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吉
◆摘? 要:在當下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之中,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重點問題,伴隨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深入,針對教學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尤其是針對歷史這一知識覆蓋面大、內容較為繁復的課程而言,如何進行高效性的教學成為關鍵,下文將對高中歷史課程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做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而歷史是我國高中最為重要的文科科目之一,貫穿于整個學生的高中學習生涯,作為教師如何提高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更為有效地學習歷史是重要的任務。結合現有的實際情況,積極出臺全新的策略推動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是當下作為高中歷史教師的關鍵性任務。
1整合信息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伴隨我國互聯網信息科技力量的持續發展,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學生的帶來了多元化的信息選擇,其教學效率也相較于傳統課堂更高。所以,在平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運用好多媒體的方法,使用包括圖像、音頻等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豐富多彩的歷史學習情境,使得學生對知識內容的了解程度更深,學習的效果也能夠不斷提高和豐富。例如,針對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外交成就》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即可采用多媒體技術的方式,將知識內容分步驟地設計為具體的表格,列舉做好知識點的橫向比較,借助具象化解析的模式,將政策的維度和內容做出評判、分析。此外,還可以搭配一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的歷史紀錄片影像資料,不僅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還能夠讓學生更為真切地體會歷史情感,幫助學生加強記憶點以及對中國的愛國主義情懷。
2及時反思教學,確保教學成果
針對任何一門高中課程而言,做好反思與檢討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步驟,歷史課程也不例外。教師要采集好學生的具體問題和不足,了解到學生的問題所在,包括學生學習的重點不夠明確、學生的注意力也不夠集中等,進行統一的收集和審查,為后續的課程推進奠定扎實的基礎。針對教師而言,如果能將自己的課程進行有效的審視與評點,勢必能夠得出專業的結論以及內容,經過良性的思考和分析,能夠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達到最佳效果。例如,在進行課程《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的教學過程之中,往往教師會照本宣科地使用任務驅動的方法,即建設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問題進行解決與思考。但實際情況來看,高中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相對較為有限,其課余時間也不足,往往難以落地完成這個時間要求較高的任務。而對此,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問題,進行針對性地反思與優化,可將任務的模式和內容縮短周期,并將其討論、互動的環節放在課程中,不僅達到了集思廣益,力求學生互換學習經驗與優點的同時,還進一步降低了教學難度,提升了教學質量,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3簡化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階段的歷史課程,相較于以往初中的內容,勢必增加了一定的難點和重點,而部分學生會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以至于降低自身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重點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好不同的資源,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具備深厚的歷史文化素養,準確、高效的控制能力,通過高中歷史教師的精準把控將教學難點與重點簡單化、形象化、具體化,使得高中生能夠形象直觀的掌握歷史難點。針對難點的教學,教師首先需要從當時的背景、文化、政治等宏觀內容所出發,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與講解,使得學生對其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概念,做到有系統性的認知。而在具體降解的時候,由于已經了解到專門的難點內容,所以學生會更為高效、更為專注的了解到知識體系,此時教師再搭配一定的圖片、視頻等內容,幫助學生的消化理解。例如,一直以來,中國的近代史內容都是教學的重點難點,由于這一階段各類知識內容互相交錯,事件也相對較為復雜,針對高中生而言勢必是學習的難點。而此時教師即可繪畫一個專門的歷史時間軸,將重要的時間節點呈現在時間軸上,并且串聯起不同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之間的聯系,從而加強自己的理解。此外,教師還需要對時間軸一個具體的歸納與總結,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內容做一個評點,鞏固學生的學習思維與記憶,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4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與價值。通過加強小組合作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還能夠切實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思想的交換。就這一需求,教師在組織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積極主動地把歷史教學與小組活動的方式組合起來,并且以學生為切實主體,加強教學的效率。例如,針對課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即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然后教師讓各個小組圍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進行討論,有的學生發表看法,說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第二次工業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部分學生也認為,從全球的視野來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各國間的力量進行了橫向對比,也為后續一站埋下了隱患。此外,教師還可以拓展教學的維度,讓學生討論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的當時的中國是否產生了影響,如果有請具體進行分析。總而言之,小組討論的方式不僅僅是將課程的氛圍進一步烘托到位,更是將學生之間的思考和觀點進行了碰撞,力求達到了最佳的學習效果。
5結束語
歷史是高中階段不可分割的重要課程,通過歷史課程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加強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認知,并且做到以史為鏡吸收其背后的價值與意義。所以,教師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始終將提升學生有效性擺在核心位置,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召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9):238.
[2]梁翠祥.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02):113-114.
[3]陳達.淺談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7(0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