從而有效避免森林病蟲害帶來不良影響。
1 森林病蟲害發展現狀
根據現階段一些數據表明,現階段大部分森林資源管理面積較廣,森林資源覆蓋率較高,樹木基本上枝繁葉茂,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發生病蟲害的概率。目前病蟲害問題已成為影響林業發展的一個現實問題,森林資源的某些林木死亡率極高。從長遠角度上看根本不利于整個林業可持續發展,同時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林業發展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1]。
2 森林病蟲害主要特點
2.1 發生的不可預見性
目前,大多病蟲害的發生都難以控制,無法提前預知森林會何時發生這類災害,絕大多數為突發性,而造成這種突發性的原因有很多。針對此特點,堅持預防為主原則,出現問題第一時間科學治理,才能進一步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綜合管理能力。
2.2 范圍的廣泛性
由于森林病蟲害發生后會有持久危險性,且所波及危害面積范圍也很廣。即便是在森林防護管理過程中已經特別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但由于森林本身自有面積之廣,會導致不少病蟲害發生后很難完全防治。甚至還有不少病蟲害無法被發現,這會使病蟲害范圍進一步擴散,從而給整個森林帶來更大壓力。
2.3 傳播速度的不可控性
就目前來說,森林各區域板塊聯系密集,林業經濟發展也很快,立足于此,森林病蟲害的傳播速度往往是不可靠的。假設森林某片區域出現病蟲害現象,相互間區域面傳播速度很快,這無形中給整個林業資源防護工作額外增加難度。與此同時,大范圍病蟲害問題給整個林業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難以估計。基于此,針對森林病蟲害這類問題,必須要做好風險防范控制體系,以控制好這個問題的傳播速度,從而把一些可控風險降到最低[2]。
3 森林病蟲害具體防治原則
就目前來看,現階段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不同區域需根據自身情況分析,即要做到實事求是,切記要嚴格按照相應法律法規來規定相應防治原則。具體來說,一般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則。
(1)特別關注和重視整個防治工作的預防環節。
(2)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學會科學合理的調控。在營林工作開展初期重點預防,落實和完善好工作各項內容。因為一旦預防做到位,不僅能有效地控制好營運成本,而且能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假設森林出現病蟲害問題,應第一時間做到合理控制,避免廣泛傳播。
(3)落實和完善科學合理激勵機制。在一般林業運營管理中,對工作積極、表現良好的基層員工,需第一時間給予相應獎勵;相反,那些投機牟利的人應受到嚴厲懲罰。如此才能提升林業員工整體森林病蟲害防治能力,使林業的經營和發展有序進行。
4 森林病蟲害問題具體預防措施
4.1 落實和完善好先進防治理念
一般來說,當下相關部門對森林病蟲害現象的防治工作大多是被動開展。因此,需要在日常林業管理中注重科學預防和管理,這樣才能取得既定效果。從生態學發展分析來說,森林病蟲害防治需要預防和管理充分結合起來,其最終目的是保護好現有林業資源,提高預防和復檢水平。與此同時,需建立健全政府監管機制,依法有效管理和做好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另外,要最大限度培養人民群眾的意識,把科學防治理念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工作,把防治森林病蟲害問題納入大家的思想[3]。
4.2 嚴格控制和把關森林培育全過程
為了將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貫徹落實到實處,需從種養和管理兩個方面入手。
4.2.1 種養方面 在實際選種方面,必須要保證苗木質量,使所選擇的苗木本身不攜帶病蟲問題,而在栽培初期,必須保證全過程要經過殺菌過程,所有植物都需做到科學栽培和合理防治,以避免病蟲害出現。
4.2.2 管理方面 在種植階段,需要注意森林中不同樹種種類的一些特性,盡量保證不同類別的樹種能夠有機結合起來,以優化整個森林資源體系。而在林業運營管理后期,要做到科學規范管理,出現問題做到第一時間解決,以避免造成相應損失。
4.3 重視整個監測過程
應安排專業人士對林木實時監測,對可能發生蟲害情況提前做好預警工作,在第一時間監測出問題,第一時間處理。與此同時,讓相關林業工作者學會有效的跟蹤和應急處理,如此才能更好地控制病蟲害問題。另外,完善森林病蟲害監測制度,專業人員必須分工監測,且用科學的檢測工具,使整個監測結果能夠準確、科學,再根據結果作相應分析,并研究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4.4 重視混交種植
由于人工種植樹木所形成的森林生態系統相對薄弱,所以它們的風險防控能力偏低,一般是病蟲害在重災區。因此,在人工造林的同時應實現混交種植,以增加整個森林的生態系統。混交林的病蟲害能夠建立自然屏障,有效避免這種現象發生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混交林還有另一大優勢,即可有效節約森林資源,提高林木綜合利用價值。另外混交林還能進一步豐富林木品種,以保證林業的生物多樣性,從而增強整個森林的防護體系。
4.5 落實和完善科學合理的治理措施
目前來說,針對森林病蟲害這類問題,預防與治理需同步進行。但通常把預防放在首位,治理放在第二位。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法有很多,但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則需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生物治理法是控制森林病蟲害的最佳方法,具體措施是利用不同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保證整個生態系統平衡。同時可以加入昆蟲生長抑制劑,這類農藥對森林環境的破壞性比殺蟲劑小。另外,還可以借助基因工程方法,種植轉基因抗蟲植物,以便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
5 結語
要想真正實現森林資源良性發展,相關部門都必須足夠重視與關注,尤其是病蟲害防治工作問題。作為一般從業工作者,應積極防治森林病蟲害、提升林業生產效率,重視預防與控制能力的培養和技術發展,才能實現中國林業經濟健康發展,從而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產生相應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天江,劉寧,李展鵬.森林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策略[J].種子科技,2020,38(5):88,90.
[2] 趙文祥.森林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策略[J].種子科技,2019,37(1):74,78.
[3] 戴大強.森林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可持續防治策略[J].江西農業,2017(15):91.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