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旭鴻
◆摘? 要:現如今,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一部分學生養成不良習慣,家庭教育對學生規則意識培養的缺失,導致學生出現難以適應校園生活的現象。本文意在探索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規則意識的有效策略,通過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改良與創新,深入淺出,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共同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體育教學;規則意識;培養策略;探索
雖然擁有富足的物質,但一些重要意志品質的缺失,使學生精神世界十分匱乏。該類學生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與他人相處,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和他人溝通,不完善的家庭教育成為阻礙學生茁壯成長的不利因素,規則意識的形成對該類學生有所助益。體育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怎樣在迎合學生興趣的同時,使用令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協助老師向學生心中灌輸規則意識的概念,直至襄助學生具有規則意識,是初中體育教師需要面對的教學新課題。
一、培養初中學生規則意識的教育背景及意義
(一)培養學生規則意識的意義
規則是由擁有正常思維方式與行為能力的人,共同接納的行為處事的準則;規則的制定來源于人民共同意愿,對人們起到約束與幫助的作用;規則對自身約束能力薄弱、規則意識淡薄的人,能夠起到幫助、警醒的作用。學生身處校園,是學習知識與端正品格的最佳時機。學校與家庭的雙重保護,令學生與社會距離相對較遠,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忽視規則意識的養成。“國有國法、校有校規”,使學生在學校中明晰遵守規則的重要意義,是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工作的首要目的。
(二)培養學生規則意識的教育背景
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關于初中德育工作的相關內容,初中體育課程要深刻落實課程育人的教學工作指導方針,體育課程肩負培育學生優良的審美情操、協助學生擁有強健體魄、增進學生意志品質、改良學生生活方式等重要教學任務。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將教書育人的本質貫徹到底。初中體育教師應將《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對初中學段學生德育教學目標,作為個人工作宗旨,努力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符合時代要求的棟梁之才。
二、通過體育教育對初中生規則意識培養的策略
(一)建立體育課程硬性規則
體育課程給予大部分學生的固有印象是休息與自由,上體育課意味著放松,不再需要被動接受課堂秩序的束縛與管制,該種心理的形成也是阻礙任課教師開展規則意識教育的首要障礙。為保證教師順利展開規則意識教學,首先應制定寬嚴并濟的課堂制度。制定體育課堂規則的目的十分明確,是致力于打破學生的固化思維,敦促學生遵守體育課堂紀律。
以實際教學工作為例:體育老師在新學期伊始,向學生宣布本學期體育課程應遵守的課堂記錄。比如:學生在上體育課兩分鐘之前,必須列隊站好等待老師的到來;學生當堂課如果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及時上課時,應通過班主任或班干部提前請病假,禁止上課時托付一位學生通知老師無法到課的行為,否則按照課堂違紀處理;學生上體育課時,應自覺著校服上課,不遵守者取消當堂課的上課權利,并按照曠課處理……上述規則的制定,伴隨相應的懲罰制度,可以有效提升體育課堂規則與任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建立威信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告誡學生心中應有所敬畏:尊敬老師、畏懼課堂紀律,繼而嚴格遵守課堂規則。學生從一開始因為懼怕懲罰,帶有抗拒心理的遵守;逐漸到不自覺按照課堂規則行事,聽從體育教師統一安排指揮這一心路歷程,慢慢意識遵守規則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遵照規則行事不會令自己缺失個性,反而增添個人魅力;直至學生形成規則意識,按照規則辦事的良好習慣。即使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嚴格要求自己的規則意識,會成為幫助學生博得上級信任與賞識、謀求自身長遠發展的利器。
(二)合理安排適合規則意識教育的體育活動
安排適合規則意識教育的體育教學活動,任課老師應努力貼合初中學生興趣范圍,依據男女生身體素質差異,結合學校實際基礎體育設施建設情況,安排個性化的體育活動。初中男生比較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等,女生較為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的魅力,來源于人們在既定的規則中,通過調動自己的身體機能,憑借過人的身體素質與智慧,竭盡全力尋求比賽的勝利。將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規則意識的培養,潛移默化滲透進體育活動中,學生在感受運動帶來快樂的同時,體會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例如:羽毛球是一項男女皆宜的運動項目,對運動場地、運動器械及學生身體素質要求較低,非常適合初中體育教學。教師可以適當改變羽毛球比賽規則,鼓勵班級學生積極參與。規則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對于參與到比賽中的學生而言,快樂運動的源泉源自遵守規則。破壞比賽的規則謀求勝利為人所不齒,是一種耍賴、低級的參與方式;生活也像是一個制定好規則的賽場,在恪守規則的前提下,努力尋求人生的閃光點才值得他人尊敬。相反,破壞規則的行為,不會令自己“光彩照人、耀眼奪目”。
三、結語
人們常說:“物質世界的富有并不能保證一個人真正富裕,而豐富的精神世界能夠使他真正強大!”由于時代因素,現階段獨生子女家庭,依然占據社會家庭構成的絕大多數。由此類家庭走出的學生被過度保護的顯著特征,常體現在學生缺乏規則意識,過度強調個性自由與解放天性。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倘若可以緊密與規則意識教育相連,是協助廣大家庭彌補教育缺失的重要舉措,也是教育發展進程中的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王陽.體育教學中學生規則意識現狀及培育策略研究——以廣東省某獨立院校為例[J].遼寧體育科技,2019,41(02):117-121.
[2]張建.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運動規則意識的六點做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8(01):69.
[3]張建.體育游戲教學對學生規則意識培養的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206.