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寅

◆摘? 要:職業教育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時期,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服務于產業、行業、企業的發展,使培養的畢業生能實現零距離上崗,且能夠在工作崗位上“站得穩”“展得開”。筆者認為職高服裝專業實施實踐性項目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舉措。
◆關鍵詞:服裝專業;項目教學;實踐與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都提出:職業教育要“根據市場和社會需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推進精品專業、精品課程和教材建設。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
然而,目前中職服裝專業課程與企業需求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二、概念界定
項目課程是以典型產品或服務為載體讓學生學會完成完整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 “項目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把實踐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不同的訓練項目,再緊緊圍繞這些項目,在強烈的任務動機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動手操作,并在完成既定項目的同時,促成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的專業技能,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踐內容
1.構建項目課程的方法
服裝專業項目課程開發步驟應包括八個部分,分別為專業調研、崗位工作任務分析、課程結構分析、校本教材、學材的編寫、教案的制定、干部、教師的培訓、新課程的實施與評價、新課程的改進與完善。我校服裝專業按以上課程開發步驟進行探索,基本完成了全部的課程開發工作。
詳見下圖:
2.崗位工作任務分析
崗位工作任務分析是指對本專業所對應的職業或職業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分解的過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體的工作內容,以及完成該任務需要的職業能力。分析的對象是工作而不是員工。要求把本專業所涉及的職業活動(包括專門化方向)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工作項目,再對工作項目進行分析,獲得每個工作項目的具體工作任務,并對完成任務應掌握的職業能力作出較為詳細的描述。要對工作項目、工作任務、職業能力按邏輯關系進行排序。
3.項目的構建
項目課程內容是將“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中表述的職業能力落實在相應的項目中,明確專業(實訓)課程的主要知識點、相關學科、建議學時數等內容。
4.項目課程的實施
課程的實施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的橋梁。通過實施項目,既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又加強了學生流水操作技能和互相協作的能力,讓學生樹立學好專業技能的信心,在協作勞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其以一種“準員工”的使命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儲備。同時,學校定期邀請企業技術人員來校“講座”或技術指導,用其實際工作的經驗教訓直接與學生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縮短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差距,提高學校產品的質量。
四、結論
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筆者經過了相關的理論學習、服裝企業調查、職業能力分析和服裝專業課程分析、教學實踐,初步總結出了一般規律,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課程改革經驗,教師的專業素質、課程開發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編寫了符合服裝企業各個崗位能力要求的模塊化校本教材,并已初步形成系列。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較大提高,自學能力大大增強,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畢業生供不應求,每年被企業搶定一空,受到企業的廣泛歡迎。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
[2]石偉平.時代特征與職業教育創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叢立新.課程論問題[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