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為素質教育當中不可缺少的體育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多層次性,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副作用。因此基于筆者多年的從業經驗,本文對新時期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的轉型與發展進行了分析,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中小學體育課程;轉型與發展
一、引言
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體育課程沒有停止改革和完善。必須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和中小學生的特點推進改革,并建立反映我國特點的充滿活力的體育課程。這意味著體育的方法和觀念必須改變,以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意義
課程改革的“口號”隨著社會的發展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大多數人認為課程改革已經過時。但是,離我們越來越遠的不僅僅是口號這點,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體育課程的不斷改革可以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和對這么課程的樂趣,確保在青少年階段的學生健康成長。
改革實踐需要理論支持,同一理論研究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根據體育過程的階段和水平,理論和實踐之間應該有所區別。研究和改革不應僅限于自我發展,而應針對現有或潛在問題進行。有必要積極消除阻礙發展的不良影響,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并且為課程未來的發展提出一些新的方案。
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是為了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供了方法,最終對體育課程行動計劃進行了改革,并制定了一項改革計劃。為了改革我國的中小學體育課程,必須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實踐方案,以及科學合理的理論支持。為此,需要不斷提高體育教學團隊成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三、體育課程發展方向
(一)體育教學內容
據了解,許多學生對體育課沒有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體育課程內容無聊,單一和沒有目的性。教師僅僅為了完成了教學時間和教學任務,在體育課程中對學生不上心,導致學生們地鍛煉時間及其缺乏?!督】档闹袊?030》中提到:“制定一項體育鍛煉計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促進他們喜愛的運動。大多數學生可以掌握一種以上的運動技能,并且學生每天可以在學校鍛煉一個小時”,把體育課程內容納入到必修課程中,或者將體育課程內容納入到升學考試當中,將體育課程納入到必修課程中,傳授體育理論知識、開闊視野、促進身心發展,同時要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水平,有助于實現教育內容的個性化,多樣化和信息化。例如,基于五年級人教版體育教學內容,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籃球技能的培訓,在低年級時學生已經對籃球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的基礎上,例如三分球、定點投籃、罰球、三步上籃等,通過這些技能的練習,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和興趣
(二)教學資源
體育資源主要包括教科書、設備、場地和教師。有效合理地利用教育資源,不僅可以促進有效的教育、提高教育成果、而且可以改變教育狀況,促進教育的健康發展。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為體育資源創造了更多的條件。首先,具有完整的硬件設施,例如體育場館和運動器材。其次,我們使用現代化便捷的溝通方式與國內外學校進行溝通,同時建立體育俱樂部我們追求的目標。《健康中國 2030》中寫提到:“到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各種設施完善率將達到100%,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我們學生的優良健身率將達到25%%或更高”。發展不是一蹴而就,它處于螺旋上升的狀態,到2030年實現學校體育的發展目標是體育課程改革領域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三)師資力量
身為中小學體育老師,不但需要對學生負責任,還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課程方案,對于最近比較流行的體育知識和體育內容,需要加強學習,然后將這些東西在課堂中教授給學生。
體育教師需要時刻保持對課堂對學生的激情,在實踐中提升自己地業務能力,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魅力,幫助學生更好的在體育課上獲得知識?;谌耋w育的大背景下,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特征和較高的精神境界。因為體育課程內容和體育運動不是一成不變的,體育運動他也在不斷地更新。新時代的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符合現代和后代利益的新興運動。隨著新興運動的發展,它將不可避免地滲透到學校中。通過不斷強化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加強學生地自主鍛煉,同時通過一些有趣地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和養成,創造充滿活力的運動并創造運動生活。
(四)體育權利保障
近年來,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學校中經常會出現受傷的情況甚至出現危機生命的現象,根據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對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或者上體育課收到的人身傷害尚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所以一旦學校出現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受到人身傷害事件的時候,學校一般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基本上都取消了學校的體育活動和體育課,而且還將體育課更改為其他的文化課。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權利的保護,保護學生的體育運動權利,并確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各個地區的發展水平,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學校體育設施標準和體育課程內容。另一方面,為了確保學校能夠安全地從事體育活動,制定了與體育學生傷害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定了學校體育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并應用了體育意外保險來保護學生,以便他們可以放心地參加體育活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分析認為,加強中小學體育教育能夠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的素質。在改革過程中,應注意概念上的變化和教科書的編寫等問題。為此,需要結合其特點和身體發育條件,適時的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胡水.淺析社會轉型時期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J].新課程(教研),2010(07).
[2]李愛民,王勇.新時期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創新與發展[C]//新體育科學暨學校體育國際會議.2011.
[3]朱淑華.淺談新課程下體育教師的成功轉型[J].魅力中國,2013(16):25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